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晶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300)
醫患關系一直是當今醫療較為關注的話題,醫患關系就是指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在就醫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定的醫治關系。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醫生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認為醫患之間的關系并不和諧,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與現代的市場經濟相比,步伐相對滯后,政府對醫療機構的投入也嚴重不足,而醫院本身的自負盈虧體制,使患者承擔了高昂的診療費用,與此同時,社會貧富差異較大,因此矛盾日益激化。2)許多基層的醫療機構資源有限,醫療水平相對較低,會經常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這就使很多患者向大城市的三甲醫院靠攏,病患過多,醫護人員就需要超負荷工作,溝通便隨之減少了。而且,在醫療教育中,比較重視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對醫生進行溝通技能的訓練。3)在醫療過程中缺少人文關懷,缺乏信任。醫患之間沒有換位思考,有些醫生只重視“病”而不重視“人”,沒有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有些患者也經常不理解醫生的診治方法,不了解醫學有多么復雜,所以就更加劇了醫患之間的不和諧。而和諧的醫患關系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度,為此在一定程度上醫患關系影響著臨床療效,有效處理醫患關系也成為考核醫院醫護人員技能的重要指標之一[1]。
作為醫護工作者,不僅要具備高深的專業素質,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廣博的人文素質。巴林特小組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處理較為復雜的醫患關系的培訓方式,通過行之有效的培訓,有助于提升醫護人員對實際工作中棘手、無助或是引發工作者挫敗感的醫療事件的處理能力,同時緩解醫護工作者的心理壓力[2]。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160名醫護工作者進行巴林特小組活動,并就該培訓方式的效果進行評價,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期間我院參與醫護人員技能培養的160名醫生、護士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醫護工作者為132例,男性醫護工作者為28例,研究對象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53歲,平均年齡值為(33.7±6.13)歲。最短工作年限為1年,最長工作年限為26年,平均工齡為(12.6±7.2)年,其中從事醫生工作47人,醫生技師10人,護士95人,職能科室8人。其中初級職稱46人,中級職稱106人,高級職稱8人。
對研究對象采用巴林特小組活動進行技能培訓,其培訓方法為:1)人員組成。將研究對象分為14個小組,每組由2名組長,6-10名組員組成。每次活動采用相同時間和地點,每次培訓時長60分鐘。其中擔任組長的為具備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且工作經驗豐富的成員擔任。2)培訓內容。巴林特小組活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和經驗分享,即將醫護人員工作中常遇到的醫療案件融入到技能培訓中,就疑難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具有豐富經驗的醫護工作者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從而切實提高醫護工作者的工作技能和應對問題的能力。3)資料收集。每次技能培訓結束后,由組長對案例內容、小組成員處理方式和情緒變化,并對案件主題進行歸類,并就案例分析結果進行反饋。之后由2名咨詢師以非固定式小組的方式對成員進行訪談,就參加巴林特小組的感受進行訪談,并做好記錄。同時采用調查問卷[1]的方式,對參與培訓醫護人員對巴林特小組的主觀評價進行搜集。巴林特小組訪談需征得小組成員同意,并且全程保密,保證無外界干擾。
研究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卡方值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巴林特小組技能培訓,結果顯示小組成員對因疾病無法治愈、處在病情晚期、出現多種并發癥而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住院時間長、患者投訴情況較多等引起的醫療事件,產生多種情緒反應,主要包括無助、回避、緊張、害怕、無奈、挫敗感等。
對巴林特小組活動后小組成員的技能提升和效果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有81.87%的成員在培訓中受到啟發,78.75%醫護工作者提高工作能力,并產生一定成就感,73.13%醫護工作者能意識到并愿意了解患者的感受與認知,53.13%醫護工作者認識到自己在交往中的局限性。
醫護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與患者產生的矛盾中,也會對工作人員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醫護工作者的心理也需要平息、撫慰,只有通過科學方式加以溝通、疏導,才能正確認識到自身工作的盲區和再次遇到類似問題的應對能力。巴特林小組是由精神分析師邁克爾·巴特林醫生創立而發展起來的,其主要討論關于患者的疑難問題,識別和修正醫患之間的相關問題。醫護人員參加巴特林小組可以更好的理解患者;找到解決問題最簡便的方法;發現新視角,消除盲點;培養醫護工作者敏銳的傾聽能力;形成分析型的思維方式;并且可以幫助醫生有效放松,防止“耗竭”。如醫護人員經培訓后能夠意識到在之后的培訓中能優先考慮到患者的情緒和感受,從患者感受出發,將患者關心的問題納入要解決的方案中,這樣更有利于幫助患者,從而更好的處理醫患關系[3]。在本次研究中,參與巴林特小組活動的160名醫護工作者,經培訓后,對自身工作問題、認識盲區、和應對方法都有了較高的認識,81.87%的成員在培訓中受到啟發,同時對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式和應對措施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這有助于促進醫患關系的維護,同時減少醫護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和負面情緒。
綜上所述,在醫院醫護人員實際工作中,尤其是處理醫患關系方面,巴林特小組活動有助于提升醫護人員對自身及患者心理活動的認知,以及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有利于提升工作者的技能,更有助于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為此巴林特小組對醫護人員工作技能提升和醫患關系的改善有積極意義,值得廣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