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芳 桃愛梅 彭玉玲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藥學干預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照組,選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I類切口手術患者資料作為研究試驗組,對照組未實施預防性抗菌藥物藥學干預,試驗組則實施了預防性抗菌藥物藥學干預,對比兩組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P<0.05。結論:通過對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實施藥學干預,能顯著規范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合理用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藥學干預
【中圖分類號】R96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092-01
抗菌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感覺藥物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發生感染,但同時也會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二重感染、細菌耐藥、毒性反應等,因此,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已經成為當前世界共同注重的一個重點問題[1]。普外科I類切口手術除了存在高危險因素之外,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常常存在過度濫用抗菌藥物現象,導致耐藥菌株持續性產生以及變遷[2]。本研究為提高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患者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分析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藥學干預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照組,選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I類切口手術患者資料作為研究試驗組。對照組:男101例,女99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47.56±3.13)歲。試驗組:男100例,女100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7.24±3.28)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顯著差異性,P>0.05。
1.2藥學干預方法
1.2.1構建藥學干預:首先由本院醫務部、院感科、藥劑科等組成合理運用抗菌藥物藥學干預小組,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每月定期對本院普外科I類切口手術實施目標性的建筑,定期進行考核、評價以及反饋,實施獎懲制度,對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懲罰,對于抗菌藥物使用合理率達95%以上的實施獎勵;同時本院臨床藥師、院感科等進行介入干預,對相關工作人員實施抗菌藥物相關知識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對抗菌藥物知識的掌握度,對于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并在臨床工作中進行反饋,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率。
1.2.2制訂合理用藥管理方法:根據我國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中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內相關要求制訂本院抗菌藥物管理辦法,臨床具體根據本院管理辦法使用抗菌藥物,科室必須嚴格執行。
1.2.3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其開展相關培訓教育,培訓內容包括I類切口手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使用指征、藥物種類選擇、給藥時間、用藥時長等。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為31.00%,切口感染率為3.50%,對照組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為51.00%,切口感染率為11.50%,兩組數據對比P<0.05,見表1。
3?討論
普外科I類切口手術一般要求在干凈整潔的手術室之內開展,且在手術過程中也會有相對應的制度方法去預防感染事件發生,保障手術患者的手術成功并且不會被病菌感染,因此不得濫用抗菌藥物。只有當患者手術面積過大或者其手術時間太長,此時將會考慮是否使用抗菌藥物,而抗菌藥物的使用也需要具體根據患者體征來選擇[3]。但目前在大多數醫院中,都沒有按照相應的特征來應用抗菌藥物,致使抗菌藥濫用現象嚴重,致使患者發售二重感染、細菌耐藥、毒性反應等多種不良現象。
本研究針對上述情況,在本院普外科實施了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藥學干預,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中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抗菌藥物管理辦法,臨床工作人員嚴格根據該辦法進行抗菌藥物的使用,同時建立了抗菌藥物藥學干預小組,由本院醫務部、院感科、藥劑科等小組成員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實施定期考核,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施獎懲制度,對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懲罰,對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實施獎勵;此外,還對相關工作人員實施抗菌藥物相關知識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對抗菌藥物知識的掌握度,對于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及時反饋,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有效預防濫用抗菌藥物現象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P<0.05。由此可見,藥學干預下,能顯著降低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同時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發生率,且由此我們可知,過分的依賴抗菌藥物來預防切口感染存在不合理性,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降低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率。
綜上,嚴格規范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顯得更為重要顯。
參考文獻
[1]?許桂麗,劉梅,李燕思,等.普通外科Ⅰ類手術切口干預前后抗菌藥物使用對照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5):126-129.
[2]?宋玫香,劉秀坤,董乃清,等.臨床藥師對骨科Ⅰ類切口預防用抗菌藥物干預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9):1505-1507.
[3]?李婷,王雋,左文.2017年徐州市中醫院普外科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分析[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8):2129-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