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童 孫琦

摘要:信息圖表設計學和統(tǒng)計學的交集,具有明確展現信息的作用。徐州香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本文以徐州香包信息圖表為出發(fā)點,通過整理徐州香包復雜的數據關系,將繁雜的數據轉換為清晰的信息圖表,使用可視化信息圖表設計方法對徐州香包的可視化意義、現狀及研究思路、可視化特征、可視化表達4個方面入手,展現徐州香包可視化信息圖表的意義,有利于大眾理解信息圖表設計研究。
關鍵詞:非遺文化;徐州香包;可視化信息圖表設計
中圖分類號:TS9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21-00-02
1 徐州香包非遺可視化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顯性的信息內容,主要包括表演藝術、傳統(tǒng)手工藝技能等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tài)而存在的品質,是以人為本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視覺可視化的信息圖表設計是對復雜抽象的信息賦予某種視覺修辭與邏輯,用形態(tài)、色彩、文字、數字來表達所要傳達的內容,進而解讀出信息數據之間的關系與內涵。將可視化理念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可以將抽象無形轉化為具象有形,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數字化形式,更有利于整理歸納信息。
2 徐州香包的現狀及可視化研究思路
2.1 徐州香包的現狀
徐州香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它通過敦實的造型、濃郁的色彩及精美的工藝,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2]。徐州地區(qū)目前發(fā)展出的香包形態(tài)既吸收了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又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不僅注重實用功能[3],還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F在不少民間藝人,包括井秋紅、王振霞等都參與了徐州香包的傳承和發(fā)展。徐州香包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其獨特的藝術特色使其受到大眾的追捧[4]。
2.2 徐州香包的可視化設計思路
2.2.1 收集與提煉信息
在信息圖表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圖解化,從中直接提取信息材料的有效內容,展現圖表的進程或者交互系統(tǒng)的流程,可以使視覺化的信息圖表易于操作,使混亂的數據變得有結構有次序。對于徐州香包的繁多信息進行數據收集提煉后,制作出徐州香包信息圖表,這也充分體現了信息圖表強大的功能性與實用性。
2.2.2 基本框架設計
整理事件的時間線和發(fā)展規(guī)律,然后整合梳理、劃分信息層級,可以形成全方位的信息解讀。在對徐州香包的數據進行收集提煉后,通過理性思維構建出整體信息圖表的框架,更有利于大眾解讀徐州香包信息圖表設計的意圖。通過對徐州香包信息圖表進行不同方面的分類整理,打造圖表設計的整體框架。
2.2.3 整體結構展現
信息圖表包含的信息,使受眾在接收信息的同時感受到愉悅,同時兼顧實用性、美觀性和易讀性。在整體信息圖表的設計中,盡量使用簡潔的圖形和符號化的語言表達信息、傳遞觀點。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中,文字信息是對豐富的圖形內容的補充,而一些代表區(qū)位的內容則需要用地圖的形式來展現,因此,根據不同的信息內容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是整體信息圖表結構展現的關鍵。
3 徐州香包可視化的特征
在智能化、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下,受眾希望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輕松的方式快速全面地獲取信息[5]。因此,信息圖表視覺傳達的呈現方式需要具有更高的目標。信息圖表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更專注于客觀、準確、實用、生動與美觀。簡而言之,就是功能限制形式[6]。而且在信息圖表設計的過程中,對信息的傳達、針對受眾的展現以及信息間的邏輯關系也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3.1 以信息傳達為目的
