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麗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現代社會是一個發展迅猛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發達,信息和數據共享流通,人與人之間交流密切,生產生活高效方便,大數據和大數據技術就是這個高科技時代的產物。大數據技術應用滲透各行各業,數據的提取、分析和整理影響著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方向,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信息管理升級及網絡信息安全尤為重要。
大數據技術是順應大數據高速發展的形勢的產物,是在信息時代數據信息出現海量化、多元化的特征下,需要在較短時間內搜集分析信息,在降低各方成本的同時有效掌握和分析數據發展規律的技術。簡單而言,大數據就是海量的各類信息的集合,大數據技術則是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提煉有價值數據的技術。大數據的核心技術涵蓋了數據收集、存取、基礎框架構建、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挖掘、模型預測與結果呈現等幾個方面。各核心技術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大數據技術這些年發展迅速,影響廣大而深遠,尤其是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最為突出。全世界都十分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我國也對其高度重視,自2015 年起,已把大數據技術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大數據技術深入廣泛應用。但是,我國大數據技術還不成熟,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數據分析難度大、數據分析不盡全面、分析方向不盡準確、數據泄露隱患存在、信息共享不足、技術人員缺乏等問題。
大數據的意義并不僅僅表現在龐大的,海量的數據信息,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數據信息的處理和提煉,從而實現數據“增值”。
大數據技術的價值直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政府決策和職能服務的提升轉變提供參考;二是對受眾廣產品或服務進行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改進產品和服務并進行精準營銷;三是利用大數據研究結果,加快競爭力有限的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及產品轉型;四是在互聯網沖擊較大的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企業,可以在大數據指導下,做到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及順利轉型。
大數據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和各行各業,大數據技術可以全方位收集各種類型的數據信息資源,各領域、各行業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搭建各自數據平臺,然后再各分布式平臺中導入各類信息資源,就可以進行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提取等處理工作。通過對海量信息的分析和篩選,提取最有價值的數據,從而對各領域各行業進行指導。如在企業發展領域,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和創建預測模型,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還可以全面地了解產品流向、客戶喜好、盈利商品和熱銷商品類目,從而可以及時有效地進行精準營銷和服務轉型,為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和喜好的選擇,為企業指出有利的發展方向。
大數據信息包含大量商業機密及個人的隱私,傳統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不僅在數據儲存備份方面無法對特異性及圖形數據進行全面儲存和有效備份,易造成數據信息不完整和缺失,容錯率和防災性能較低。而且在網絡信息被攻擊和竊取方面,傳統的防御體系應對遲緩,無法及時準確把控和預防。運用大數據技術存儲量大的特點,充分利用云計算、云空間等技術,同時利用加密和防火墻技術,完善信息儲備、提取和使用時的授權、認證、核驗等安全防護措施,不僅提升了網絡信息存儲量及各類信息整合能力,也提高了網絡信息的存儲、使用及處理過程安全。與此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安全隱患分布情況及種類進行有效風險預測。
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尚屬于初期階段,其成長壯大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保護。在大數據環境下,數據資源具有數量巨大、數據變化快等特征,大數據分析及應用場景更為復雜,經常出現重要信息泄露現象,因此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規及道德標準。近幾年,國家已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用以保障數據不被竊取、破壞和濫用,以及確保大數據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并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和價值。2016 年《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之后出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即將在2021 年1 月實施的《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對大數據發展及個人信息安全進行了明確規范。傳統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應用也存在大量的法律問題,大數據的法律保護是對計算機網絡信息法律保護的完善與補充,大數據技術和計算機網絡信息的法律保護相輔相成,政策和法律不僅僅是規范和約束其行為,更是為了其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綜上,大數據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也有效提高了計算機網絡工作效率。但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又是把雙刃劍,在為人們提供快速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對重要信息的安全保護提出了挑戰,而且大數據技術在數據信息來源廣度、實現資源共享、加大信息挖掘深度等方面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大數據技術和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技術的高度融合,才能在完善自身的同時,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