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王效崗,劉曉梅,趙麗
(太原市人民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從醫學的層面進行分析,我們所稱之為的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來自于胰腺內部的分泌細胞所形成的腫瘤,針對具體的疾病類型而言,主要包括胰島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腸多肽分泌瘤等等,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胰島素瘤。在臨床實踐中針對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進行診斷,最首要的依據是結合具體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進行相對應的鑒別和判斷,然后部分結合相對應的CT影像表現來進行有效確診,結合診斷的結果進行對癥治療,這樣才能夠呈現出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1-2]。基于此,我們這次研究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針對我院所收治的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探究,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探討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在CT中的影像表現以及相對應的鑒別診斷,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提升臨床診斷鑒別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在針對具體的研究內容和相關成果進行總結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針對我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這個階段內所收治的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探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包括30例患者,在所有患者中,包括男14例,女16例,年齡26-78歲,平均53.45歲。
1.2 方法
1.2.1 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診療設備選擇,并著重展開深入細致的掃描工作,經過檢查和掃描之后,針對相關參數進行有效獲取,同時做深入細致的分析,針對分析結果進行探討和剖析,并做好筆記,并且把的血管達100APu后自動的觸發掃描,由此獲得相對應的動態結果[3]。
1.2.2 在實踐的過程中采取雙盲法。由具備豐富經驗的兩名影像影像主治醫師進行獨立的圖片分析,針對相關研究對象的CT資料進行全面評價和分析,針對腫瘤的大小,形態位置包膜,胰管擴張等增強之后的強化幅度和方式淋巴結腫大等相關情況進行充分增強,最后由一名副主任醫師結合胰腺神經外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隨機表現,進行相對應的鑒別和診斷,本次所有研究對象在手術之后都要把切除之后的組織在第一時間送到病理科進行相對應的活檢工作,并且進一步結合全新的WHO制定的gepnen分級標準對其進行有效分級[4-6]。
針對所有研究對象而言,都結合其具體情況進行了相對應的CT平掃以及增強掃描等相關檢查,其中診斷為胰島細胞瘤患者包括7例患者,在診斷的過程中,邊界比較清楚的患者一共有4例,邊界不夠清楚的患者一共有3例,平掃病變比正常胰腺呈等密度增強之后,進一步有效強化了病變動脈期,同時進一步延遲了靜脈期;另外確診為神經內分泌癌患者包括16例,此類患者的邊界都不夠清晰,其中,有7例病理被確診是神經內分泌腫瘤G3期患者,平掃病變要比正常胰腺呈等密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其進行增強之后,病變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輕至中度強化,靜脈期比動脈增強的幅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有研究對象各個時期的增強幅度都沒有超過胰腺實質。在所有研究對象中,病理證實是胰島細胞瘤的患者,其動脈期的主要表現是中度或者更為明顯的強化,這也進一步充分表明,病理是神經內分泌癌與神經內分泌腫瘤G3期患者,其動脈期主要是輕度的強化,其相關數據的對比差異,有相對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是源于胰腺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其中主要包括胰島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腸多肽分泌瘤(VIP瘤)、生長抑素瘤等,部分為無功能性腫瘤。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胰島素瘤和胃泌素瘤。根據核分裂象計數和Ki-67指數的高低分為三級別,低級別(G1,核分裂象為1個∕10HPF,Ki-67<3%),中級別(G2,核分裂象為2-20個∕10HPF,Ki-67為3%-20%)和高級別(G3,核分裂象>20個∕10HPF,Ki-67>20%)。從具體的臨床表現來看,診斷功能性胰島細胞瘤最重要的依據就是相對應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的相關指標等等。胰島素瘤:①反復發作性低血糖癥;發作時血糖<2.8 mmol/L,供糖后低血糖癥狀迅速緩解。②交感神經興奮性表現,如交感神經和腎上腺髓質對低血糖代償反應。③腦功能障礙。胃泌素瘤:難治性多發胃潰瘍,卓艾綜合癥和腹瀉。胰高血糖素瘤有著比較典型的皮膚壞死等相關情況,通常情況下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松解性游走性紅斑,這些癥狀大多數都是在會陰部位或者腹股溝出現的,在某些時候對于患者的口腔黏膜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VIP瘤:有比較嚴重的水瀉、低鉀血癥,胃酸缺乏或胃酸過少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非功能性胰島細胞瘤:腫瘤對周圍臟器壓迫癥狀。
從上述的分析中能夠進一步看出,對于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而言,進一步結合其是否有相對應的內分泌癥狀,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分別是功能性的和無功能性的,在整體比例中無功能性的大約占到80%左右[7-10]。而功能性的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情況下會因為分泌多量的內分泌激素而出現相對應的臨床癥狀,其中比較典型的癥狀表現主要包括胃癌綜合癥,胃泌素綜合癥等等。其中無功能性的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多數時候都體現在患者的腫塊局部壓迫或者是腫瘤出現轉移所造成的非特異性癥狀,例如,患者會出現腹部不適,腫塊,脹痛等相關問題,對相關疾病進行影像學診斷和檢查所涉及的方法包括增強CT和MRI,此種診斷和鑒別方式對于該種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診斷價值。針對該種疾病類型進行鑒別診斷要及早進行。在鑒別和診斷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時候要和胰腺癌胰腺其他類型的腫瘤進行有針對性的鑒別和區分,從而充分確保CT的影像學表現符合相對應的原理和機制,鑒別診斷結果更科學合理,然后對于診斷結果的相關內容要進行嚴格細致的分析,從根本上把握疾病的根源和致病機理等等,以此為基準,確保為患者提供更及時有效的治療服務[11]。
總而言之,通過對于整個研究過程的分析和探討,可以進一步有效看出,針對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典型影像學表現來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邊界特別清楚而且有比較典型的明顯增強的包膜強化,但是它的影像學表現包括多種類型,其中,在影像學表現方面,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與胰腺癌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具體的鑒別診斷過程中面臨很大的難度,對此需要加以高度關注,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