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君,羅少云
(昌吉州人民醫院,新疆 昌吉)
在2010 年,我國衛生部門制定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標”,當中明確提出需要對患者壓瘡和跌倒情況采取積極的預防工作,充分重視患者的安全問題。對于醫院門診患者而言,由于患者類型復雜,其中包含有ICU、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等患者,因此住院患者在門診就診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安全因素。為了切實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以保證患者的安全作為目標,對部分高??剖倚枰M一步關注。本研究特對本院門診患者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方式,探究護理警示標識的應用效果。
研究對象為本院婦產科、兒科、ICU、內科、外科等科室門診患者,總共選取500 例,研究時間為2019 年2 月到2020年2 月,按照不同的安全管理方式進行分組。實驗組患者取250 例,男性取128 例,女性取122 例,患者年齡在21 歲到62歲之間,平均為(40.2±4.1)歲;對照組患者取250 例,男性取121 例,女性取129 例,患者年齡在20 歲到60 歲之間,平均為(42.2±3.5)歲。本研究所有樣本均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數據資料差異不影響研究科學性。
實驗組患者選擇安全評估并在病房及患服右上口袋處懸掛安全警示標識。
警示標識制作:①基本標識:由本醫院護理部門、保衛科等部門聯合制作,比如小心地滑、保管財物等。②護理標識:其中包含有防止壓瘡、防止墜床、防治跌倒、防止導管脫落等,分別采用紅色、黃色、綠色、粉色等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其中高危藥品統一采用紅底黑字進行標識,所有標識均通過塑料卡的方式進行制作,規格為長8cm、寬3cm、厚0.1cm。
危險因素評估: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由責任護士來對患者所有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按照評估結果來懸掛相關的標識,并且按照不同的標識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用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對照組患者選擇單純安全評估并未懸掛安全警示標識。
①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壓瘡、跌倒、導管脫落、高危藥品、墜床);②護理滿意率;③安全管理質量(護理質量評分、安全性評分、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
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以χ2檢驗,當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壓瘡、跌倒、導管脫落、高危藥品、墜床等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較低,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2.4%,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78.8%,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安全性評分、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等較優,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對比分析(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分析(n%)
表3 兩組患者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對比分析(±s)

表3 兩組患者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對比分析(±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n) 護理質量評分(分) 安全性評分(分) 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分) 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分)實驗組 250 87.67±1.31# 88.35±1.22# 90.44±1.14# 90.35±1.23#對照組 250 71.35±2.11 72.44±2.31 75.53±2.47 76.11±2.64
對于醫院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了應用效果[2]。對于醫院門診而言,屬于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場所,其中患者比較多,且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進展較快,而且變化也比較多,包含有ICU、心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外科等[3]。對于這部分患者而言,應用的高警訊藥物比較多,如果不對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予以重視,容易引發安全糾紛,為醫院和患者均帶來了不利影響,加強對不安全因素的排除,充分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并且,在應用護理表示后,患者的差錯發生率明顯降低[4],還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而從當前的情況上分析,很多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嚴重不足,而如何培養其安全意識成為了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5]。制定規范化的警示標識容易促進科室安全制度的形成,呼吁患者和護理人員都能夠自覺遵守,然后再通過護士長來進行監督、檢查,并評估實施情況[6]。將所有的護理警示標識納入到每月的績效考核當中,讓所有人都明白護理警示標識的重要性。護理警示標識能夠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效益[7]。
并且由于大部分醫院門診的患者比較多,護理工作量比較大,由于患者病情極為復雜,對于高危藥品的應用極為頻繁,護理人員稍有疏忽就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安全隱患[8],需要在患者床頭和床位及患服懸掛護理警示標識,讓護理人員看到標識后能夠一目了然,并且對護理人員對交班漏項擔憂情況進行改善,避免存在安全隱患,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對于當前護理管理工作而言,需要為患者營造一種安全有序的工作氛圍,通過提升其護理工作滿意度來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成就感[9]。
從患者安全角度上分析,主要指的是患者在接受治療工作或護理工作的同時,需要避免由于意外問題而導致出現的不必要傷害。另外,還需要降低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設計和危險行為[10]。而護理警示標識的懸掛除了提醒護理人員之外,還可以在病房內完成各項操作,讓其能夠自覺履行所提示的觀察內容,啟示患者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讓其學會主動關心自己所存在的安全風險,監督護理人員的執行情況,讓其能夠積極配合患者進行工作,對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有效的預防。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最為主要的條件,其目的是為了降低護理缺陷,并提升護理水平[11]。從實際情況上分析,通過現代管理思維,在安全管理中需要以預防管理為主,盡量避免出現事后補救的方式,將所有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后的處理轉變成為發生前的積極預防,提升患者的診療質量,讓護理警示標識成為患者和家屬真正的安全保障[12]。
綜上,實驗組患者壓瘡、跌倒、導管脫落、高危藥品、墜床等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較低,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2.4%,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78.8%,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安全性評分、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等較優,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綜上,在門診患者安全管理中予以安全評估并在病房懸掛安全警示標識,能明顯改善患者住院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