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依然
(浙江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浙江 舟山316022)
舟山漁場蘊藏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是我國當前海洋漁業生產力最高的海區之一。舟山群島沿岸漁場是禁漁區線以內的海域,是傳統舟山漁民賴以生存的海洋空間①。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海洋、發展海洋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②。大量的沿岸海域被劃分為旅游、娛樂、港口、修造船廠等其他用海,漁業失去傳統的漁業生產海域,同時跨區域漁業生產捕撈活動使得漁場沿岸漁民與外來漁民糾紛不斷。為追求經濟利益,“三無”漁業船舶頻繁產生,漁民禁漁區違規偷捕、使用非法違規漁具作業和實施電、炸、毒魚方式等現象頻發,不僅造成經濟魚類資源衰退,也增加海上執法難度;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工業污水、生活廢水和垃圾排放入海,海域環境污染嚴重,水域荒漠化現象顯著,生物多樣性喪失,造成沿岸漁場漁業資源衰退,沿岸漁業的發展和漁民的生計遭受嚴重影響。
面對舟山群島沿岸漁場的困境,在國家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契合《全國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浙江漁場修復振興暨‘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以及《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中“大力發展現代漁業,重振舟山漁業輝煌,提升‘中國漁都’國際影響力”的發展目標,舟山把握并用好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重要機遇,開展舟山群島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改革,不斷完善漁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全力深化落實國家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試點,努力發揮先行和示范作用,助力我國漁業現代化進程。
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涉及的相關利益主體主要有政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以及漁民三方。在漁業資源產權化的過程中,政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利益既有相同又存有分歧。為提高行政效率,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政府進行漁業管理改革,開展漁業資源產權化研究;以管理政策執行推動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一方面要貫徹執行政府的管理政策,另一方面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漁民則在漁業生產活動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當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利益具有一致性時,兩者發生“合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政府與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并且雙方存在目標、利益差別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政府預期目標的實現,必須嚴防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合謀串通,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中的三方博弈關系由此形成。因此,本文建立了政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間的三方博弈模型,期望從理論角度剖析各主體行為的影響因素,為促進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所采納的對策建議提供理論依據。
假設1:博弈參與主體是政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和漁民三方主體,且均滿足經濟人的假設。其中,政府追求管理政策執行推動國家利益最大化;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在貫徹執行政府的管理政策的同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漁民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假設2:博弈過程中,政府的行動策略為:強監管與弱監管;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出于利益捆綁考量,其行動策略為:合謀與不合謀。
假設3:政府“強監管”策略的概率為X1,為此需要付出的監管成本為K1,選擇“弱監管”策略的概率為1-X1,為簡化計算,弱監管成本可忽略不計,且0≤X1≤1。在監督過程中,政府察覺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合謀”的概率為X2,未察覺“合謀”的概率為1-X2,且0≤X2≤1。如果政府察覺并坐實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間的“合謀”關系,將對其進行懲處,其中漁民因“違規”受到的處罰成本為N,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因失職行為受到的處罰成本為M。
假設4: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進行“合謀”的概率為X3,“不合謀”的概率為1-X3,且0≤X3≤1。實際上,若漁民選擇正規開發,可以獲得一個穩定收益,為簡化起見,這里我們令其為0,政府的收益也是如此。如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進行“合謀”并成功,那么漁民違法行為將被漁業管理合作組織所默許,此時漁民的收益將增加T1,漁業管理合作組織的收益將增加T2。同時,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將獲得漁民用于“合謀”的尋租成本K2。
對于漁民來說,合謀與不合謀的預期收益A1、A2分別為:

當A1、A2相等時,可以得到政府強監管的均衡概率:

同理,假定漁業管理合作組織選擇合謀的期望收益為B1,選擇不合謀策略的期望收益為B2,即:

當B1、B2相等時,又可以得到政府強監管的均衡概率:

此外,設政府選擇強監管的期望收益為C1,弱監管的期望收益為C2,即:

當C1、C2相等時,可以得到漁民與漁業管理合租組織合謀的均衡概率:

