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玲
作文沙龍時間到了,玲玲老師走進教室,對同學們說:“孩子們,你們已經掌握了不少詞匯,也知道很多字詞都有近義詞。現在請大家來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表示‘看的詞語,最好能舉例說明。”
宬易立刻站起來說:“我知道很多表示看的一字詞,有觀、望、賞、瞪、瞧、盯、睹、瞅、睬、眺、瞄、瞟等。比如‘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園賞花,‘賞花就是看花的意思;又如‘他生氣地瞪了我一眼,‘瞪就是指生氣地看。”
“我能說出表示‘看的意思的二字詞:俯視、看見、環顧、遠望、遠眺、眺望、仰望、探望、張望、注視、欣賞等。例如‘星期六,媽媽帶著我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外婆,‘探望就是看望的意思;‘翠鳥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注視就是注意力集中地看。”思奇不甘示弱地大聲說。
令涵靦腆地站起來說:“我來補充。表示‘看的三字詞有瞧一瞧、瞅一瞅、瞟一眼、望一望、探一探等;四字詞有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探頭探腦、極目遠眺、昂首望天、一覽無余等,如‘站在山頂極目遠眺,遠處的景物一覽無余,這里的‘極目無眺‘一覽無余都有看的意思。”
玲玲老師高興地說:“同學們掌握的表示‘看的詞語非常豐富。在平時的作文中,如果能用不同的詞表示同一個意思,就可以避免重復,會使習作增色不少。你們能夠把表示‘看的不同詞語用到你們的作文里去嗎?”
同學們低頭深思起來。曦曦思考了一會兒,舉手說道:“我寫了一個小片段,大家看看我寫得如何——
下課了,同學們來到操場做游戲。你看,東邊的同學在做角色扮演,有個男生做出猴子觀海的動作,樣子很滑稽,引來一陣大笑。再瞧一瞧南邊,幾個同學正在捉迷藏。一個胖男孩探頭探腦地從草叢后面鉆出來,把正在跳繩的女生嚇了一跳。那女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走開了。西邊走過來兩個女生,她們一邊走一邊張望,好像在找人。這兩個女生遠遠地望見了北邊幾個圍坐在一起丟手絹的女生,飛快地朝她們跑去……”
小恒豎起大拇指說:“曦曦不愧是我們班的才女!這么短的時間就寫出了一段描寫課間游戲場面的片段。她在這段中用了不少表示‘看的意思的詞,如瞧一瞧、探頭探腦、瞪、四處張望、望見,將操場上各個方位同學們的活動描述了出來,讓我們覺得一切盡在眼前,仿佛看到了似的。”
玲玲老師笑了,說:“這就叫‘此處無看勝似看呀!請同學們回家寫一篇完整的作文,可以寫活動場面,也可以寫游覽某個景點,或者寫你喜歡的內容。要求是作文里要出現不同的表示‘看的意思的詞,還要注意到它們的細微區別,做到用詞準確。”
沙龍現場:跟著柏成游黃山
一個星期后,作文沙龍的師生們又聚在了一起。袁柏成自信地走上講臺,把自己的作文投影出來——
游黃山
袁柏成
暑假里,媽媽帶著我去黃山旅游。
我們從后山坐大巴前往云谷索道。在大巴上,我透過車窗往外望去,眼前是一片竹林,特別茂密,整片竹林翠綠翠綠的,猶如一面輕紗,這片竹林就是黃山的“腳”。在最底部就可以觀賞到如此美麗的風景,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睹黃山的奇松怪石……我正陶醉在美景中,大巴車到達了云谷索道處。我們坐上纜車,直達半山腰。
從纜車下來,我們沿著小路走到黃山第一峰——始信峰。我高興地爬到最高點,極目遠眺,石猴觀海在我的正前方,遠遠望去,就像一只猴子坐在大山上守望云海。在媽媽的陪同下,我們小心地走近了懸崖邊的觀景臺。放眼望去,前方怪石林立,有的像一個人靜靜地站立著眺望遠方,有的像一只東張西望的小兔子,有的像一只探出頭來偷窺的烏龜,還有的像盯著肉骨頭的小狗……在怪石之間隱隱冒出一片綠色,那綠色便是蒼翠挺拔的青松。青松居然生長在石頭縫里,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難怪被人們稱之為“奇松”呢!
從始信峰下來,我們朝西海方向走去。途中我看到有棵松樹酷似一只黑虎臥于坡下,走近細細觀察,才知這是十大名松之一的黑虎松。西海似萬丈深淵,一座座高大的山被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我們在西海大峽谷坐上網紅小火車,欣賞著如夢似幻的美景,抵達了白云賓館。
傍晚五點多,我們登上光明頂去看黃山日落。落日旁邊的云海特別美麗,淡紅淡紅的色彩猶如綢緞,太陽慢慢從上面落了下來。突然,刮來一陣大風,云迅速翻滾流動起來,就連太陽都被云擋住了。不一會兒,太陽從云層里探出頭來,慢慢變紅,再次普照大地。啊!夕陽無限好,簡直美到了極致!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風景如畫,不愧是天下第一奇山!
讀完柏成的作文,同學們紛紛鼓起掌來。
思奇說:“柏成這篇習作最吸引我的是始信峰看怪石的這一段。他用了‘守望、眺望、東張西望、偷窺、盯著等表示‘看的詞,把怪石的各種形態寫得活靈活現。太精彩了!”
天逸說:“柏成按游玩的順序記敘了游黃山的過程,時而看,時而觀,時而望,時而賞,讓我們也跟隨他的腳步一起游覽了一次黃山。同時,這篇習作做到了‘此處無看勝似看的要求。為他點贊!”
玲玲老師說:“同學們點評得很好!接下來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換作文,互相點評。”
教室里立刻沸騰了。看著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玲玲老師也不由自主地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