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太
(遂溪縣人民醫院,廣東 湛江)
重癥肺炎是臨床危重癥,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具有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較高等特點,給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構成威脅[1]。呼吸衰竭是重癥肺炎常見的伴隨癥狀,其不僅加重了病情,還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風險性。無創呼吸機是臨床治療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臨床效果確切,然而,目前臨床對于無創呼吸機的應用效果存在一定的爭議[2]。基于此,本次研究針對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分組討論,旨在為臨床研究提高疾病患者的治療質量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將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 例)與研究組(40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30-68 歲,平均(49.53±3.25)歲。研究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31-67 歲,平均(49.28±3.1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比較。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胸部CT、肺功能等檢查確診為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2)年齡處于30-68 歲之間的患者;(3)此次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80 例患者及患者家屬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1)肝腎器官嚴重受損的患者;(2)生命體征波動不穩的患者;(3)不愿參與研究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對照組進行常規搶救治療,包括抗感染、祛痰、糖皮質激素以及吸氧等。研究組則在常規搶救治療的基礎上行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此次研究所使用的斯百瑞ST-3OH 無創呼吸機來自于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先采用口鼻罩進行無創正壓通氣,然后給予患者呼吸機治療,將呼吸機設置為S/T 模式,吸氣壓的初始壓為6-8cmH2O,逐漸調整到14-18cmH2O;呼氣壓的初始壓為0-2cmH2O,逐漸調整到4-6cmH2O。每天通氣治療3-4 次,每次通氣時間約為2-3h。
注意出現以下情況需結束通氣治療:(1)呼吸頻率回歸正常,臨床癥狀明顯改善;(2)治療配合度差,無法進行機械通氣治療;(3)通氣過程中病情加重,出現意識障礙昏迷、呼吸暫停情況,需及時進行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
(1) 經治療48h 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包括氧化合指數(OI)、pH 值、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PaO2)、以及血氧飽和度(SpO2);(2)觀察兩組臨床效果,判斷標準:患者經治療后肺部濕啰音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則視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肺部濕啰音改善,體溫下降則視為進步;患者經治療后無變化則視為無效。
研究組pH 值、OI、Sp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pH 值 OI PaCO2(mmHg) Sp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7.21±0.10 7.39±0.06 216.47±21.28 312.52±32.38 30.36±3.15 40.52±3.36 83.10±7.20 96.52±2.38對照組 40 7.19±0.20 7.20±0.02 211.53±23.69 250.52±22.63 30.32±3.18 33.62±3.40 82.40±7.40 90.12±3.24 t 0.566 19.000 0.539 3.834 0.057 3.232 0.184 2.597 P 0.573 0.000 0.591 0.000 0.955 0.002 0.855 0.011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重癥肺炎是一種病情危重的肺炎疾病類型,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活質量。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的肺出現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以至于使患者不能進行呼氣和換氣活動,導致患者因缺氧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無法呼吸的情況。呼吸衰竭常伴隨重癥肺炎出現,臨床上表現為呼吸困難、窒息等癥狀,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死亡[3]。機械通氣是治療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癥狀和血氣指標,調節患者的通氣狀況[4]。
張國梁和常念歡等人[5]在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無創呼吸機通氣可改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氣情況,改善血氣指標。無創呼吸機輔助是近年來新興的微創技術,其無需切開氣管,目前已在臨床廣泛應用。無創呼吸機是臨床治療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其作為一種壓力通氣輔助模式,可有效調節機體吸氣、呼氣相氣道正壓,協助患者自行呼吸,從而不斷增加肺泡通氣量,減少氣道阻力,防止氣道閉塞狀況的發生,調節機體內氣體分布情況,加快二氧化碳排出速度,進而達到改善血氣指標、治療疾病的目。無創呼吸機治療能夠轉變血氧飽和度下降的速度,降低患者交感神經的張力、動脈血二氧化碳的濃度以及胸內負壓,提高副交感神經張力和pH值,從而快速有效的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改善和恢復患者體內器官功能[6]。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血氣分析指標上,對照組差于研究組,進一步證實了無創呼吸機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這是因為無創呼吸機能夠及時監測患者的血氣指標,維持氣道的濕潤和通暢,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7]。在臨床效果上,對照組低于研究組,表明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效果明顯,臨床應用價值明顯。
綜上所述,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氣分析,促使肺功能的恢復,提高臨床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