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鳳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我省全省農村及鄉鎮、城市自下而上均采取了居家隔離的強制措施。這一場戰役耗時數月,并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明顯的勝利,但我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疫情,讓我們居民個人、企業和地方政府遇到了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嚴峻的經濟考驗和困難。如何共度難關走出這段經濟低迷時期,是全社會各界人民積極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一、政府層面:財政收入緊縮與剛性支出擴張的矛盾
一季度,我省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1 185.1億元,下降4.5%,稅收占比7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723.7億元,下降4.6%,稅收占比63.9%。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完成1 679.6億元,下降5.1%。我省財政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1.財政收入減收明顯,11個設區市僅贛州、上饒正增長。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減稅降費政策翹尾雙重因素疊加影響,財政收入出現明顯滑落。一季度全省財政總收入下降4.5%,主要是稅收收入下降較多。一季度稅收收入完成923.8億元,下降8.2%。
根據江西省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1~3月各社區市、各直管縣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顯示,一季度,南昌市、景德鎮市、萍鄉市、九江市、新余市、鷹潭市、吉安市、宜春市、撫州市財政總收入增長分別為-0.4%、-11.7%、-10.7%、-9.8%、-14.3%、-4.5%、-3.6%、-3.8%、-9.3%,而贛州市為0.7%、上饒市0.3%。
2.公共預算支出增速回落,應對疫情相關支出等民生類支出增加。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 679.6億元,下降5.1%,增幅同比回落17.6個百分點,全力保障民生和疫情防控等重點支出資金需求。一季度全省民生類支出達到1 368.9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為81.5%,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3月底,全省各級財政用于疫情防控支出31.2億元。
3.財政運行面臨較大壓力,產業結構單一的縣市財政收支矛盾尤為凸顯。
財政增收壓力大。一是各級財政要全面落實國家系列減稅降費、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人所得稅退稅等優惠性稅費政策;二是受國內國際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全面復蘇仍需時日,直接對財政收入形成減收,后期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剛性支出擴張。各級財政為做到保工資、保運轉和保基本民生支出、脫貧攻堅以及債務還本付息、養老金發放等剛性支出足額保障到位,資金已十分緊張,而一季度又額外新增保障疫情防控支出,使得那些產業結構單一、對房地產、旅游業等依賴程度較高的縣市財政收支矛盾尤為嚴重。
二、企業層面:營業收入縮減與剛性成本增加、市場需求萎靡的矛盾
自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受交通受限、物流受阻、人員無法到崗等因素,一季度全省企業經營損失慘重,遭遇營業收入銳減、剛性成本支出增加、市場需求不足等難題,導致企業普遍面臨現金流短缺、資金周轉不開等問題,中小微企業生存壓力極大。
1.服務業企業受損最大。一是住宿和餐飲業。住宿和餐飲業經營高度依賴線下人流聚集,疫情期間,全部住宿、餐飲企業一方面沒有收入進賬,另一方面承受人力成本、房租等大量固定支出,以及原輔料帶來的損失。大中型企業普遍反映現金流周轉維持時間不超過2個月。雖然當下住宿和餐飲企業已基本復工,但復工不復市,企業面臨營業收入大幅減少、人力成本和門店租金等剛性支出,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引發的進貨壓力、產業鏈資金短缺等難題。餐飲門店部分或者全部關閉、公司裁員或者降薪、延期發放工資等屢見不鮮。二是房地產業。疫情期間,受交通管制及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處于停工狀態。同時,疫情也導致回款不暢、工人返崗難,新開工、施工、竣工等建設活動推遲,企業意外負擔的資金成本不是小小數目。數周的疫情很可能讓中小房地產企業步入寒冬。三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截至一季度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還處于限量開放狀態,疫情后恢復正常還需要一段時間。出于安全考慮,絕大多數家庭已延期或者取消出行計劃。
2.工業企業面臨需求和供給雙重沖擊。一是復工后復產率不足。因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企業復工時間參差不齊,部分上下游小微企業仍處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狀態,導致企業供應鏈運轉受阻,工業生產復產率不足。二是庫存大幅增加。由于終端市場需求不暢,復工后產業鏈產品層層阻塞,目前多數工業產品庫存積壓較大,其中鋼材庫存處于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受成品油消費大幅下降影響,九江石化產品汽柴油大量滯銷,產品庫存幾乎達到極限。
3.禽畜養殖業遭受“產、運、銷”三重夾擊。一是生產成本上升。部分區域運費上漲30%~50%,各地飼料企業也因原材料上漲而調增價格。二是物資運不進,損失巨大。前期由于交通限制導致飼料運輸受阻,出現雞鴨因斷料被養殖戶填埋等令人痛心的現象。三是產品銷不出,壓欄現象嚴重,嚴重危及養殖戶生產經營,很多養殖戶可能再度陷入貧困。
4.外貿出口面臨“四大風險”。國外疫情爆發導致國際供需中斷,多數外貿企業反映主要面臨新訂單流失、原訂單違約、資金斷裂和產能不足等四大風險。一是原訂單違約風險。因疫情影響,企業復工較晚,人員到崗不足,生產進度不足。二是新增訂單可能受影響。我省2月17日才部分恢復中歐班列,全面恢復有待時日。同時港口排隊時間比以前長,出口企業也面臨交貨困難,部門海外客戶停止接受部分產品。海外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影響后續訂單。據調研,我省江西瑞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反映,2月份因國內疫情而停產停工,導致該企業與國外客戶協商延期交貨,該類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3月份該企業加足馬力趕工后,又遇到國外疫情爆發,交單資料無法郵寄至國外銀行機構,國外客戶要求推遲交貨。此外,據調研反映,國內疫情初期,我省企業部分訂單被越南供應商替代,如夏季的服裝、鞋帽等產品訂單。三是資金鏈緊張。多數企業在國內疫情爆發期間停產停工,沒有營業收入,但員工工資照發,管理費用、房租、財務費用負擔照舊,目前又遭遇國外疫情爆發,庫存產品積壓難以發貨,已出口產品的貨款回籠困難,原材料進貨資金因漲價而總額加大,資金鏈較為緊張。
三、個人層面:降薪、裁員、就業難與刺激內需的矛盾
疫情嚴重影響到個人就業及收入。一是跨省農民工返崗晚。截至3月末,工程類、建筑類行業尚未全面復工,保守估計疫情使得農民工延遲返崗2個月左右,年收入損失20%左右。二是服務業行業穩崗難。2018年,江西服務業從業人員1 024.6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38.9%。其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業以及文化娛樂業等行業就業人數達629.5萬人,占服務業從業人員的61.4%。上述四個服務業經營受損嚴重,不少企業表示裁員減支。如果以5%的比例裁員,將導致32萬人面臨再就業。還有的企業表示實行“上四休三”制度,變相減薪。四是高校畢業生獲崗難。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可能縮小招聘計劃;有的企業復工時間尚未確定,原定的春招計劃取消后,新的招聘時間和具體安排還未明確;三是線上招聘痛點較多,應聘效率較低。一些崗位(如技能操作類)需要現場考核,不適合線上招聘。薪酬降低、難就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此外,疫情也讓大家認識到有一定的銀行存款和屬于自己的房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能會選擇抑制非剛性需求而增加儲蓄需求。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民建江西省直金融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