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占笑 吳似蘭 趙海霞 王娟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 1護理部,江西 景德鎮 333000;2普外一科)
結石性膽囊炎是膽結石的并發癥之一,其中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占大多數,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2〕。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膽囊良性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現已成為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首選方案〔3,4〕。對于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而言,其各臟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且常伴有其他基礎疾病,在術后易發感染,因此對術后的護理提出了極大地挑戰〔5〕。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病因,結合病因在術后的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對應指導。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78例納入觀察組,其中男26例,女52例。選取同期在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體檢的78例老年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5例,女53例。觀察組中包括55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20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2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患者,1例膽結石不伴膽囊炎患者,對患者進行編號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6〕分為實驗對照組與實驗組,各組39例。觀察組在入院時均有右上腹疼痛及焦慮、恐懼等心理癥狀。患者入院確診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2研究方法 根據調查目的設計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完成后進行小樣本量預調查,根據預調查反饋修改完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設計完成后讓志愿者及患者進行獨立填寫并進行統計分析。
實驗對照組患者術后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術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指導,包括對患者進行術后臥位指導、心理輔導,對患者家屬進行病情觀察指導、術后活動指導、飲食指導等。采用生存質量測定表(QOL-BREF)〔7〕對兩組術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1.3觀察指標 觀察實驗對照組和實驗組接受健康教育指導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滿意度、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后輸液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體重指數(BMI)、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受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2.2兩組飲食結構比較 兩組在日常生活中進食豆制品、禽類和水果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食油炸食物、肥豬肉和動物肝臟的比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P<0.001)。觀察組進食粗糧和牛奶的比率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P<0.001)。見表2。

表2 兩組飲食結構比較〔n(%),n=78〕
2.3兩組生活習慣比較 兩組在吸煙習慣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飲食口味、飲食結構、進食時間、飲水習慣、飲酒習慣和洗手習慣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01)。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習慣比較〔n(%),n=78〕
2.4實驗對照組與實驗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與康復效果比較 實驗組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滿意度明顯高于實驗對照組(均P<0.001)。在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方面,實驗組的得分顯著高于實驗對照組(P<0.001)。實驗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輸液天數及住院天數均顯著低于實驗對照組(均P<0.001)。見表4。

表4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與康復效果比較
膽結石是一中常見且多發的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10%左右且逐年升高〔8〕。研究顯示,膽結石、膽囊炎的發病往往是多因素共同誘導的〔9〕。本研究結果提示,低學歷、農民和居住在農村的人群易患結石性膽囊炎。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此類人群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識,不重視體檢等原因,因此在今后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中應提高對此類易患人群的覆蓋率。此外多名學者的研究表明,高BMI指數〔10〕、高血壓〔11〕等與膽結石和膽囊炎的發生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提示控制體重和血壓可能有利于降低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生。
研究顯示,飲食因素是膽結石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2〕。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也逐漸增加,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引起肝臟膽固醇的過度分泌,使膽汁處于過度飽和狀態,易析出結晶形成結石〔13〕。另有研究表明低蛋白飲食也與膽結石的形成有關〔14〕。本研究提示在術后護理中要加強對患者飲食方面的指導,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進一步加強飲食指導的比重。有關生活習慣與膽結石患病的研究報道顯示,不規律進食也是膽結石形成的因素之一〔15〕。本研究結果提示,油膩食物攝入過多、日常飲食中肉類的占比較高、蛋白質攝入較少、飲酒、不洗手均為誘發結石性膽囊炎的原因。
比較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術后常規護理與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本研究對病因的調查分析結果而制定的針對性健康教育對患者術后的康復效果影響,結果提示術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識的掌握度方面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飲食相關知識、多肉低蛋白飲食、進食時間不規律、喝水少等因素可能與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相關,加強術后對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在今后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中應加強力度,改變群眾尤其是老年群眾的生活觀念,指導群眾合理安排進食結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降低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率。在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術后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