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艷純
進入新時代,隨著新知識和新技能的不斷拓展和豐富,企業職工的工作競爭和壓力逐漸加大,提升綜合業務素質,掌握先進生產技術,成為競爭的主要著力點;同時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需要不斷提升職工素質,因此加強培訓教育成為了職工個人和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
一、現階段培訓教育的狀況
現階段企業職工培訓教育的力度和程度與企業發展的需求還不匹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自動自發的去學習培訓:部分職工對加強自我培訓的迫切性、重要性認識不足,缺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2、培訓教育存在走過場的現象:有的單位重安全生產輕培訓教育,當生產和培訓發生矛盾時,往往要求參培人員以生產為主,對培訓教育工作敷衍了事,導致職工沒有真正沉下心來學習。
3、在培訓教育整體形式上,各企業的培訓教育形式多為老師講,學員聽,未能形成形式多樣、層次分明、功能完善、渠道多樣的培訓教育格局。
4、培訓教育的內容多為職工本崗位的理論知識和相關制度,內容常年不變,導致了培訓教育容易出現重理論輕實操,理論和實踐脫節,不能夠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5、企業職工的年齡、文化層次和個人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參差不齊,而企業的培訓教育不能因個人的條件進行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訓教育的難度。
6、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高素質的技能工人和技術人員較為短缺,而企業的培訓往往解決不了這一問題,導致了高精尖的人才培養難度較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職工培訓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樹立培訓教育優先的理念,相關職能部門和培訓教育中心必須要明確初心和使命,充分認清培訓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是加強培訓教育是企業站穩腳跟的需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間的競爭力不斷加大,要在發展進程中站穩腳跟,形成較大優勢,人才是關鍵,而提升塑造人才,必須深化職工的培訓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能力和素質,讓他們不斷“充電”,適應崗位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
二是加強培訓教育是職工職業成長的需要。現代社會對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人才的需求分門別類也千變萬化,企業新入職的員工除了進行崗位的實踐和鍛煉外,培訓是提升他們技能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只有通過培訓教育的學習,職工提升了自我技能,在崗位中實現了自我價值,才能促進其產生愛崗敬業的工作動力,從而提升從業人員的整體精神氣,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礎。
三是教育培訓是讓職工熟悉認識企業文化的有力手段。在培訓教育過程中,勢必要讓職工了解企業發展進程,了解企業的發展理念,這就讓企業的文化制度,潛移默化滲透進職工教育中,讓他們在培訓的過程中,對企業有更深、更新的認知,從而進一步提升認同感、歸屬感,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培訓教育應把握的幾個方面重點
培訓教育應從實際出發有明確的針對性。要和參與培訓的職工年齡、能力進行掛鉤,在培訓和職工教育中要做到整體規劃,結合職工的崗位特點制定短期和中長期的培訓計劃,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的原則,對基層的崗位進行了解,找到他們的薄弱環節和最需要培訓的項目,有理有據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同時培訓過程中,要與實際相結合,多采用實操和案例或者結合現在興起的AR教學方式,對職工進行模擬現場化培訓,從而提升培訓的效果和效率。
培訓教育的內容應與崗位職責相統一。企業中基本都是因事設崗,每一個崗位都要求上崗人員要掌握相應的崗位知識和技能,因此在培訓中要讓從業人員了解遵守崗位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同時要安排企業文化知識的學習,讓職工不僅能勝任崗位,更能夠理解、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理念,讓職工能夠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與企業同頻共振,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企業的培訓涉及的人數較多,尤其是全員培訓更是企業培訓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但全員培訓并不代表著培訓的全面性。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更要加強對技術和骨干的培訓,要分門別類,做好梯次化的培訓教育。
培訓教育的形式要豐富多彩,突出重點。在培訓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習的轉化,做到培訓方式的多樣性。要增加職工對學習的興趣,比如開展學習討論交流會、AR實操、情景互換等活動,做到寓教于樂,讓職工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我會學習、我能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讓職工做到自覺學習并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教育培訓要嚴格考核,獎優罰劣。教育培訓是手段,考核和獎懲也是提升培訓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比如可以根據培訓考試的成績,設立學分,制定考核獎勵的檔次,也可以將培訓成績計入檔案,作為年底評先評優,崗位晉升的依據,因此用好考核的指揮棒,不僅能大大提高職工參與培訓、用心學習的主動性,更能夠讓他們把心思放在掌握技能上,把精力放在如何提升綜合素質上,成為調動職工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有力杠桿。
四、如何加強職工培訓教育及其采取的方法
一是要加強入職職工的崗前培訓教育。讓他們了解企業,了解工作崗位,了解工作程序和崗位制度,盡早投入到分配的相關工作中去。
二是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管理人員大到分管一個部門,小到分管一個班組,他們不僅是工作的管理者,更是制度的執行者,工作的計劃者和有關食物的決策者,他們的素質決定了一個部門甚至是一個單位的健康穩定發展,所以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升他們的管理水平和處理事務的能力,往往能讓企業發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他們的培訓也要進行綜合考慮從技能、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綜合提升。
三是要持續深化特殊崗位和工種的培訓。在煤礦特殊崗位較多,一些技術復雜、要求高、操作規程嚴格的崗位和工種,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影響較大,必須對這些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和教育,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崗位知識,更要讓他們熟練崗位技能,對一些關鍵崗位還必須要求他們持證上崗,從而保證工作的安全和現場的安全。
四是要強化生產技術人員的培訓。技術人員特別是煤礦技術人員往往他們的一個判斷和巷道的角度出現誤差,企業都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資金成本,對于技術人員的培訓要讓他們的知識來源于書本制度,脫離于書本制度,讓他們在實操中豐富經驗和技能,這就要求在培訓的過程中要設立實操基地,綜合運用AR模擬和基地實操培訓的手段,提升他們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注重對他們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進行培養和培訓。
五是要深化高級技工和技師的培訓。高級技工和技師是生產的主力軍,是崗位輻射的窗口和職工學習的標桿,更是企業不可多得的“家底”,他們的技術過硬、技能突出,是企業發展可以依靠的力量,因此要讓他們參與到業內技術革新的學習中去,組織他們到優秀的企業對學習,到設備廠家去深造,讓他們掌握現代化機械技術的操作和原理,并讓他們采取導師帶徒的方式,將技術技能傳遞給身邊的職工,壯大企業的技術力量,切實增強復合型人才和“一專多能”型人才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信息大爆炸、科技大發展的新時代,企業的培訓教育工作不僅是提升職工技能水平、綜合業務素質的手段,更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百年老店”的重要途徑,對知識的傳播、人才的培養、技能結構的塑造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企業對人才和職工隊伍提出專業化、技能化、綜合化、市場化的今天,更要清醒的認識到培訓教育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持續深化企業的培訓教育,提升職工的能力水平,讓員工的知識更新和技能發展相匹配,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只有讓企業職工始終保持學習的旺盛活力,不斷更新技術和管理,不斷學以致用指導實踐,才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傲立潮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