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蘭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人民醫院 內三科,青海 西寧 812100)
肺結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發病與感染結核桿菌有關,以乏力、納差、盜汗以及低熱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具有病程長、遷延不愈的特點,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當前在治療肺結核時,通常以對癥治療為主,但是其治療效果通常與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有關,比如生活方式、飲食禁忌以及致病原因等。有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可并發肺結核,兩者互相影響,不僅加重患者病情,還降低了治療依從性,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因此,本文對影響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5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單純肺結核者為對照組(n=68),而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者則為觀察組(n=17)。對照組年齡38-73歲,平均(55.3±10.4)歲,其中女28例、男40例;觀察組年齡39-75歲,平均(55.5±10.6)歲,其中為女7例、男1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運用調查問卷法,由專職人員負責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將調查的意義、目的以及內容告知患者,使患者對各項調查內容有所了解,可以正確填寫問卷,最后收集問卷并分析。
1.2.2 調查內容:本次研究的內容包括治療依從性、藥物不良反應、肺結核病的認知程度、受教育程度、性別、年齡以及治療費用等,其中肺結核認知程度的問卷內容包括自我護理對策、對身體危害、治療及預防方法、臨床癥狀表現以及疾病誘發因素等,得分與治療依從性呈正比關系。
1.3 觀察指標。評價依從性:①依從。可以基本或嚴格按照疾病治療規范;②不依從。中途退出治療或無法按照疾病治療規范過程。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數據由SPSS 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1 兩組依從性比較。觀察組的依從性評分為(10.6±2.9)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9±4.7)分,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
2.2 單因素分析。肺結核病的認知程度、年齡、藥物不良反應、受教育程度以及治療費用是影響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P<0.05),見表1。上,會降低其治療依從性[3-5]。同時,經Logistic多因素分析,發現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點:①年齡?;颊吣挲g與治療依從性呈反比關系,隨著年齡增長,患者的記憶力下降,再加上自我保健意識缺乏,其治療依從性較低;②文化程度和肺結核疾病認知程度。患者缺乏

表1 治療依從性單因素分析
2.3 單純肺結核組的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經多因素分析,發現單純肺結核組的治療依從性與費用、結核病認知程度以及患者年齡有關(P<0.05),見表2。

表2 單純肺結核組影響因素分析
2.4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經多因素分析,發現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組的治療依從性與費用、結核病認知程度、糖尿病病程以及年齡等有關(P<0.05),見表3。

表3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組影響因素分析
肺結核和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其治療具有系統性和計劃性的特點,尤其是治療期間患者的依從性,在一定程度上與治療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有學者在文獻中,通過對肺結核患者進行調查,發現糖尿病的檢出率與年齡有關,并且大部分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不高[2]。本次研究發現,對照組的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提示肺結核患者在合并其他疾病的基礎疾病知識,不能正確認識疾病,尤其是疾病的危害,在治療中,不能遵從醫囑用藥;③藥物不良反應。因為不良反應會增加患者不適感,使患者出現拒絕服藥或停止用藥情況,影響治療依從性[6-9]。
綜上所述,單純肺結核患者與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具有一定差異,并且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差,可能與糖尿病病程長、文化程度低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