根據式3,我們可以看出在混合戰略納什均衡下,政府“監管”的概率為漁民選擇“合謀”與否不影響期望收益。若<X1,漁民不會與漁業管理合作“合謀”,依照前文設定,其將選擇“不違規”;若>X1,漁民將與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合謀”,選擇“違規”謀求更多利益。且可知,與T1成正相關性,與K2、X2、N呈負相關性。因此,要想提高漁業資源產權化效率,政府必須加大對漁民“違規”的處罰力度,減少其與漁業管理合作組織的“合謀”機會。
根據式6,我們可以看出其混合戰略納什均衡下,政府“監管”的概率為時,漁業管理合作組織選擇“合謀”與否不影響其期望收益。若<X1,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不會選擇“合謀”,依照前文設定,將嚴格執行政府的管理政策。若>X1,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將與漁民“合謀”,通過失職行為實現有利可圖。且可知,與T2、K2成正相關性,與X2、M呈負相關性。因此,要想提高漁業資源產權化效率,政府必須加大對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失職行為的處罰力度,削減其與漁民進行“合謀”的機會。

表1 政府、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之間的博弈矩陣
根據式9,我們可以看出在混合戰略納什均衡下,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將以的概率進行“合謀”。當=X3時,政府選擇“監管”與否不影響其期望收益。若>X3,政府將選擇 “不監管”,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合謀”機會增大;若<X3,中央政府將選擇“監管”,漁業管理合作組織與漁民“合謀”的機會減少。且可知,與K1成正相關性,與X2、M、N呈負相關性。因此,政府要想提高漁業資源產權化效率,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提高漁民“違規”的處罰成本,或提高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因監管不力而受到的處罰成本,或兩者兼之。二是通過減少監管成本,提升對“合謀”的監管效率,促使漁業管理合作組織積極履職。
通過博弈模型的構建和分析,我們可知:在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的過程中,政府可通過加大懲處力度,嚴懲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失職行為、漁民違規生產行為來增加“合謀”的成本以及通過降低監督成本,提升對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和漁民“合謀”的監管效率,完善漁業管理合作組織的建設,促使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履職,降低漁民違規生產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來實現漁業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并行的管理目標。基于舟山群島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現狀,結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促進舟山群島沿岸漁場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第一,不斷完善漁場資源產權化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舟山政府不僅要嚴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及其《實施細則》《漁業捕撈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而且應當在獲得地方立法權的基礎上,結合舟山群島沿岸漁場管理實際,制定有關漁業領地使用權制度、投入配額制度和產出配額制度等漁場資源產權化改革的具體法規以及相應的配套制度。在保證其切實可行的同時,根據實施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同時,為漁場資源產權化管理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提供思想保障以及降低產權化管理成本,舟山政府要加大產權意識和生態意識的宣傳力度,助力公眾樹立科學的漁業資源產權觀念。此外,為保障漁業行政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政府應做好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整改工作,建立素質過硬、設備齊全的漁業執法隊伍,進一步夯實基層漁政執法和漁船漁港安全監督等力量。
第二,不斷探索漁民自我管理體系。為提升漁業管理質量,減少漁業管理成本,加強漁業管理合作組織建設,確保漁業管理合作組織有效發揮行政窗口、經濟和同業聯合等職能③,應在日常工作中廣泛征求漁民們的意見和建議,考慮漁民的切實需求。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不僅要有軟激勵,使得組織具有凝聚力,更要建立代表組織權威的硬約束——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懲罰機制,來保障成員遵守組織制度和政府行政指示④。此外,漁業管理合作組織也受到政府的監管,若組織消極執行漁業政策,政府可對其進行通報批評或罰款,并視情況削減賦予的各項職能和權利,或者撤換領導人員。
第三,不斷強化監管機制建設。建立違規漁民漁船黑名單制度,健全漁業漁船管控誠信體系。漁業資源產權登記時要重點關注有違法違紀記錄的漁民,嚴把漁業資源產權的審批發證環節;在日常漁船檢查中也要特別注意有違規記錄的漁船,加大監管力度。同時實現漁業資源的合理保護,不僅要靠政府管理漁民,漁民內部的相互監督也必不可少,應采取實名舉報有獎的方法。為提高漁民在漁政執法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應合理獎勵舉報者,這樣既能夠保護合法漁民自身的權益,又能對過度捕撈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注釋:
①劉舜斌.漁業權研究Ⅱ[J].中國漁業經濟,2009,(01):33-36.
②劉舜斌.試論海域權屬與漁民的權益[J].中國水產,2007,(10):17-18.
③管筱牧.權利與組織:中日沿岸漁業管理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122.
④楊立敏.從日本漁業協同組合論我國漁民合作組織的構建[D].中國海洋大學,20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