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吉林省白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白山 134300)
脂肪肝是我國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此疾病是由于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而導致[1]。脂肪肝疾病能夠嚴重損傷患者的肝臟功能,患者多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疲倦乏力、右上腹隱痛等多種臨床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的影響[2]。脂肪肝疾病的多種臨床癥狀無特異性,當患者出現這些癥狀后容易被忽視,導致患者無法及時的發現疾病[3]。脂肪肝在發現疾病時主要是在體檢過程中,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檢查方法對患者進行檢測[4]。目前臨床上在對脂肪肝患者檢測時,主要對其體內的谷丙轉氨酶進行檢驗,進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本文主要分析谷丙轉氨酶檢驗在脂肪肝患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如下所示。
1.1 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間,在我中心進行治療的脂肪肝患者62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在我中心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人員62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33例、女29例,年齡25-72歲,平均(48.46±4.72)歲。觀察組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24-71歲,平均(49.39±4.77)歲。納入標準:臨床資料齊全者;均自愿接受本次檢測和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人群;伴有全身免疫系統疾病者;伴有惡性腫瘤疾病者。組間一般資料作比較,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人員均接受谷丙轉氨酶檢測,在檢測前1d,所有人員均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和飲酒,并且在檢測當天要保持空腹狀態;檢測方法為:進行檢測的當天,護理人員要準備好相應的采血器材,主要的器材包括壓脈帶、試管、碘伏、棉棒、一次性針頭等;抽取所有人員的空腹靜脈血5 mL,將血液放置于試管內,并進行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3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使血清和血漿分離;然后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以及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以及診斷準確率,并作對比。
1.4 數據處理。用SPSS 22.0軟件統計處理文中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述。P<0.05表明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42.95±4.06)U/L、谷草轉氨酶為(48.92±4.63)U/L、天冬氨酸轉氨酶為(46.61±4.47)U/L,與對照組健康人員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s)

表1 兩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s)
組別 例數 谷丙轉氨酶(U/L)天冬氨酸轉氨酶(U/L)對照組 62 21.46±2.08 28.97±2.67 25.33±2.31觀察組 62 42.95±4.06 48.92±4.63 46.61±4.47 t - 37.0934 29.3911 33.3013 P - 0.0001 0.0001 0.0001谷草轉氨酶(U/L)
2.2 觀察組男性與女性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觀察組男性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50.75±4.89)U/L、谷草轉氨酶為(46.88±4.54)U/L、天冬氨酸轉氨酶為(49.58±4.74)U/L,與女性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觀察組男性與女性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s)

表2 觀察組男性與女性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對比(±s)
天冬氨酸轉氨酶(U/L)女性 28 36.28±3.52 32.97±3.13 33.62±3.15男性 34 50.75±4.89 46.88±4.54 49.58±4.74 t - 13.1025 13.7366 15.2480 P - 0.0001 0.0001 0.0001組別 例數 谷丙轉氨酶(U/L)谷草轉氨酶(U/L)
2.3 兩組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對比。觀察組患者谷丙轉氨酶升高率為54.84%、谷草轉氨酶升高率為51.61%、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為48.39%,對照組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對比,數據差異顯著(P<0.05),如表3。

表3 兩組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對比[n(%)]
2.4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對比。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為95.1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診斷(83.87%),數據差異顯著(P<0.05),如表4。

表4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對比[n(%)]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提升,人們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導致我國人們容易出現多種肝臟疾病[5]。脂肪肝疾病是我國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肝臟疾病,此病的產生與肥胖、酒精、快速減肥、營養不良、糖尿病、妊娠等多種因素有關,當患者出現脂肪肝疾病后,其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多種臨床癥狀[6]。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此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腹腔積液、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等多種嚴重病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7]。
對于脂肪肝疾病,人們要做好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脂肪和酒精的攝入,同時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在疾病治療時要按照醫囑進行合理用藥,促進病情康復。由于脂肪肝的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患者容易將臨床癥狀與其他疾病相混淆,不能及時的進行疾病治療。而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的病情,主要是在體檢的過程中被發現,因此需要進行合理的檢驗,及時發現脂肪肝患者的病情[8]。
本次研究得出,觀察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42.95±4.06)U/L、谷草轉氨酶為(48.92±4.63)U/L、天冬氨酸轉氨酶為(46.61±4.47)U/L,與對照組健康人員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男性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50.75±4.89)U/L、谷草轉氨酶為(46.88±4.54)U/L、天冬氨酸轉氨酶為(49.58±4.74)U/L,與女性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谷丙轉氨酶升高率為54.84%、谷草轉氨酶升高率為51.61%、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為48.39%,與對照組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對比,數據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為95.1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診斷(83.87%),數據差異顯著(P<0.05)。通過研究發現脂肪肝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并且觀察組患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健康人員,因此通過檢測能夠對脂肪肝病情進行準確診斷;并且脂肪肝患者中男性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明顯高于女性患者,說明男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情多嚴重于女性,需要格外注意,給予男性患者合理的治療。
綜上所述,脂肪肝患者接受谷丙轉氨酶水平檢測,能夠準確診斷其病情,能夠為患者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依據,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