胡丹婧
(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的日趨發展,國有企業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中堅力量和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國經濟實力的集中代表,雖然大部分國有企業實力雄厚,技術先進,人才儲備充足,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若想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經濟管理模式創新是一種必然。
有別于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新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物聯網、5G技術、大數據及云存儲等技術在企業內部應用幾率不斷提高,與經濟管理模式逐漸融合在一起,“互聯網+管理”應運而生,現代科學技術扎根企業經濟管理,為其創新實踐賦能。知識經濟主要是指以腦力勞動、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式,與工業經濟、農業經濟概念相對,知識化、信息化及工業化是時代發展重要階段,企業若想在新時代立足需通過經濟管理創新融入其中,充分運用知識經濟時代的各類資源,繼而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的空前加劇,企業改革是必然。國有企業因為有著人才和技術的優勢,因此改革更大的著力點在經濟管理模式上。國有企業要憑借自身的發展優勢,推進經濟管理模式改革深入推進,要積極轉變長期以來經濟管理模式的慣性,改變傳統不利的積習,增強內部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經濟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讓人盡其用、物盡其用,讓人力、物力、財力發揮最大的效用,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企業深化改革是新時代社會建設發展必然選擇,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律,圍繞“六?!?、“六穩”要求確保企業總體效益能穩步上漲,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經濟質量,增強經濟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創新力、影響力及控制力。這就需要企業立足新時代看清市場形勢,通過經濟管理創新用新理論武裝頭腦,用新技術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用新架構穩定供應鏈,用新思路堅守新時代經濟建設底線,用新規范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石,達到企業深化改革目的。
在國有企業內部經濟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另外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國有企業的監督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審計體系不夠完善,內部監督乏力,同時有的國有企業內部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也不夠科學合理,造成了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中缺乏導向性,影響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效益。
雖然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進,但是企業內部仍然存在經濟管理觀念落后的問題,企業內部存在管理職能交叉以及分工過細的問題,這就容易導致出現問題以后,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或者多個負責人無法協同解決問題的情況,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此外,不少國有企業缺乏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對人才不夠重視,并且發展集中在生產資料密集的領域,造成企業發展乏力。管理人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管理人員不能及時突破計劃經濟的理念束縛,認為經濟管理創新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很可能會打破當下管理工作的步調,反而會對自己的薪資待遇等方面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寧愿以傳統的管理方式開展工作,這也是目前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水平遲遲無法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
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在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在內部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管理過于粗放的問題,尤其是有的國有企業內部決策管理體系不夠科學,管理集權化的問題比較突出,造成了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一些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嚴重不足,決策效率較低,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結構也相對單一,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管理決策。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國有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快企業改革和發展速度,多元化經營模式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經營管理新模式,它能夠優化企業的生產鏈,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總體經濟效益。國有企業還要創新探索“零邊際成本”——基于移動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物聯網合作共贏的“互聯網+”知識服務產業結構變革創新模式,保證企業快速實現多元化經營這一內部創新改革的同時,推進“互聯網+”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結合。比如,應用ERP系統開展經濟管理工作,促進資源整合性,為企業提供戰略性支撐。
新形勢下,市場競爭力的比拼就是產品和服務的比拼,如果國有企業的產品不能及時更新換代,企業的服務不能與時俱進,那么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就會一直處于劣勢,將無法滿足經濟市場的需求。目前我國給予國有企業的扶持力度仍然較大,因此國有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將其化為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核心的市場競爭能力總結起來就是人才、技術和設備,如果這幾項內容都能處于同行業的先進水平,那么市場競爭能力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擺在國有企業面前的問題就是準確地給自己定位,發現自身的優勢和缺點,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給予國有企業的政策和資源都是最好的,這足見我國對國有企業的重視程度,因此國有企業要借此機會整合資金,更新設備,鼓勵企業員工自主創新,再利用國家在技術方面的支持,將企業推向業內的高端位置,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國有企業部門眾多,面對新時期下不明朗的經濟形勢以及逐漸縮小的市場份額,企業一定要注意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國有企業經營過程中會有很多需要多部門合作的工作,如果出現溝通程序復雜導致溝通不到位,或者部門之間不合作的情況,就會對企業的重大決策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一,企業要做到職能分工清晰,避免模糊地帶,在薪酬設計上,要有區別。第二,平衡部門與整理目標員工為部門的目標努力,讓部門達成目標且帶來利益,部門利益惠及個人。第三,暢通溝通渠道。第四,建立內部滿意度調查。第五,完善內部支援。第六,內部輪調,輪調盡可能在初期進行,后期發展專攻領域。通過以上六點措施,國有企業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協調和管理系統的建設,部門間的業務溝通和交流將更加順暢,員工能夠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的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對于國家經濟的轉型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企業經濟管理體制以及經濟管理手段方面的改革。在提升自身市場競爭性的基礎上,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其次對于國有企業的經濟管理思想的轉變而言,思想的轉變不僅僅應該在應和國家經濟轉型上,更應該在思想轉型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發展模式發展思路的轉變,發現國有企業的發展優勢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通過經濟管理發展視野的提高為國有企業的持久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時代企業在發展中展開經濟管理創新活動具有滿足現代科學技術及知識經濟時代發展需求,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實力,助力企業完成深化改革任務必要性。這就需要企業立足實際、學習借鑒、全員參與經濟管理創新活動,踐行科學性、法治性、穩定性等原則,樹立創新意識,優化創新理論,豐富創新方法,控制經濟管理創新成本,做好經濟管理創新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