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輝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第十二小學,江西 撫州 344100)
小學數學是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的基本認知,以及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良好興趣與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沒完成好,后續的學習可想而知,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有學困生現象的出現,其成因也較多,分析學習困難的成因,對癥下藥,才能切實有效的將學困生拉出泥潭。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前因后果,探究學困生究竟為什么學習困難,是智力因素跟不上,還是學習習慣不好,還是學習方法不當,又或是學習興趣不足,導致學生的學習困難,不同的學困生又不同的學困原因,只有充分了解學困生的學困成因,后續才好制定更具針對性、更有效果的轉化型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補強短板。
(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學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學習中來,對于學困生來說,數學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負擔,個別嚴重者更會產生惡性的厭學情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下,學困生會消減厭學情緒,融入到教學中。而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形成的,教師改變嚴肅的教學面孔,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注意交流溝通的語言藝術,展現語言的真善美,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而是一件有趣的事,久而久之,學習氛圍會變得輕松且活躍,學困生的學習情緒也會被調動起來。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1],因此,要嘗試用一切辦法來提高學
(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困生的學習興趣,常見的方法包含卻不限于1.良好的課程導入:給學生設置一些有趣的懸疑點,利用小學生對未知事物充分好奇的天性,提升學習興趣;2.生活化教學:數學教學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比如將運算題中加減乘除的物品改成常見的水果,將應用題的人物改成動畫人物等,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學習興趣;3.游戲化教學:比如知識點的快問快答、數字抱團(教師給出一組算術題,學生根據算出的數字抱成團)等,充分利用小學生好玩的天性,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三)引入情感教育:引入情感教育,讓學生產生更豐富的情感,用情感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之一,比如給學生講家長工作的不容易,比如讓學生暢想未來的生活,再分析想要達成未來美好的生活需要哪些努力。
(四)獎勵機制:良好的獎懲機制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對于班級以及家庭都是一樣的,記錄學困生當前的學習成績,如果后續有所提高,或達到某一標準時,給予一定獎勵,讓學生收獲更多幸福感和滿足感,轉化成學習的驅動力。
(一)專項提高:上文說了分析學困生學困的成因,這里就是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計劃,分析學困生學困的成因,究竟是哪方面造成學習困難,例如某一學生計算能力差,則要重點給學生講明算理算因,再通過多元化的算式題來提升。
(二)分層教學:學困生與正常學生的學習進度是不同的,因此展開分層教學,給正常學生正常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量,而給學困生相對較低的學習目標和較少的學習量,往往更貼合學困生當前的學識基礎和學習水平,有人會覺得這不利于學困生的成長,事實上,分層教學是不給學困生產生學習壓力,隨著時間的積累,學困生會從泥潭中走出來,重新歸入正常學生的行列,再加強要求,逐步提高,往往更加有效。
(三)運用多元、且貼合學生特點的最有效教學方式: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際結合教學、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在多元的教學方法中,運用最特和學困生特點的教學方式,讓學困生切實有效的融入到數學教學中。
(四)合作學習:借助小組合作學習能起到以強帶弱,以優帶差的教學目標,也會減輕教師負擔,在各方面的幫扶下,學科氛圍會被改善,學困生對學習的興趣加強,隨著時間推移,學困生總會走出泥潭[2]。
教師對學生的合理評價有助于學生收獲更多滿足感和幸福感,尤其對于學困生來說,大多數學困生都比較自卑,教師應以鼓勵為主,對于學困生學習上的長進,哪怕只是輕微的一點,都要給出肯定和鼓勵,讓學困生明白,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相反還在時刻的鼓勵他們,加強與學困生心理上的溝通,讓學困生收獲更多滿足感和幸福感。
上文分析了一些學困生轉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希望能有所幫助,對于學困生轉化教育是長遠之計,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有充足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