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蓉
(運城市第三醫院 老干科,山西 運城 044000)
在臨床心腦血管疾病當中,腦血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在由于腦動脈主干或者是腦動脈皮質出現粥樣硬化而導致腦局部供血中斷或者是血流減少,從而引發腦組織軟化壞死、形成血栓。在臨床上常見癥狀有口眼歪斜、語言障礙、偏盲、頭痛等,常發生在中老年群體中。該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且并發癥較多等特點,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在臨床上治療腦血栓患者時,常采用藥物治療方式,其中右旋糖酐為常用治療藥物,但是并未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析在治療腦血栓患者時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共收治96例腦血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48例。常規組男31例,女17例,年齡59-75歲,平均(63.7±3.1)歲;實驗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56-74歲,平均(62.5±2.4)歲。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自愿加入到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進行對比[1]。
1.2 治療方法。常規組:應用常規治療措施,給予患者靜脈滴注500 mL右旋糖酐,每日1次,連續治療10日。實驗組: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將10 mL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10日[2]。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治療前后椎動脈、基底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治療效果共分為無效、有效及顯效,①無效指的是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并無任何變化,甚至出現加重現象;②有效指的是患者臨床體征基本消失,在經過輔助之后能夠站立,但生活無法自理;③顯效指的是患者的傷殘程度是1-3級,臨床體征基本消失,且生活基本能夠自理。治療有效率=(有效+顯效)/n(總例數)×100%。
1.4 評價標準。本次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以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值進行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進行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3]。
2.1 對比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效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9%,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83.3%,P<0.05,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效果[n(%)]
2.2 對比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椎動脈、基底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對比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并無明顯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實驗組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生活節奏快,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導致人們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腦血栓等。在臨床上,該疾病主要表現為偏盲、頭痛、偏癱,有較多的誘發因素,如生活不規律、酗酒、嗜煙、情緒波動大、過度疲勞等[3-5]。據相關資料顯示,腦血栓疾病的發生與自由基大量釋放、血管閉塞之間有著直接關系。一旦腦部出現缺血癥狀,則會產生細胞因子,在腦缺血之后所產生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酶、兒茶酚胺等會起到活化血小板的作用,促使血小板中膜糖蛋白發生改變,而血小板則會在血管內皮細胞中粘附。血小板膜上磷脂可以分解代謝,進而大量產生TXA2,而TXA2具有收縮、聚集受損動脈內皮細胞與血小板功能。故而,在治療腦血栓患者時,應當及時實施血流重建,以促進側枝循環為主[6-7]。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 ,cm/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 ,cm/s)
類別 時間 常規組(n=48)實驗組(n=48) T P基底動脈 治療前治療后0.7629 0.0001左椎動脈 治療前治療后29.7±13.2 31.2±9.6 30.5±12.7 37.8±6.3 0.3025 3.9822 0.8446 0.0000 0.8524 0.0001右椎動脈 治療前治療后17.5±5.3 25.4±5.5 17.7±5.2 30.2±6.1 0.1866 4.0489 17.8±5.1 24.1±5.0 18.0±5.0 30.5±5.7 0.1940 5.8479
腦血栓是老年人群體中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一種,患者并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患病的主要誘因是腦血管壁自身出現病變現象。腦血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在由于腦動脈主干或者是腦動脈皮質出現粥樣硬化而導致腦局部供血中斷或者是血流減少,從而引發腦組織軟化壞死、形成血栓。患者發病的早期現象是四肢麻木,出現運動障礙、語言障礙,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現象,視力也會受到影響。患者發病的時間階段基本上是清晨或者晚上,發病同時會出現意識障礙或者意識消失現象,眼球和瞳孔均出現震顫,且面部神經遲緩,病理反映為陽性。腦血栓患者在患病的初級階段會出現肢體不靈活、感覺遲緩、語言運用遲緩等現象,一部分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會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現象,一部分患者甚至會在短時間內死亡。即便是患者自短時間內得到救治,一部分患者還是會因為腦供血不足、腦血氧缺失,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種益氣理血中藥,主要成分是川穹與丹參,據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丹參能夠起到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滯度、改善循環障礙等作用,川穹則具有擴張腦血管、抗血小板凝聚、增加血流量之功效。另外,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藥物用于閉塞性腦血管疾病,如腦供血不全、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悶、心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癥。還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損傷、抗缺血、缺氧后炎性損傷作用,能夠保護患者神經細胞,從而促進其神經功能進行修復[8-9]。
值得注意的是在注射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時,整體的注射速度應當控制在較為穩定的范疇內,尤其是老年人用藥則更需要對使用劑量加以規定,避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病情康復。并且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當結合醫生的診療使用,避免造成患者身體不耐受現象。最后,腦出血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忌用。①靜脈滴注速度不宜過快。兒童及老年患者用藥應按兒童及老年劑量使用。②糖尿病患者慎用。③如有結晶析出,用溫水加熱溶解即可。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9%,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83.3%,P<0.05;實驗組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治療腦血栓患者時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進行治療,具有明顯治療效果,可將其應用在臨床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