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拓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6)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教學改革深入施行下被提出并且得以廣泛應用的一種創新、高效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以實踐行動為驅使,在充分尊重學生教學主體位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以及實踐中深入知識的學習,從而同時提升學生的理論基礎以及實踐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1]。《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程,由于其知識系統的龐大以及理論知識的繁復,成為了高職學生最不想面對的一門課程。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于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實踐行動、實踐探索中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釋意,如活動導向、行為導向、實踐導向等等。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實際工作或者是實踐行動上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通過以實踐行動為導向,以學生的能力發展為本位,來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是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被英國的瑞恩斯(Reginad Revans)教授所提出,之后便基于其教學特點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廣泛的應用于各個國家的各個階段的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最大特點在于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同時強調以實踐行動來指導理論知識學習,從而有效處理各種復雜教學問題,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1)有利于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傳統的高職《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采用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鴨和灌輸,這就導致學生在被動接收知識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能力[2]。與此同時,《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是一門晦澀難懂的課程,一味的采用口頭闡述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會讓學生難以理解,導致教學課程沉悶枯燥。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將被充分凸顯,并且可以有效的將抽象知識具體化,這不僅可以有效活躍教學課堂,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度,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2)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涉及知識面廣,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包含有數學知識、物理知識、化學知識以及科學知識等,是一門綜合性非常高的課程。與此同時,很多結構復雜的機械內容和名詞對于沒有機械知識基礎的高職學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戰。想要實現對這門課程的高質量學習,學生就必須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而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引導之下學生對于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夠更加的得心應手。因為學生在實踐行動中或者是實際工作中去應用知識和理解知識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使用到方方面面的知識。所以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以及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充分凸顯了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契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來為學生進行項目的選擇、設定和評價等等。與此同時教師僅僅只是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并在適當的時候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在這一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的實現了因材施教,學生需要自主的進行知識的探索與實踐,這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同時學生需要自主的進行項目的思考和討論,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基于此,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1)完善五個步驟,進行行動導向教學實踐。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構建在實際工作或模擬工作上的一種以工作任務來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工作情景,讓學生在真實工作情景中成為一名技術工作者或實習技術工作者[3]。與此同時,學生需要在這一真實的工作情景中面對相關的工作問題進行資料的查找、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以及實施效果的評價,從而在良好解決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有效激發學生的工作成就感和學習興趣,進而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設計任務-任務分析-計劃決策-任務實施-檢查評估。
例如,金屬材料是機械工業生產中使用頻率最高同時也是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一種工程結構材料,金屬材料的科學合理選擇以及配合上良好的熱處理方法可以顯著改善和提高相關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選擇某一個典型的機械零件,如齒輪、機床主軸、傳動軸、彈簧、刀具等的熱處理方法來開展行動導向教學法,具體應用步驟如下。步驟一:設計任務。在這一教學步驟中,教師首先需要充分契合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為學生提出幾個不同難度層次的任務設想,并讓學生針對這些任務設想展開積極的討論,從而讓學生自主或與教師共同確定項目任務,如可以將項目任務設定為“根據工件要求制定熱處理工藝”。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的原則在于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習能力處于同一個水平線,從而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夠通過一定的努力完成項目任務。步驟二:任務分析。在確定項目任務以及完成分組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詳細的分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可以通過網絡資料查找、圖書資料查找以及詢問教師和相關技術工人來詳細解析這一項目任務,包括相關的材料、用途以及所需性能和組織等。步驟三:計劃決策。小組成員在經過資料查找之后對于項目任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這個時候學生需要通過資料的集中討論來對資料進行整理、篩選和加工,從而有效的提出相關的設想,最終制定出更好的完成項目任務的方法。這一步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個步驟,在這個步驟中教師需要適時的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并為學生的討論思路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與此同時,學生需要在自己現有知識以及所查資料的基礎上積極思考、大膽假設、大膽質疑以及積極討論,如此學生才能夠在不斷的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全新的啟發以及在思維與思維的碰撞中產生出知識的火花,最終學習到新知識的同時也形成了計劃決策。步驟四:任務實施。學生在形成了計劃決策之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此來踐行和驗證計劃決策的可行性和優劣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去到與學校有著合作關系的企業去進行實地的熱處理工藝操作。通過實踐操作,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有效發現計劃決策中可以改進的問題點,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步驟五:評估檢查。學生在企業相關崗位上踐行熱處理工藝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針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和體會進行總結反思,包括計劃決策中存在的問題、操作行為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改進。在總結反思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資料的查找、小組成員的討論以及小組結果的對比來發現問題和改進問題,最終提出并形成一個最優的“熱處理工藝方案”,將其展現在最終的學習總結上,從而有效強化自身的學習質量。
(2)注意四個要點,構建教學模式。高職教師在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教學時,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四個點,從而構建出高效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首先就是確立真實的工作任務。真實工作任務的確立對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至關重要,教師必須要充分契合教學內容以及圍繞著如何應用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來設定。如在實際工作中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在擰緊螺帽時,如果用力過大或受到外力拉伸,那么螺帽就會出現變形和斷裂,教師可以以這樣一個真實的工作問題來確立學習任務。然后就是充分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突出學生教學主體位置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核心所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小組合作等方式來有效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從而讓其積極思考、積極踐行,有效促進學習深度。之后就是充分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思考以及實踐,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來滿足教學需求,如教師需要涉獵與《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有關的方方面面的知識,以提升自身專業素質。
總而言之,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創新的教學方法,其充分契合了素質教學改革的教學要求,能夠良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核心素養。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在高職《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更好的理解知識要點和知識難點,從而在實踐指導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和實踐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祖國和社會所需要的高素養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