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湖北省洪湖市婦幼保健院 住院部婦科,湖北 洪湖 433200)
異位妊娠作為臨床上常見婦科急腹癥,近幾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導致輸卵管妊娠率呈現久居不下趨勢,并且也逐漸年輕化[1]。對于年輕女性而言在治療異位妊娠的同時,還需要確保輸卵管的保留,滿足生育需求,因此藥物保守治療成為了年輕女性的首要選擇,藥物治療不僅能夠改善臨床癥狀,還能夠促使輸卵管通常,但單純的西藥治療由于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故可考慮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2]。鑒于此,本次研究在輸卵管異位妊娠開展甲氨蝶呤聯合米菲司酮及中藥保守治療展開相應的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收治的110例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臨床資料,依據選用的治療方案分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5例,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30例,年齡20-37歲,平均(30.25±1.82)歲;觀察組55例,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28例,年齡21-36歲,平均(29.76±1.55)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可比性成立(P>0.05)。納入標準:經婦科、超聲檢查確診為輸卵管異位妊娠,伴有陰道出血不規律、腹部脹痛等癥狀,自愿參與研究且知情,近期內(1個月)未接受相關治療。排除標準:存在宮角妊娠、切口妊娠、急性或慢性疾病,藥物過敏情況,且中途退出及資料缺失者。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甲氨蝶呤(由山西普德藥業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2462)聯合米菲司酮(由上海新華聯制藥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50202)治療:連續3 d單側臀部肌注射50 mg/m2甲氨蝶呤,口服50 mg米非司酮,1周后檢查學β-HCG水平,若超過正常范圍,則再次用藥,最高用藥次數≤4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中醫療法:1號藥方:沒藥9 g、乳香9 g、丹參15 g、赤芍15 g、桃仁9 g、2條蜈蚣,開水煎服,每日服用1劑(250 mL),連續服用7 d,在治療第4 d、7 d時對血β-HCG進行檢查,若7d后血β-HCG下級程度低于15%,則再次服用此方1次,若血β-HCG下降已趨于正常值,復查發現存在盆腔積液或包塊,則改服用2號藥方:丹參15 g、赤芍15 g、桃仁9 g、莪術6 g、沒藥9 g、乳香9 g及三棱6 g,服用方法與1號方相同。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觀察組治療后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時間、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及包塊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輸卵管通暢度對比。觀察組治療后輸卵管通暢、通而不暢占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不通占比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兩組對比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明顯(χ2=0.596,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d)
組別 例數 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 腹痛消失 陰道止血 包塊消失觀察組 55 12.02±4.13 8.77±2.57 13.76±3.44 17.23±3.16對照組 55 20.45±3.89 17.13±2.77 12.02±4.13 30.41±5.20 t - 13.785 15.477 10.663 21.11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輸卵管通暢度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異位妊娠主要是由于輸卵管炎、慢性盆腔炎所致,臨床表現為受精卵著床位置異常,并伴有陰道出血、腹部脹痛等臨床癥狀,其中以輸卵管炎最為常見,病情輕微以促使輸卵管黏膜出現粘連情況,病情嚴重則會造成管腔完全堵塞[3-4]。
甲氨蝶呤屬于抗代謝類藥物,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夠結合二氫葉酸還原酶,促使四氫葉酸生成障礙系統,對RNA、DNA與蛋白質合成進行干擾,抑制胚胎滋養細胞發生分裂,加快胎盤絨毛變性壞死及胚胎死亡,從而獲得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但由于在應用期間易出現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5],故臨床通常是采用聯合治療為主。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癥狀消除時間比對照組低,且輸卵管通暢度改善比對照組更佳,不良反應也低于對照組,這與劉蓉[6]研究結果類似,由此說明,此方案應用在異位妊娠治療上可行性與有效性較高。米非司酮屬于炔諾酮衍生物類孕激素拮抗劑,能夠直接作用在子宮內膜上,可促使受體與內源性孕酮結合,增強抗孕酮效果,促使絨毛與蛻膜組織壞死[7-9]。中藥療法作用機制在于活血殺胚,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藥物發揮殺胚作用,進而阻斷胚胎與滋養細胞生長,中藥成分桃仁、莪術等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蜈蚣具有殺滅胚胎之效,丹參、赤芍具有活血養血、抗炎之效,通過聯合方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炎癥反應,促進輸卵管通暢度提高,從而有助于再次宮內受孕,改善患者預后[10-12]。
綜上所述,針對輸卵管異位妊娠開展甲氨蝶呤聯合米菲司酮及中藥保守治療效方案具有顯著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