信息圖表在視覺傳達的過程中不僅是平面設計的子集,而且具有獨自傳達信息的方式。任何繁雜、呆板、過于抽象的表現形式都不利于受眾了解消化數據。可視化的信息圖表設計是將不同的形式和結構的信息統(tǒng)一用圖形的方式展現,目的是通過更加合適的方式傳達信息。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中,通過劃分不同章節(jié)的方式,對受眾進行不同方面的信息傳達,使整體的信息圖表能夠豐富徐州香包內涵,展現徐州香包的傳統(tǒng)文化魅力。
3.2 針對受眾的表現形式
視覺設計師的最終目的在于傳達信息的內容。因此,站在受眾的角度來構思設計信息圖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設計中,其目標受眾群體是具有一定審美觀和文化性的人群。目前大眾的審美要求高,對信息圖表的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在圖表設計中,設計者對圖表的視覺化更偏向于美觀性和生動感的表達,因此在設計視覺信息圖表的過程中應該滿足目標受眾的訴求,這樣的設計才更符合廣大受眾的視覺需求。
3.3 不同信息間的邏輯關系
視覺信息圖表在傳達信息、尋找適合受眾群體的視覺表現形式的同時,還需要將信息圖表中復雜的內容信息、統(tǒng)計數據、抽象概念進行整合,使信息圖表的形式具有直觀感和易懂性[8]。在信息圖表設計中,設計者首先需要準確表達出圖表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信息,其次需要通過視覺語言對每章節(jié)的設計信息進行有層次的描述,做到簡潔有力,最后通過調整構圖方式、色彩搭配等傳達設計信息,從而使受眾可以準確解讀出圖表所要表達的內容信息。
4 徐州香包文化元素的可視化表達
信息圖表通過提取徐州香包中的元素,并將這些元素抽象化,借助一些物質化的載體表現出來.與信息圖表設計中的點、線、面元素結合起來,進行信息的可視化表達[9]。點在信息圖表中代表某個圖形,線可以強化信息、連接設計中其他的視覺要素,面明確了信息圖表中事物的范圍。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中,點代表圖標,線和面代表版式,色表示整體的色彩體系。
4.1 提取徐州香包圖表的形狀構成元素
徐州香包圖表中的一些構成元素可以用于信息圖表中的圖標設計。將這些元素抽象化,可以作為信息圖表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切入點。這些圖形不僅具有指代意義,并且具有標識性質,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圖形,更是設計信息的一種指代[10]。它具有快速傳達信息、便于受眾識別的特性。這些圖標可以展現出圖表最直觀的視覺化特征。這類型的圖標展現手法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寫實和抽象兩種風格。徐州香包是古代中國勞動婦女創(chuàng)造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刺繡工藝品,以不同顏色的絲線刺繡而成,整體設計的圖標以抽象化線描形式呈現。圖標設計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徐州香包圖標設計致力于把復雜多樣、難以理解的抽象事物或信息提煉成簡單生動的樣式,對圖標構成的文化載體進行原型重現,提取其中的文化元素,從而使受眾對整體圖標設計有一個綜合的感知。通過在徐州香包中娃娃型香包的圖標設計進行抽象提取,既可以反映出真實的視覺形象,又可以對圖標進行藝術性處理,具有濃烈的文化氛圍,更能實現整體設計的升華[11]。(如圖1)
4.2 提取徐州香包圖表的色彩構成元素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具有比較系統(tǒng)的色彩美學構成,這些色彩是構成非遺文化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之一[12]。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中,每章使用不同色彩體系,既不容易混淆,又可以展現每個章節(jié)獨特的意義。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輔助文字和圖形承載信息的能力[13]。徐州地區(qū)受宮闈中的影響,與其他地區(qū)的奔放配色不同,具有自身獨特的色彩體系,在徐州香包信息圖表的設計中,色彩使用了降低透明度的處理方法,展現出徐州香包雅致、端莊的特色。而且,徐州香包信息圖表的配色遵循了中國傳統(tǒng)“黑、白、黃、赤、青”的“五行配色”,這也是整體設計的色彩基調[14]。對于每一章節(jié)的信息圖表,不同色彩對章節(jié)的構成也具有不同的意義。根據香包多數顏色的展現,構成章節(jié)的整體色彩,既與整體色調和諧統(tǒng)一,又使整體排版設計具有感染力。從中提取的色彩元素可以充分展現地方美學的特征,用以完成徐州香包信息圖表的整體風格設計。
