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呂蘭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肥城醫院,山東 肥城)
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食管癌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且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食管癌患者在發病早期并沒有特殊的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其會出現吞咽障礙、聲音嘶啞以及進行性吞咽疼痛等,極大地危害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F在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食管癌,傳統的開胸手術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具有比較差的手術視野,增加了清掃的難度,而且其對患者造成的切口較大,患者在術后恢復比較慢,很容易導致各種并發癥。在微創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在食管癌的治療中開始應用到了胸腔鏡手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3]。對此,本文特選擇我院收治的相關病例,分析并研究了食管癌患者采用不同手術方法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 例作為本次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5 年1 月到2017 年5 月,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將其劃分為開放組(n=20)和微創組(n=20)。開放組中有8 例女,12 例男,在年齡方面最大值為78 歲,最小值為44 歲,平均(58.9±6.5)歲;微創組中有9 例女,11 例男,在年齡方面最大值為79 歲,最小值為45歲,平均(59.1±6.3)歲。在上述資料方面兩組比較(P>0.05),能夠開展組間比較。
通過傳統開胸手術治療開放組,對患者實施全身復合麻醉,在患者的左胸、頸部做三切口,首先,讓患者采取右側臥位的姿勢,在其第6 肋間做切口,長度為20cm,實施開胸手術,完成食管及胃的游離及管狀胃的制作;之后,讓繼續患者保持右側臥位的姿勢,在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做一長約5cm 的切口,對患者實施頸部吻合術[4]。
通過胸腔鏡手術治療微創組,對患者實施全身復合麻醉,然后實施全身氣管插管,使其保持左側臥位的姿勢,在其右側腋前線第 7 肋間的部位打開一個觀測孔,長度為1cm。然后,在其腋前線第4 肋間、背闊肌前緣第 6 肋間以及劍突水平與腋后線交叉部位(約第9 肋間)各打開一個操作孔,長度為0.5cm。將胸腔鏡置入,對患者胸壁內的情況進行探查,并且分離胸段食管部位的腫瘤組織,對周圍組織予以全面清掃,并放置引流管。然后,取平臥位,行腹腔鏡下胃游離及管狀胃制作及頸部食管胃吻合,在完成手術后將引流管放置好[5-6]。
比較兩組的淋巴結清掃個數。
比較兩組的圍術期指標,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
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聲帶麻痹和吻合口瘺等。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與分析兩組患者的數據。通過t值對計量資料實施檢驗,通過χ2值對計數資料實施檢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 表示。
微創組的淋巴清掃個數明顯高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微創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詳情見表1。

表1 淋巴結清掃個數及圍術期指標
微創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詳情見表 2。

表2 并發癥發生率
在臨床中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主要的發病部位為食管中段,相對于女性而言,男性具有更高的發病率[7]。目前臨床上尚未清楚該病的發病機制,主流的觀點認為其與患者生活中喜歡食用燙的食物具有密切關系,患者在發病之后會出現胸后疼痛和吞咽困難等一系列的癥狀,一開始只是很難咽下干的食物,在病情不斷進展的過程中,患者在吞咽半流質甚至是流質食物時也會逐漸困難,直到最后,包括唾液和水等在內的液體也很難吞咽。由于食管癌的發病部位比較特殊,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很大危害。因此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方式對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切除其腫瘤,緩解其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及預后[8]。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對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傳統的開胸手術會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大的創傷,再加上手術視野并不清晰,在手術操作中很容易出現失誤,不僅很難將腫瘤徹底清除,還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而且患者的預后效果也并不理想。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食管癌的治療中開始應用到了腔鏡技術。作為一種微創技術,腔鏡技術能夠有效地減少手術操作對患者的身體創傷,緩解患者的疼痛,而且能夠徹底地清掃患者的淋巴結,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9]。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常規開胸手術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一方面其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因此患者在術后能夠較快恢復,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再加上通過腹腔鏡的輔助作用,手術人員能夠獲得非常清晰的手術視野,在具體的手術過程中能夠確保操作的精細性和準確性,能夠準確地找到淋巴結,并且予以徹底清掃,還能夠對患者的出血點進行快速止血,極大地降低了關胸時間。與此同時,由于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再加上操作銜接的流暢性不斷增強,因此現在微創手術治療食管癌的手術時間也開始越來越短。微創手術本身具有非常清晰的手術視野,在進行操作的時候操作人員能夠做到精準的吻合,因此與開胸手術相比,微創手術術后發生吻合口瘺等并發癥的概率也大大降低,患者在手術之后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早期進食,這樣就有效降低了患者胃腸外營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而且還可以保證患者早期的營養支持,促進其身體的術后康復[10]。此外,微創手術在操作中可以降低對組織的牽拉作用,也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1]。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傳統開胸手術治療開放組,通過胸膜腔鏡手術治療微創組。結果發現,微創組的淋巴清掃個數明顯高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證實了胸腔鏡手術治療食管癌患者能夠有效地提高其淋巴結的清掃個數。通過對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的觀察,發現微創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羅志強[12]等人的文獻報道結果基本一致,表明胸腔鏡手術治療食管癌能夠有效地減少其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而且術中出血量更低。此外,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微創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放組,經過檢驗(P<0.05),表明胸腔鏡手術治療食管癌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清除淋巴結,縮短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其術中出血量,而且并發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