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彭靜琳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當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存在教育模式單一化以及對于學生創新素養等一系列能力的提高力度不足,對藝術和音樂的認知片面化,存在著許多消極對待的態度,要想真正解決好當前所出現的這些問題,在音樂教育中必須要對藝術實踐活動進行深刻的剖析,正確運用好這個實踐工具,把藝術實踐活動開展的途徑了解清楚,有效地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實踐活動,提高藝術教育的可行性。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過程當中,開展的藝術實踐活動存在著許多不足,具體來說分為四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與藝術實踐基地聯系不緊密,導致學生藝術實踐的場地資源不足以及機會少等問題,由于機會不足,導致學生缺乏對實踐活動的興趣。隨著時間地發展,高職院校雖然對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視,但還是沒有進行實地化的考察,沒有將相關的政策落實到位與其他的專業課相比,音樂藝術實踐課程每周不足一節甚至遭到其他課程的排擠,困于學校的硬軟件設施以及贊助單位的不足,學生實踐的機會少便導致學生對學校關于藝術方面的教育失去信心,對藝術實踐活動出現了排斥心理。第二,高職院校所開展的音樂教育體現出來的專業度不夠。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當中所進行的教育設定主要是對學生的藝術修養進行提高,幫助個人完善自身素質,導致音樂教育以及教學等各方面藝術實踐的開展目標不清晰,所教授的內容也比較模糊,淪為一系列的政治課程的內容。第三,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比例嚴重失衡,藝術知識和技能相關方面的學習比藝術實踐課程多的多,學生只得到了相關知識的學習,但并沒有相關實踐的訓練,導致學生藝術水平難以提升,難以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第四,整個高職院校所開展的音樂教育,沒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藝術氛圍,同時老師也沒有達到對音樂藝術的深刻理解,最終造成學生們不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當中進行藝術熏陶,難以成為杰出的音樂應用型人才。
首先,高職院校中相關音樂教育管理教師應該多舉辦關于音樂藝術的活動,讓學生參加特色日比賽活動、歌唱比賽、合唱比、校園歌手大賽以及音樂競演等等。教師通過開辦相關的活動,達到對具體音樂及藝術的深刻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表演能力和舞臺表現力,使學生能夠從教室到舞臺的轉換當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達到對藝術的真正理解。教師作為學生音樂藝術上的領路人,應該幫助學生達到音樂與文化相統一,做到知行合一,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深刻的探討,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檢驗其教學結果,幫助提高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水平,能夠達到培養高素質和水平的師資及藝術人才,開辦各種演出活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經常性的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及學者開展音樂藝術講座。通過專家及學者那種沉浸式的講說 幫助學生達到直觀化的感知,又因音樂是一種視聽結合的藝術,人們可以通過感官來是達到使自身得到強烈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欣賞藝術之美和提高藝術情操。學生還可以在講座中與專家和學者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達到一種和諧的藝術氣氛幫助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下充分的接受知識,感知藝術的魅力,開闊胸襟,提高自身的知識和吸收專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最后,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推進互聯網藝術實踐。通過互聯網藝術實踐,學生之間不僅能夠充分的交流,還可以與教師進行互動,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成為互聯網大平臺上的主動傳播者,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具有天賦的隱形音樂人才,學生們可以自己通過編寫歌詞或者是把自己創作的音樂作品發布到互聯網上,記載自己對音樂和藝術的感知,從而實現與音樂的密切交流。
首先,高職院校硬軟件設施以及實踐基地存在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與校外的實踐基地進行密切溝通,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還可以與藝術琴行和藝術館進行合作,為學生獲得藝術交流的機會,另外還可以與一些藝術表演團體或者是其他院校搭建合作平臺,為不同院校的學生提供一個溝通的橋梁,實現學生藝術的碰撞,期待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其次,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課程進行改革,增加音樂教育藝術實踐課程的比例,幫助學生在學習好相關藝術實踐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每一個班都可以時常的進行歌唱練習以及創新出各式各樣的音樂小游戲,也可以組織到戶外進行拉練,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課程達到優化的目的。最后,每個班級都應該建立考核機制,學生可以通過參加比賽以及活動來賺取考勤分數,學生參加程度深入與否,直接與分數掛鉤,實習基地參與的程度和次數以及文藝活動組織與參與的活動都進行一定分數的兌換,對于積極參與藝術實踐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表現不積極的學生除以輕微的懲罰,幫助學生達到對藝術實踐課程重視的程度。那些表現積極并且投身于實踐活動的同學,學校應該對他們進行表彰,樹立成為全校的榜樣,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以他們為標桿,幫助全校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
學生作為學習和實踐的主體,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對于藝術的感知非常重要,就是要需要通過對音樂演唱伴奏節律指揮等各方面關于藝術的知識都應該進行了解并且熟練地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音樂操作技術,增加自身的表演能力。學生在學習音樂藝術的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應當加強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要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具備人際交往的溝通技巧和能力。教師不僅是活動策劃者,學生也可以成為活動的參與和規劃人員,通過組織活動和比賽學生可以具有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同時在音樂發展道路中具有多方面思考的能力,通過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對音樂的創新和發展,不斷提高藝術的造詣。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加大促進和提高學生舉辦個人演唱音樂會,通過這個方式,學生可以把自己對藝術學習的結果向全體師生進行展示,同時也是對教師的辛苦栽培的一種回報。開展音樂會學生不僅能夠鍛煉對舞臺的掌握能力,同時還可以在表演實踐過程當中發現自己所存在的問題,把每一次的音樂會當作自身提高的一個階梯,不僅能夠收獲教訓,還可以體會到自身提高的欣喜。其次,藝術實踐活動當中,有一種活動非常熱門,那就是采風活動,這種活動對于傳播和弘揚民族音樂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非常大的,還能夠幫助我國音樂藝術發展進行創新。通過采風活動,學生能夠豐富自己對音樂的認知,拓寬音樂的視野,加深對民族音樂的喜愛,還可以在這個活動中提高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以及觀察與發現能力,是一種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了解音樂藝術文化的有效途徑。東北秧歌以及河南民歌等都非常深入人心,通過采風活動可以將這些民族音樂進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匯報成演出展示給師生,同時匯報完結束之后進行總結,在這個總結的過程當中,還可以也加深自身對音樂的感知和藝術的理解,加深自己對生活的新的體驗。最后,學生不僅在學校中進行排練和演出,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深入民間的演出學生不僅僅局限于校園舞臺,還可以在廣闊的天地中展示自我,不僅了解民間音樂的發展狀況,還可以通過了解之后進行改革創新,更好的發展民間音樂,為民間音樂所服務,學生到民間之后能夠體會到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間藝術,通過感知體會到音樂創作的來源,便可以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藝術來源于生活,只有更好的體驗生活才能夠真正地理解藝術,同時通過在生活中發掘到諸多的音樂素材,都可以成為自己創作藝術的每一個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音樂藝術之路。
藝術專業型人才培養的地方,高職院校在進行音樂教育的時間過程當中,應該將理論和訓練以及實踐活動相結合,把知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驗,通過實踐達到對藝術的充分感知,在此過程中,通過藝術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達到提高藝術鑒賞和創作能力,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音樂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