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蓮
近年,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夯基礎、嚴規范、抓落實、提質量、創優秀已成為各行業新常態。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倒逼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新時期要有新作為,要求內審機構不但能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而且還要通過剖析問題產生的根源,從機制體制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抓好審計整改,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檔次上臺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審計整改顯然更加重要。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內部審計整改的必要性、當前內部審計整改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做好內審整改,談談個人的思考與探討。
一、內部審計整改的必要性
1.堅持內審整改是不忘初心。
審計的目的,在于“審幫促”三個字。發現問題是基礎,查處問題是手段,促進整改是終極目標。發現問題是過去時,算就事論事,屬亡羊補牢;查處問題是進行時,是立行立改,是殺一儆百;促進整改是未來時,能防微杜漸,是鳳凰涅槃。顯然,審計整改更加重要。如果對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不重視、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內部審計的效果大打折扣。
2.抓好內審整改可提升企業形象。
《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令第11號)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審計機關在審計中,特別是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三級以下單位審計中,應當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力量和成果,對內部審計發現且已經糾正的問題不再在審計報告中反映”。這就意味著內部審計整改得到國家審計機關的高度重視,也從另一角度證實,內部審計整改到位會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二、當前內部審計整改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審計執行,輕整改落實。
審計“全覆蓋”要求,加劇了人少事多的矛盾,內審人員疲于應付,選擇性審計成為必然,“全覆蓋”審計流于形式。內審部門只能將主要精力投放在非審不可的審計計劃項目上,對其他審計項目無暇顧及,更難談得上有模有樣的審計整改。
2.避實就虛,以罰代整。
內審整改,有些被審計單位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仍然存在避重就輕敷衍應對。特別是對于一些棘手的問題,能拖到下一任領導的,堅決不在自己手上解決。還有的被審計單位采取簡單粗暴的“以罰代整”,只對相關人員行政問責或是象征性地交點罰款,就算是整改到位。因此,內審整改浮于表面。
3.利益糾結,整改擱淺。
國有企業,均不同程度受上級主管部門、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牽制,缺乏主導性和話語權,有些內審整改不了了之。
4.審計質量較差,制約整改效果。
有些審計項目,因現場審計人員能力不匹配、責任心不強、風險意識不夠、審計程序受到控制等因素,造成審計報告質量不高,不能從體制機制等深層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審計報告不能引起被審計單位的足夠重視,審計效果大打折扣,審計整改難以提升到應有層面。
三、推進內部審計整改的建議
1.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
(1)被審計單位學會換位思考。
被審計單位,要有奔著問題去、揪著問題改的攻堅克難心理,打破本位主義思想,從審計就是“雞蛋里挑骨頭”的對抗心理轉向主動將審計“請進來”進行“健康體檢”。對審計提出的問題虛心接受,認真整改,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整改工作上來。
(2)內審機構要勝任工作要求。
內審人員,要有為被審計單位服務的思想,多站在被審計單位角度思考問題,協助被審計單位整改。同時,內審人員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苦練本領,充分勝任內審工作。
(3)上級主管部門要為內審整改保駕護航。
對于審計發現的問題,上級部門也要高度重視,積極指導,督促整改。實踐中,基層單位反映出的問題,有時不僅僅是基層執行力的問題,而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需要上級部門從源頭上改進才能徹底整改。
2.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追究。
明確審計整改的責任主體和職責分工,大致劃分是:被審計單位是責任主體,其法人代表為第一責任人,負審計整改的主體責任;相關職能部門具體落實審計整改或者協助整改,負直接責任;內審機構是監督主體,督促整改,有通報和揭示的義務但不負連帶責任;涉及審計移送處理的,立案受理單位或機構,是責任主體。
3.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整改合力。
(1)建立審計整改聯動機制。
審計整改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被審計單位內部各部門橫向協調配合,需要被審計單位上級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上下聯動才有實效。作為基層煙草單位,首先必須在遵守煙草上級部門的各項制度下經營管理。對涉及到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上級部門尊重事實,從制度上、流程上梳理完善,源頭上治理才能真正產生效果。
(2)建立完善審計整改銷號機制。
建立審計整改問題臺賬,對審計整改實行動態管理。
一是建立問題清單。對審計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實行“清單”式管理,將“問題清單”與“整改清單”對接。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時限、目標和結果,要求被審計單位將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任務細化、分解,形成一套整改銷號清單責任體系。
二是實行跟蹤整改。一方面要求被審計單位定期匯報整改落實情況;另一方面對整改落實情況回訪。可采取“三查三看”的方式,即:查閱被審計單位賬簿、憑證等相關會計資料,看應歸還渠道的資金、應調整的賬目是否整改到位;查閱被審計單位文件、會議記錄等相關資料,看審計建議是否引起被審計單位重視;查閱被審計單位出臺的新制度等資料,看其內控制度建設是否得到完善。
(3)建立審計整改追責、問責機制。
對未按規定整改或整改情況嚴重失實的,由相關領導與其主要責任人進行約談。必要時,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對由于整改不力造成重大影響或損失的,按照規定,由相關部門對責任人問責。
內審審計整改,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具體業務,既要有宏觀的政治素養,又要有微觀的操作本領,還是檢驗審計效果的試金石,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作者單位:江西省煙草公司撫州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