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群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手足外科,湖南 衡陽 421002)
在交通工具迅猛發展的今天,安全事故、車禍等不斷增多,老年人年老體弱,極易出現骨科創傷。應激性潰瘍是嚴重創傷及手術的重要合并癥,目前,臨床對應激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通常認為是因交感神經及垂體系統興奮導致的一系列病變[1]。隨著骨傷分科的細化、骨傷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及患者對護理要求的提高,骨科護理工作的功能已經超過原本范圍。骨傷康復專科護士是在骨傷康復護理領域具有較強水平的專家型護士,主要從事骨傷康復護理工作,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條件,提高其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等[2]。為探討骨傷康復專科護士在老年骨科創傷患者合并應激性潰瘍的護理干預效果,本院對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患者給予分組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骨科創傷合并應激性潰瘍的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排除嚴重臟器疾病、血液障礙及嚴重合并癥患者。我們將2017年12月到2018年9月收治的4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而2018年10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43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為52-84歲,平均(63.4±3.2)歲;創傷部位:腰椎及胸椎23例,頸椎損傷20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為51-82歲,平均(63.2±3.3)歲;創傷部位:腰椎及胸椎21例,頸椎損傷22例。兩組的性別、年齡與創傷部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2018年10月以前,本院對骨科創傷患者由普通科12名護士負責,都為女性,年齡為20-37歲,中位年齡為(26.5±2.3)歲;專科4名,本科8名;護士10名,護師1名,主管護師1名。從2018年10月開始,本院設置了骨科創傷專科護士,包括12名女性,年齡為21-39歲,中位年齡為(26.7±2.1)歲;專科5名,本科7名;護士8名,護師2名,主管護師2名。在護理方法中,都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給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整體評估、心理護理、急性出血期的安全管理和飲食護理。
1.3 評價指標。患者出院后,護士長對兩組護士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滿分均為100分。理論考核的內容為骨科創傷合并應激性潰瘍的護理流程、病情評估等;操作主要包括心電監護、靜脈輸液、止血等。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對患者滿意度進行統計,患者均進行匿名填寫,將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滿意+一般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士考核成績對比。觀察組護士理論及操作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士,差異顯著(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考核成績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出血量和出血停止時間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現大便潛血、黑便比例和總出血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大出血的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5.35%,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2.09%,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近年來,因低年資護士數量劇增,護理安全及護患關系等問題越來越尖銳。護理人員應適應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業務,接受新理念,盡力提高護理水平。專科護士是在特殊或專門護理領域具有較強水平的專家型護士[3]。骨傷康復專科護士主要從事骨科康復護理工作,對提高骨傷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具有重要作用。應激性潰瘍是嚴重創傷及手術的重要合并癥,目前,臨床對應激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通常認為是因交感神經及垂體系統興奮導致的一系列病變[4]。骨科創傷患者受到嚴重創傷,致使機體應激水平劇增,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合并內科疾病,導致血管脆性增加,胃粘膜的修復能力下降,極易出現應激性潰瘍。另外,骨科創傷患者常常需服用大量激素治療,導致發生急性胃腸粘膜病變,增加了消化道潰瘍的風險。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均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整體評估。患者入院后,護士需對其病情進行整體評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藥物過敏史、受傷原因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及處理異常情況,以免出現不良后果[5]。
第二,心理護理。老年患者體弱多病,心理素質較差,一旦出現疼痛、黑便及嘔血,極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需沉重冷靜,在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最終患者的主觀意愿,選擇性地告知病情,并耐心解釋[6]。患者住院期間,給予的所有護理干預措施需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清楚,強調不良情緒對病情的影響,幫助患者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勸說家屬切勿在患者面前表現出害怕、緊張等情緒,以免對患者進行刺激。及時處理排泄物及嘔吐物,減少不良環境的刺激。
第三,急性出血期的安全管理。在應激性潰瘍發熱急性出血期,囑患者絕對臥床,將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及血液堵塞呼吸道。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對腹脹患者進行胃腸減壓。用生理鹽水清洗胃部,將去甲腎上腺素與生理鹽水混合,每5小時左右注入胃管一次。對嚴重潰瘍患者給予抑酸藥物的治療,以提高胃液酸堿值,在藥物的選擇上需考慮老年患者的具體情況。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較差,在護理過程中需動作輕柔,多解釋,給患者帶來親切感及安全感。
第四,飲食護理。部分老年患者因生活無法自理,為了減少麻煩控制飲食,應向患者解釋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合理飲食在止血的同時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及抵抗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復[7]。胃腸道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可采取禁食的措施,在病情穩定后可給予流質食物,如未出現脹氣等不良現象時,則可逐步增加進食量及種類。出血量較少的患者可給予清淡、無刺激的流質食物[15]。經護理干預,骨傷康復專科護士護理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普通護士,其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證實了骨傷康復專科護士在老年骨科創傷合并應激性潰瘍護理中的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骨傷康復專科護士可在極大程度上促進老年骨科創傷合并應激性潰瘍患者的康復,骨傷康復專科護士經過專業的骨傷康復培訓,是專家型的護理人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護理技術,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