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馨
(包武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廣東 韶關 512100)
基于環境壓力、能源枯竭以及污染擴大等問題,綠色建筑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在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中,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浪費與損失現象,涵蓋材料資源、水資源以及土地資源等方面,構建一個環境友好型、節能環保以及綠色健康的使用環境。在開展綠色建筑建設時,需要保證綠色、低能耗,同時需要保證工程質量與效率,以促進建筑行業發展。
(一)防止網管漏損
主要通過以下措施防止網管滲漏:(1)保證供水系統中管件與材料等與國家標準要求相符。(2)選擇密封性能高、零泄漏閥門與管件。(3)科學開展給水設計工作,選取節能、高效供水設備,并通過減壓限流手段,防止給水配件出現高壓出流現象,進而節約水資源。比如對于熱水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居民使用熱水器之前,一般會將冷水排出,而將熱水排出后需要調節水溫,均造成水資源浪費,進行熱水系統設計時,需要對熱水循環體系進行優化,要點如下:①對于新建建筑的熱水集中體系,在選擇循環方式時,應該對節水效果與工程成本進行綜合考慮[1]。結合地區經濟、建筑性質以及建筑標注等,選取立管循環或是支管循環等方式,有效控制水資源浪費問題。②對于單棟建筑熱水循環管道應該采用同程方式進行布置,將循環管路設置于用戶水表前。若是相距較遠,則可以通過熱水表控制冷水空方問題。③進行集中熱水設計時,可以選取立管循環,供水支管在10m 以上時,應該增設支管循環。
(二)選取節水設備
衛生潔具、淋浴器以及水嘴等,應該與GJ164—2016 要求相符。借助噴灌、滴管、微噴灌以及地下滲灌等節水手段開展綠化灌溉工作。與地面漫灌相關,噴灌可以節約40%水資源,微觀可以節約60%水資源。科學設置水表,住宅建筑應該結合居住單元、景觀綠化等合理設置水表,對于公共建筑,應該按照用途、付費單位科學設置水表。
(一)熱水系統節能。設計時,可以設置太陽能系統,實現建筑節能目標。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①要想充分發揮太陽能效率,需要保證集熱器性能良好。選擇集熱器過程中,需要對當地氣候進行充分考慮。②內部水量的平衡度同樣會對集熱器效率造成影響,開展安裝作業時,需要對其平衡度影響進行充分分析。③要想有效提升集熱器效率,還需要做好低溫條件下,管道防護工作,保證管道不會凍裂,提高熱傳遞效率[2]。
(二)合理設置給水系統,在供水低區中,需要發揮市政水壓作用,并對給水分區進行合理設置,防止出現超壓出流現象。①分區的最低配水點靜水壓力值應該在0.45MPa 以下,若是入戶支管靜水壓在0.35MPa 以上,需要進行調壓、減壓措施設置。以滿足最低水配件運行壓力為基礎,入戶管水表水壓值應該在0.2MPa以內。②分區在低層用水點方面,需要將減壓、調壓措施設置于入水管上,優選支管減壓手段。③借助變頻泵能夠節省25%電能,在超高層建筑中有著廣泛應用。借助變頻供水,需要將獨立供水泵設置于分區中,不可通過減壓措施開展給水分區劃分工作。若是建筑用水量較低,則可以將氣壓罐設置于小流量變頻泵中,以控制水泵啟動次數。
(一)強化雨水利用
對于雨水利用,主要通過響應措施利用雨水,涵蓋雨水集蓄與雨水凈化等環節,借助人工、自然低洼、水體等儲蓄、凈化雨水徑流,最后加以利用,能夠有效控制雨水網管與城市雨洪等方面壓力,減少雨水網管投入,同時能夠有貨源城市水環境。雨水收集涵蓋層頂與地面徑流兩種積水方式。通過層頂硬化建筑物,能夠將雨水集中引入到儲水設施、綠地以及透水路面中進行收集。地面人行道以及廣場等,應該優選透水材料進行鋪裝,或是進行回流排水設置,使雨水全部流入到儲水池中。成品水池、水管、預制水池、景觀水等,均可設置為雨水收集設置。可以將儲水池設定為沉淀池,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確保進水端布水有著良好均勻性,并進行溢流設置。雨水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利用形式,在直接利用中,蓄水池集滿雨水之后,通過沉淀、過濾以及消毒等手段,使雨水達到使用標準,之后用于綠化、沖廁以及水景補水等方面。間接用水為通過滲井、滲池、綠地滲透以及透水地面等實施,實現滯洪防災、補充地下水等目的[3]。即借助滲透雨水的設施,使雨水充分滲透到地下,達到地下水補充的目的。一般可以借助下凹式綠地、透水路面以及滲透管溝等滲透設施使地下水得到補充。植草溝以及下凹式綠地等設施植物,應該結合徑流雨水、設施水深等情況,合理選擇,一般選擇耐污、耐淹、耐鹽等性能突出的植物。
(二)選取分流排水體系,強化中水利用
對于民用建筑的排水體系,主要涵蓋合流與分流。在合流排水體系中,污水處理環節具有成本高、工藝復雜等特點。在分流排水體系中,可以借助簡單的處理手段使廢水水質得到充分改善,進入循環利用廢水。以綠色環保與節能角度分析,排水體系應該優選分流排水,此種方式能夠借助廢水檢查井將廢水輸送到廢水處理池中,經過沉淀、過濾以及消毒等處理之后,可以使水質達到使用標準,用于綠化與沖廁等方面。
綜上所述,對于超高層綠色建筑中給水排水設計,設計人員在進行給水排水工程設計中需要結合工程內容,并通過合理確定用水定額、防止網管漏損、熱水系統節能、合理設置給水系統、強化雨水利用選取分流排水體系,強化中水利用等方式實現給排水節能、節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