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萍
(貴州省開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1100)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一名機關干部來講至關重要,它不僅是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的基礎、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也是展現機關形象、打造服務型機關的內在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工作環境影響、重視程度不夠、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等因素,造成了一部分機關干部在心理素質培養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因此,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對機關干部心理素質不強的原因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加強心理素質培養的三點建議。
機關干部心理素質不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講主要有以下三個共性的原因:一是性格的原因。有的機關干部性格較為內向,不善于與人溝通和交流,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因此造成不會主動地去觀察周圍的環境和人,或者不會去察言觀色,給工作帶來被動。二是意識的原因。主要表現為缺乏積極熱情主動的意識,怕被人拒絕,怕被人取笑,通俗點說,就是。臉皮薄”。三是習慣的原因。由于性格內向和意識缺乏,久而久之,便導致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非常的被動,而這種一貫的被動又促使原本怕與人打交道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由此往復,便成為一種惡性循環,進而演變成為一種習慣。
性格可以改,意識可以有,習慣可以變。作為一名機關干部,要深刻認識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在深入剖析的基礎上,找到提升和改變的途徑。
為什么有的人善于從臉色來分析內心,因為就絕大多數人來說,心里所思所想極可能會寫在臉上。恐怕很難在一個心理比較陰暗的人的臉上看到由衷的微笑。根據筆者觀察,有的機關部門提出了培養陽光心態,提供陽光服務,打造陽光部門,培育陽光文化,其目的就是要更多地展現出機關干部應有的健康積極的一面,努力地擯除與工作、生活不適合、不適應的消極面,這也恰恰是機關部門最為重要的一點。微笑一次容易,關鍵是能不能將微笑長久地進行下去,演變成為機關部門的一種價值觀念和共同行為。而要實現這一點,根源就在于讓自己的擁有一顆始終充滿陽光的心靈。陽光的心靈體現機關工作的小事當中,比如某一個下級單位剛來新人,業務上不是很熟悉,你會不會主動幫助一下人家?誠然,你隨便找個托詞也可以比較禮貌地越過,但假若你去主動幫助了人家,又會是另一種結果,另一種境界。作為機關干部,不僅僅要高標準地做好分內事,更要“多管一些閑事”,要把幫助別人當成一種樂事,尤其是在一些很小的細節方面,這些細節,恰恰是機關干部良好心理素質的詮釋和展現。
當今社會有些眼花繚亂,甚至物欲橫流,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對“成功”的判斷標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追求進步,本身沒有錯,但如果為一味地追求而喪失了一份寧靜平和的心態,卻是可悲的。作為工作在機關的干部,特別是年輕機關干部,腳下的路才剛剛開始,或者說修煉才剛剛開始,誰都不可能保證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會一帆風順,誰都不能確保自己在工作中處處盡如人意,誰也不能擔保自己在同事和領導眼中永遠飽受青睞,這就要求必須要保持平實陽光的心態。比如說當有先進擺在領導面前,給予誰和不給予誰,自然都有道理在里面,或者換個比較流行的詞,叫做“統籌安排”。從大的方面講,當有利擺在面前時,應該去努力爭取還是主動放棄,領導心里有一盤棋,自己心里要有一桿秤。假若眼光緊盯眼前,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難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有人講:“舍與得并不是絕對的”。因此,擁有了一種平實陽光的心態,才不會亂了方寸,才會使自己逐漸高大起來,逐步成熟起來。
不可否認,當前的社會現實確實賦予了人們太多的壓力,機關干部更甚。無論如何修煉,如何平實陽光,如何虛懷若谷,人活世上,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被稱為“中國女性法律援助公益律師第一人”的郭建梅,這個代理過上千件訴訟的公益律師,因為目睹了太多的世態炎涼,太多的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心里得不到有效疏導,最終造成了心理抑郁,后來在家庭的溫暖和關愛下,她心理的堅冰才逐漸融化,重新走上了公益法律援助的道路
加強心理素質培養并非易事,陽光心態的養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慢慢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性格,最終的產品就是陽光服務。作為機關干部,需要努力學習、用心磨練,才能使自己輕松地勝任機關工作,自信地面對各種困難,迎接各種挑戰,真正成為一名提供陽光服務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