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無痛分娩并不能絕對的將疼痛減少到消失狀態,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產婦的疼痛感[1]。可以提高順產率。無痛分娩期間伴隨著諸多危險因素,例如低血壓、偏頭痛等,這些會給產婦帶來潛在的危險,隨著在分娩技術的不間斷發展,采用無痛這種方式進行分娩的產婦比以往多出了數倍,但是由于多數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了解比較欠缺,所以容易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從而影響到整個分娩進程。所以在預防和護理上我們要介入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實驗將選取無痛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共計200名,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進行臨床效果對比。
對照組中的產婦年齡22~40歲,平均31歲,平均(0.8±0.4)產次。研究組中的產婦年齡23~43歲,平均33歲,平均(0.9±0.3)產次,組間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給予對照組實驗對象實施臨床常規產科護理方法[2]。研究組實驗對象給以臨床常規護理方法基礎之上在實施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在產婦入院后首先要進行心理指導,分管的責任助產士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并且要有耐心的去給產婦介紹醫院以及病區的相關情況,在最短的時間里讓產婦熟知病房情況,從而消除其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同時,責任助產士要與產婦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渠道并且積極的與產婦交流與溝通,盡快全面的了解產婦的相關信息與動態,針對這些掌握到的產婦情況我們要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讓她們在分娩前有十足的信心。其次我們要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我們會分發一些健康知識手冊、播放一些音頻和視頻。在生產過程中助產士會對生產進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密的觀察,并且引導產婦通過一些互動方式來緩解消極情緒,待胎兒分娩出來后,會立刻告訴產婦并且會第一時間安慰產婦,盡量避免因情緒波動太大造成產后出血。醫護人員要對產婦及時進行產后護理,了解每一位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以及出血情況和會陰處的傷口愈合情況,近早的使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
對兩組實驗對象所發生的的出血比例以及側切比例進行總結,最后給產婦疼痛感進行評分,對比新生兒母乳喂養率。
以SPSS 17.0專業計算軟件為基礎。采用計量統計,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不同護理方法干預前后臨床效果上看,研究組的評分為(90.41±9.21)要高于對照組(81.15±9.14)的評分,組間數據對比較為顯著。
研究組出血率為3.05%,明顯低于對照組11.59%的出血率;研究組產婦側切率為17.87%,低于對照組26.89%側切率。在兩組對比中能夠說明研究組的方案更為安全,整體效果好。
研究組疼痛評分為(2.41±0.34)分,從調研結果上看是低于對照組(8.41±0.44)分;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研究組97%,對照組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無痛分娩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被廣泛的運用到臨床上面,與此同時產婦對于無痛分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與傳統的分娩方式相比,無痛分娩可以有效的緩解產婦的疼痛感,減輕產婦心理負擔,最終確保整個分娩過程的安全。
有數據表示,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情緒會引起不良反應,例如血壓升高、心率過快、子宮收縮減弱,產程過長,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導致難產、大出血,嚴重的危害到母嬰的安全[3]。
綜上所述,將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方法運用到無痛分娩當中,其臨床效果好于常規護理方法,值得臨床上的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