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愛秀
(泰和縣水資源管理中心,江西 泰和 343700)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特別重視各項資源的保護和節約。而對于水資源來說,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或者居民小區,均需增強節水意識,從而使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1]。由此可見,本文針對“新型高效節水管理模式的推廣實踐”進行分析研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基于十八大報告明確支持,需“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2]。而對于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模式來說,為一種符合高效節水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此項工作開展過程中,需從多方面做好,具體包括:
對政府節水主體責任逐層落實,細化分解建設任務,明確節水管理工作要求。然后針對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成效考核機制加以實施,重視考核結果的評價,并通過部際協調機制的落實,使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具協調性。此外,實施正向激勵機制,針對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表現優異的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表揚。
一方面,對節水技術標準體系加以完善,使取水、用水定額覆蓋面提升,使各行業用水定額的使用得到有效增強,并使取水剛性約束有效增強。與此同時,將“節水”納入相關企業、單位的“節能減排”考核評價當中,提升縣域單位節水的意識。并且,有必要做好水價改革工作,對水權水市場以及合同節水加強管理,對節水情況進行定期公布,實現信息透明化,針對浪費水資源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實現縣域監督,提高各單位的節水意識與警惕性。另一方面,加強對節水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節水管理人員技術素養;同時,對相關行業用水計量率提高,做好農業農村用水計量工作,進一步對節水統計調查與基層節水統計管理體系加以完善。此外,構建健全的節水技術服務咨詢體系,對合同節水等第三方節水服務加以推廣,使節水實現縱深方向發展。
對于水利行業而言,要想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便有必要重視新型節水機關建設管理模式的實施,具體做法如下:
全面開展和推進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工作,綜合集成各項節水措施,強化節水管理,將水利行業建設成為“節水意識強、節水制度完備、節水器具普及、節水標準先進、監控管理嚴格”的標桿單位。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成立節水辦,使水資源管理中心與節水辦之間的工作實現有效銜接。與此同時,重視節水隊伍建設的強化。對于水行政主管部門,需以水利發展改革新形勢為依據,并結合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現狀需求,結合工作任務,對崗位人員進行合理配置,重視水資源管理隊伍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培訓,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一方面,江西省雖然水資源相對充沛,但是存在水利發展平衡性、充分性有待提高的現狀,為了使民生水利得到有效保障,有必要健全民生水利保障體系,重視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通過行動管理的加強,使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與此同時,加強中小型灌區改造升級工作,針對綠色小水電實行規范化及法制化管理,對水能資源進行有償、有序、優先利用[3]。
另一方面,需重視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對飲用水源保護區進行合理規劃,使飲水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此外,充分發揮江西的水資源優勢,對雨洪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對現有蓄水工程進行科學調度,基于防洪安全的條件下,科學調度汛期水位及進入后汛期時間,對洪水進行攔蓄,確保蓄水充分,為訊后用水提供保障。
此外,加強新型調蓄工程建設,使水資源調配能力提升。在有必要的條件下,采取工程調配技術方法,讓部門地區與江西省主汛期富余的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向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比較弱的地區與時段轉移,使水資源時空均衡有效實現。
小區低碳節水,一種新型高效節水管理模式,其管理要點如下:
在小區低碳節水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加強和供水公司及專家工作站之間的聯系,促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關系,提升小區節水服務質量。一方面,節水與水環境治理相關投資、建設、設計及運營維護,由社會資本承擔,并進一步制定相對應的節水政策及節水服務獎懲機制,保證小區節水管理工作的有效推進。另一方面,由專家站做好節水效果質量監管工作,使節水效益實現最大化。在職責明確的條件下,使自動化節水設備和維護之間實現有效分離,進一步為使小區高效低碳節水管理得到有效實現。
一方面,可以通過豎向分區的方式,使用水點水壓有效平衡;同時,通過并聯給水泵分區模式,使減壓閥的設置有效減少;并對市政管網進行合理利用,通過減壓達到節能節水的效果。另一方面,對生活用水區域進行合理安排,對蓄水池高度合理降低,使水泵的出水高度減少,進而達到提升水壓的作用;并通過1 個水池+1 個水泵聯合供水方式,使市政管網壓力合理利用,對給水系統進行減壓閥、減壓孔板等減壓裝置的設置,從而達到節水的效果[4]。此外,推廣中水回用管理制度,通過處理水質達標后,作為景觀環境用水,從而使小區水資源得到有效節約。
綜上所述,不同區域、單位,在節水管理模式選擇上存在差異,需具備有針對性,才能夠達到高效節水的目標。比如,上述提到的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模式、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管理模式、小區低碳節水管理模式等,均具備一定的推廣實踐應用價值,可達到高效節水的目標,因此值得借鑒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