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霖
(河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 鄭州 450000)
當前,社會發現越來越迅速,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數量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越來越高,汽車安全行駛問題也成為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是影響汽車行駛安全的關鍵,所以分析影響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因素,然后排除外界干擾,能夠更好的保證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保護出行安全。
以下針對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影響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一)生理因素。在影響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影響因素當中,生理因素屬于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駕駛長途汽車、夜間車或者特殊路段行車,更是對駕駛員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素質產生很大的考驗,所以在分析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影響因素的時候,首先就需要分析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包括知覺、視覺、聽覺、色覺、疲勞駕駛等。其中,知覺就是人體感知外界事物,從而對其進行反應和判斷的一種能力,知覺通常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一定的變化,其中10-17歲屬于知覺的巔峰,可以達到100%,但是這個時間段人體的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尚未成熟,而18-29歲的年齡階段,反應能力、判斷能力最強,知覺能力也處于比較高的階段,最適合當汽車駕駛員。一旦年齡超過30歲,知覺、反應能力、判斷能力都會下降,而且隨著年齡不斷增加,下降程度也會不斷增加,當年齡達到65歲的時候,反應能力大大下降,也就不再適合擔任汽車駕駛員。視覺屬于主要感官之一,在駕駛過程中,超過80%的交通信息都需要通過視覺來接收,所以,對于駕駛員來說非常重要,甚至視覺直接影響生命安全。通常情況下,視覺包括視力和視野兩個部分,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大多用到的是動態視力,而動態視力與靜態視力會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一個靜態視力1.4的人當駕駛汽車速度達到80km/h的時候,動態視力只能保持0.7左右,但時速達到100km/h的時候,動態視力甚至可能下降到0.5。也就是說,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視力與平時靜態視力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也就是駕駛員為什么需要注意控制車距的主要原因。聽覺主要是聽外界的聲音,包括鳴笛聲、車輛行駛聲等,一些經驗豐富的駕駛人員能夠通過這些聲音來判斷其他車輛的車速和車距,從而更好的判斷周圍環境,并且及時用鳴笛聲與將對方車輛交流,更好的保證行車安全。色覺是一種不同波長光線感官知覺,一般用于判斷信號燈的顏色,保證在行車過程中,能夠準確的判斷信號燈,減少交通事故。但當前很多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容易出現色覺疲勞的情況,從而影響對顏色的判斷,導致行車安全隱患。疲勞駕駛是指長時間駕駛車輛,當駕駛員長時間駕駛車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精神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當出現這種情況時,駕駛員對周圍環境的判斷以及將反應能力就會大大下降,從而產生倦怠、疲勞感,車輛高速行駛過程中,一旦出現疲勞駕駛,將交通事故發生概率將會大大提升。
(二)心理因素。心理素質主要是汽車駕駛員駕車行駛心理問題,包括容易出現駕駛情緒;在碰到意外事件之后,容易慌張失措;面對特殊路段的時候緊張害怕以及安全意識不足等都屬于心理因素。
(三)專業技能。汽車駕駛員的專業技能也是影響行車安全的主要因素,當前,我國行駛汽車的駕駛員都需要具備駕照和車輛行駛證,而在考駕照的過程中,需要對交通知識理論以及駕車實踐進行測試與培訓,只有兩個環節都通過了考核,才能拿到駕駛證。所以專業技能也屬于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拿到行駛證之后,還需要加強日常的訓練,保證技能提升。
(四)職業道德素養。汽車駕駛員管關乎自己和乘坐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汽車駕駛員的道德素養是非常關鍵的,只有保證汽車駕駛員專業素養,才能更好保證行車安全。
在了解了影響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因素之后,還需要加強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措施,具體包括合理調整生理狀態、正確處理駕駛情緒、具備安全行車素養、進一步自身駕駛水平等。其中,合理調整生理狀態是指注意休息,將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到一個比較好的程度,保證能夠注意力集中,反應和判斷迅速,同時在碰到特殊天氣的時候,也能夠及時操作和處理,減少交通事故,保證行車安全。正確處理駕駛情緒是指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不要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產生暴躁、緊張、焦慮的情緒,甚至影響自己的判斷力,而是需要保持情緒穩定,從而更好的應對各種問題。具備安全行車素質主要是指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需要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行車意識,落實安全駕駛,不酒駕、不疲勞駕駛,同時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更好的保證行車安全。進一步提高自身駕駛技巧則是駕駛員對汽車的掌控,駕駛員需要更加了解汽車,并且熟練的駕駛汽車,能夠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及時處理等。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汽車數量越來越多,汽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保證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汽車駕駛員還需要更加重視安全行駛的重要性,排除影響安全行駛的因素,更好的保障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