4.3 信息構建中的多維呈現
信息圖表設計可以直接用于版式設計中,這就需要圖表中具有便于受眾理解的視覺規(guī)律。版式設計的靈活運用,可以提升整體的視覺沖擊力,達到強有力的設計效果。例如在徐州香包制作流程信息圖表中,首先搜集制作流程信息,集合信息資源,和諧地表現每一個制作步驟;其次通過言簡意賅的線性圖標展現制作的每一個步驟,并且使用發(fā)散式的構圖方式,清晰地表達徐州香包的制作流程,設計彼此兼容;最后,擺放大尺寸的圖形,使之成為整張圖表的視線焦點,更加靈活地擺放小尺寸的圖形元素,使圖表中層次分明,把制作流程步驟環(huán)繞在整體香包的旁邊,利用段組與分割提高清晰度,把關系密切的刺繡技法和制作工藝放在一起,更容易區(qū)分信息,實現圖表中小圖標大集成的功能。
圖表設計層次架構明晰,強調了徐州香包制作過程的復雜與精巧。在明確香包的制作流程之后,信息圖表也承擔了強有力傳達信息的功能。通過一系列的設計手法,既生動明了,減輕大眾的視覺負擔,幫助人們緩解在復雜的信息空間中產生的視覺迷惑,同時令人印象更加深刻明晰,又提高了大眾的信息感知和捕捉能力,促進其信息接受和利用。在制作圖表時,設計流程的描述非常復雜,相對于單純的文字信息,圖像更容易受到大眾青睞[15]。制作完成的香包和制作流程使信息圖表更具有層次性,清晰生動的視覺感受和表現形式使制作流程更易于了解。
5 結語
在網絡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信息圖表設計由于自身具有直觀性、生動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顯得愈發(fā)重要。徐州香包信息圖表設計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與優(yōu)勢,既能夠促進受眾快速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自身修養(yǎng),又可以引導受眾體驗不同的設計內容,尋找設計更多的可能性,從而有效地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使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傳播力和藝術功能,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 曹若青.淺談徐州民間工藝品香包的藝術特色[J].大眾文藝,2014(20):87-88.
[2] 朱嘵潔.民間工藝傳承視角下徐州香包的藝術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9(19):42-43.
[3] 翟勝增.民間工藝傳承視角下徐州馬莊香包工藝發(fā)展途徑研究[J].美與時代,2018(08):32-34.
[4] 顏云.徐州香包造物藝術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8:40-42.
[5] 陳逸,楊吟川.新平花腰傣服飾的動態(tài)信息可視化設計呈現[J].名作欣賞,2019(33):182-183.
[6] 王雪乃,張強.探究信息可視化的內在規(guī)律[J].設計,2016(02):122-123.
[7] 季嘉琦,田曉冬.藍染工藝在家居裝飾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9(23):96-97.
[8] 李會芳.論信息可視化設計體系中的信息圖表設計[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2-3.
[9] 吉潔.信息圖表視覺化設計方法探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1:12-14.
[10] 趙慧,湛磊.傳統(tǒng)漆藝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9(24):107-108.
[11] 吳盈盈.香包設計比較研究[D].鎮(zhèn)江:江蘇大學,2019:22-23.
[12] 秦韜玉,厲群,吳燕飛.餐飲場所設計——楊柳古村茶室設計[J].大眾文藝,2019(20):120-121.
[13] 孫靖雯,汪瑞霞.千燈古鎮(zhèn)水鄉(xiāng)特色風貌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23):109-110.
[14] 吳盈盈,韓榮.徐州香包視覺特征及其文化功能探析[J].設計,2018(08):94-96.
[15] 李博,湛磊.論商周青銅器紋飾在現代國內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9(23):135-136.
作者簡介:沈童(1996—),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孫琦(1975—),女,江蘇無錫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