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李源
(寧夏中衛市西臺中學,寧夏 中衛 755000)
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體制和影視教育的限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及綜合語文素養的培養。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開展以自我口頭講解為主的教學策略,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等的培養,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狀態中,久而久之導致學生養成了依賴于教師講解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影響了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有效性[1]。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有效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在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指導教學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落后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擺正自己教學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地位,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預習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放在一個突出的角度上。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多數教師發現很多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和環節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很多學生無從下手,整個預習過程十分的茫然、缺乏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強化相應的指導教學,傳授給學生們一些預習技巧和方法,首先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指導學生在拿到一篇課文后學會尋找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著題目提出疑問,強化學生對于文章主旨內容和主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提出疑問或將題目轉化為疑問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一步一步的思考和完成預習任務,全面清晰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2]。如在進行《偉大的悲劇》的課前預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教學任務布置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結合文章的題目提出質疑和問題:“悲劇為什么要用偉大來形容?什么樣的悲劇是偉大的?”在提出質疑和問題之后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課前預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相應的語文課前預習學習。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知識儲備、語文思維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布置課前預習作業的過程中若給予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將會導致學困生課前預習難度大、學優生課前預習難度較小,缺乏挑戰性等問題的出現,不利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在課前預習指導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設計不同標準和要求的語文預習作業,針對學困生布置以下預習學習任務:默讀兩遍課文并標注好序號;摘錄出文章中你喜歡的兩個段落,總結文章主題?針對學優生布置以下預習學習任務:閱讀課文圈畫出你覺得重點的句子和詞語、標注字音和詞義,摘錄出兩個你覺得經典的段落并仿寫,總結概括文章主題中心思想。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設計出不同標注的課前預習任務,兼顧學困生和學優生的學習需求,促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語文學習上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提高[3]。
在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教學之后進行相對應的檢查落實及評價處理,有檢查才有反饋,有評價才有進步。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應及時的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和表揚,定期針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課前預習成果的喜悅之處,增強學生的預習興趣和自主意識,促進學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4]。如在進行《丑小鴨》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設計了檢查預習-閱讀感知-質疑深度閱讀-賞析品味-細致探究等等環節的教學,由于對學生的預習效果缺乏十足的把握,筆者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相應的檢查,且在課堂教學中預設了誦讀和譯讀等環節,其中發現學生對于詞句的理解較為細致且準確,沒有什么明顯的學習上的障礙,超出了筆者預期的預習效果。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各個環節的學習使得文本輕松通暢的被理解,使得課堂上騰出了更多的時間深入文章中進行研讀和分析,促進學生們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和教學內容,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課前預習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實施給予學生相應的課前預習指導教學、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積極設計針對性的課前預習教學指導及在課前預習結束后實施預習結果的檢查與反饋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措施強化學生課前預習的質量,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