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甜甜,費安興,柯海燕,陸棟鵬,李勝
(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黃石)
感染性病原體的診斷在國內外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常見的典型病原體檢測通過微生物培養或快速測序等方法,可以很好的檢測出來,但是,一些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體有很多,已經報道的包括最常見的有嗜肺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Q 熱立克次體、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病原學較為復雜且常常混合存在[1,2]。呼吸道病原體一般感染人體 1~2 周后,血清中特免疫球蛋白(Ig)M 抗體急劇升高,3~4 周后可達到高峰。因此,檢測血清中特異IgM 抗體可作為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指標[3,4]。本研究旨在利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進行快速聯合多項檢測的方法,對黃石地區2520 例住院患兒進行九種呼吸道非特異性病原抗體IgM 進行檢測,以分析呼吸道病原體在黃石地區兒童群體中的發病情況和流行特點,明確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致病源,為兒科醫生臨床治療及合理用藥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收集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間,在黃石市婦幼保健院住院的2520 例患兒,年齡為0~6 歲,采集患兒靜脈血送至檢驗科臨床免疫實驗室檢測。
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IFA),利用IgM 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體的IgM 抗體。
參考安圖生物科技公司呼吸道九聯檢檢測試劑盒說明書。具體方法:
陽性結果:可以觀察到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對陽性血清的1-15%細胞的細胞核、胞漿或胞膜出現蘋果綠色熒光(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時觀察到著色的合胞);軍團菌、衣原體或立克次體中所有的細菌呈現出蘋果綠色熒光;支原體對陽性血清在細胞外圍呈現蘋果綠色熒光。陰性結果:可觀察到軍團菌、肺炎衣原體和立克次體無熒光,支原體、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細胞呈現紅色。
使用Excel 進行數據錄入,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earson 法計算變量間的相關分析,顯著性水平為5%。
如表1 所示,在檢測的2520 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當中,以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為主,MP-IgM 占25.70%,其中陽性占19.36%,弱陽性占6.34%;其次為合胞病毒,RSV-IgM 占2.84%,陽性占2.57%,弱陽性占0.27%;流感病毒Influenza B-IgM 占0.74%,陽性占0.35%,弱陽性占0.369%;腺病毒Adenovirus-IgM 占0.47%;副流感病毒HPIVS-IgM 占0.11%;肺炎衣原體Cb-IgM 和Q 熱立克次體Cp-IgM 陽性占比最少,均占0.07%。

表1 黃石地區2520 例呼吸道九聯檢檢測結果分析
春夏季為肺炎支原體感染高發季,明顯高于秋冬季,其次為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和嗜肺軍團菌感染主要在秋冬季,春夏季明顯要少,其他病原體感染未見明顯季節性差異(表2)。由此可見,患兒感染的呼吸道病原體類型與季節性密切相關。

表2 呼吸道病原體感染在季節性的陽性率結果
盡管呼吸道病原的檢測方法多種多樣,但確診感染病原仍非常困難。細菌的病原體分離培養及病毒的培養組織細胞培養法過去常作為“金標準”。隨著快速診斷技術的迅速發展,分子檢測技術愈趨完善,已經被作為呼吸道病原體檢測的新標準。近年來由于免疫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免疫標記技術的廣泛應用,如直接、間接免疫熒光法、抗堿性磷酸酶橋聯酶標法等標記技術,檢測方便,快速且成本低廉適,適合于臨床要求,因此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在婦兒醫院,常見兒童呼吸道感染患兒就診,通過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檢測,可以有效監測和診斷兒童感染性肺炎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5],而檢測方法多種多樣,主要的方法有:細菌的病原體分離培養及病毒的培養組織細胞培養法,血清學和直接檢測法(包括電鏡法);間接、直接免疫熒光抗體法(IFA/DFA);酶免疫測(EIA)、核酸擴增法(PCR)[6]。但像肺炎這樣難以診斷的臨床病例,應該使用不同的診斷方法同時檢測,以獲得最佳的診斷結果,本研究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對2520 例樣本檢測,總陽性率達到30.34%,這與國內其他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9]。本研究結果顯示黃石地區呼吸道感染患兒當中,以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為主,MP-IgM 占28.6%,由此可見,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兒童非特異性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主要類型之一。學齡兒童患病較多,學齡前兒童包括嬰幼兒也可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本研究中嬰幼兒多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由此可見嬰幼兒也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風險人群,這與其他學者報道的結果一致[10-12]。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RNA 病毒,屬于副粘液病毒屬,雖然在5 歲兒童中有70%存在血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體,但感染仍可不斷發生于任何年齡[13]。血清抗體抗感染作用不很明顯的典型例子可見于6 個月以下的嬰兒,這類小兒的支氣管,肺均未發育成熟;雖然這些嬰兒具有母親的抗體,但仍能發生嚴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導致病死數明顯上升,其感染癥狀差異很大[14]。本研究中顯示,合胞病毒感染占1.8%,相對于流感病毒發病率較高,但合胞病毒感染主要在春秋季節,而流感發病主要在秋冬季節,所以兩者在季節性發病流行趨勢明顯不同。黨秋菊等在對642 例住院患兒呼吸道九聯檢檢測結果表明,合胞病毒感染僅次于肺炎支原體和流感病毒[15],這與我們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可能與地區選取研究群體本身差異有關。
整體而言,黃石地區兒童呼吸道感染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肺炎支原體陽性為主要類型。但為進一步更好改善臨床對近期感染的患兒診療,還應采集雙份樣本(急性期和康復期)同時檢測來觀察血清轉化或抗體水平的明顯升高。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血清,用IFA 檢測時,支原體、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會在細胞上發生非特異性反應等方法局限性仍有待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