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宏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醫院,山西 大同)
ICU 是收治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患者的特點比較一致,病情危急、進展快,致殘率或致死率較高,一旦救治措施不到位將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機械通氣是ICU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輔助措施,有利于病情的穩定。對于ICU 患者而言,由于存在意識、情緒等功能障礙,產生疼痛后難以發出及時、正確的應激反應,進而加重病情的同時,也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對病情的穩定和控制不利。研究表明[1],在ICU 患者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給予相應的鎮痛、鎮靜藥物,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丙泊酚是常見的鎮靜藥物,通過鎮靜可以減輕機體疼痛意識,而舒芬太尼為常見鎮痛藥物,有良好的鎮痛效果,二者均在臨床疾病的治療中已被廣泛應用,但是關于二者聯合在ICU 機械通氣患者預后中的應用并不多見,其應用價值仍舊有待進一步探究證實。為此,本研究納入我院ICU 收治的機械通氣治療患者150 例,針對丙泊酚復合舒芬太尼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ICU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機械通氣患者150 例視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75 例和觀察組75 例。對照組:男40 例,女30 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62.31±5.87) 歲;手術類型方面,胸部手術23例,腹部手術19 例,脊柱手術15 例,下肢手術18 例。觀察組:男38 例,女37 例;年齡28-75 歲,平均年齡(61.58±5.81)歲;手術類型方面,胸部手術25 例,腹部手術20 例,脊柱手術13例,下肢手術17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時間不少于24h;(2)均滿足呼吸衰竭癥狀;(3)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 合并惡性腫瘤者;(2) 本次研究使用到的藥物過敏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伴有精神異常和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溝通者。
兩組均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如心率、血壓、心率等,確保各項檢查結果正常,體征指標處于穩定狀態。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丙泊酚( 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57) 鎮靜:靜脈注射給藥,給藥劑量為1.0-1.5mg(kg·h),持續干預12-72h。觀察組采用丙泊酚復合舒芬太尼( 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鎮痛:(1)丙泊酚用法用量同對照組;(2)舒芬太尼:靜脈注射給藥,給藥劑量為0.5-2.6μg(kg·h),持續干預12-72h。
1.3.1 鎮痛情況評價
比較兩組給藥前、脫機后、拔管即刻、拔管12h 后等時間點的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進行評價,總分0-10分,0 分表示無疼痛,1-3 分表示輕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9 分表示重度疼痛,10 分表示劇烈疼痛,評分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
1.3.2 并發癥的評價
比較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主要并發癥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壓等,計算各并發癥的發生率。
在給藥前,兩組V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脫機后、拔管即刻和拔管12h 后,與對照組VAS 評分相比較,觀察組VAS 評分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各時間點VAS 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各時間點VAS 評分比較(±s 分)
注:* 表示與給藥前比較P<0.05。
組別 給藥前 脫機后 拔管即刻 拔管12h 后對照組(75) 3.52±0.87 2.31±0.64* 1.96±0.58* 1.76±0.46*觀察組(75) 3.60±0.91 1.89±0.53* 1.61±0.40* 1.42±0.31*t 0.550 4.377 4.302 5.308 P 0.583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呼吸抑制和低血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呼吸抑制和低血壓發生率的比較[n(%)]
機械通氣治療在ICU 患者治療中較為常見,是穩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健康的重要治療措施。但是機械通氣治療,對于ICU 患者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長時間的機械通氣治療,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耐受現象。又比如,機械通氣過程中,患者可能經歷中重度疼痛,同時相當一部分患者伴有創傷應激障礙。ICU 機械通氣治療存在的上述不足,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發現,科學合理地鎮痛、鎮靜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機體疼痛感和不適感,避免無意識行為干擾治療,使患者更加積極地配合治療。
丙泊酚屬于使用非常廣泛地鎮靜藥物,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半衰期段、見效塊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通過激活γ 氨基丁酸受體-氯離子復合物,發揮鎮靜的效果,并且不良反應少,副作用低,因此安全性高,但單一使用丙泊酚劑量使用大,麻醉深度深,不利于快速蘇醒,也存在一定的循環抑制局限[2]。舒芬太尼屬于阿片類受體激動劑,是一種常見的鎮痛藥物,對μl 阿片類受體具有高選擇性,鎮痛效果理想,大約為芬太尼的5-10 倍,用藥后可快速溶解,因此起效快,且不會對血流動力學造成嚴重影響,對組織器官功能的恢復影響也比較輕[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脫機后、拔管即刻和拔管12h 后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說明了丙泊酚復合舒芬太尼鎮痛的效果。另外在并發癥發生面,觀察組呼吸抑制和低血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了丙泊酚復合舒芬太尼有較高的安全性。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是鎮靜、鎮痛時的常用藥,研究發現二者聯合使用不僅不存在抵觸反應,反而還有相互加持的效果,能夠相互補充、提升效果,并且可減少單一藥物劑量的使用,對并發癥的抑制也有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ICU 機械通氣患者鎮痛時,采用丙泊酚復合舒芬太尼鎮痛效果明顯,呼吸抑制現象較少,具有較高的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