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琨 欒金利
(山東現代學院人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數據顯示,中國14 億農村人口中約有9 億人,城市人口約5 億。農村戶外廣告又是當今社會轉型時期廣告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農村的戶外廣告市場非常大,發展潛力不可低估,我們必須對此給予重視。但是農村戶外廣告運作體系不完善,遠遠落后于城市。
我國農村數量龐大,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盡管他們目前的消費水平相對于城市還處在低端,但其地域范圍及消費者數量都是不可忽視的,這些也清楚地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力建設,必然帶動農村市場與農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廣告市場的發展不能脫離農村廣告市場的發展[1]。目前我國農村戶外廣告需要規范化、創新化。這樣能使村容整潔,促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發展也能使戶外廣告更好地為人民所用,快速獲取準確、有用的商品信息從而加快新農村的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的廣告主要形式有墻體廣告、招牌廣告、和一些違規小廣告等等,種類繁多且密度大,在新農村街道中隨處可見。
墻體廣告在農村非常常見,是農村最典型的戶外廣告,價錢很低、不易不損壞、制作簡單,所以很多廠商都喜歡做墻體廣告。但是其表現手法十分單調,視覺沖擊力弱。但是墻體廣告覆蓋面廣、受眾接觸到的機會更多。
招牌廣告在農村中相對于城市要簡陋一些,一般多為一個牌子,上面印有一些圖文。新農村小賣部會在招牌上打上其他大廠商的廣告標語。一些大型的廣告主利用小型廣告主節約成本的心理,免費為其制作招牌廣告,但前提條件就是要在招牌中標明自己的商品信息[2]。屬于相互合作互利的方法。
農村中的小廣告尤其多,電線桿、墻體等隨處可見。小廣告多指違法印制,散發、張貼、噴寫等廣告形式,俗稱“牛皮癬”“黑廣告”“野廣告“”等。難以清除,被普遍認為屬于“城市垃圾”[3]。小廣告在農村中肆無忌憚,很多建筑物墻體上都能看到刻章、貸款、打井等小廣告,造成視覺污染,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新農村戶外廣告內容雜亂,缺少人文關懷。人文關懷發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和心理輔導這兩個新理念,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也表明了人文關懷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國農村中居住的受眾大多是一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一些以種地謀生的農民,受教育程度不同但是文化程度都普遍不高,甚至還有一部分是文盲。戶外廣告形式內容冷漠,受眾只能被動接受信息。
當前我國新農村戶外廣告傳統形式居多,具有呆板、規模化的感覺,創意不突出,看起來平平淡淡不夠吸引人的目光。戶外廣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向受眾傳達廣告信息,沒有創新就不能夠很好的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達不到想要的廣告效果。
受眾需求是根據廣大農村受眾需要的廣告信息來進行戶外廣告活動。在農村投放戶外廣告要考慮到廣大農村受眾需要什么和受眾自身的情況與喜好。比如農村中有很多農民,對農產品種子、化肥等物品需求大,對首飾、家具等物品需求就相對要小很多很多。戶外廣告內容上應該生動詼諧貼近受眾,內容表現的簡單容易傳遞。正確投放有效的戶外廣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正確的對市場細分后才能使商品更好地抓住消費者的心。
創新是突破舊的思維定式、舊的規律。創新是這個時代必不可少的東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戶外廣告也需要創新。廣告主應該確立創新意識,根據周圍環境制作有特色、有創意的戶外廣告。應該在戶外廣告內容中加入一些創意元素,在內容上做到創新。有創意的戶外廣告才能讓人們在看到的時候被吸引住,才能使人們喜聞樂見,從而充分發揮戶外廣告的作用。
新農村戶外廣告不僅要在內容上創新也要在形式上創新。創新不能脫離具體環境,因而必須了解廣告實施的環境特征,發覺環境中的創意要素[4]。目前我國農村戶外廣告形式都相對傳統,可以引進城市中一些廣告形式,利用一些科技產物來制造一些畫面效果。例如充氣物造型廣告和電子屏(包含所有電子類戶外廣告媒體)。這類廣告形式在農村中幾乎見不到,用這種新奇的廣告形式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戶外廣告在農村的傳播面臨著種種問題,我們必須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新農村戶外廣告也要以人為本加入人文關懷來拉近戶外廣告與廣大農民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對戶外廣告進行內容上的創新和形式上的改變來吸引受眾的目光,使戶外廣告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任何工作發展和進步都依賴于創新的支撐,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設計本質的要求[5]。戶外廣告同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