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旭
【摘要】近年來,從金融專業總體上來看,在考生報考方面比較熱門,其不僅選擇的方向多,且就業范圍十分廣,收入較高。金融專業的職業前景也被廣泛看好,金融類專業的定位比較高端,從各大網站的薪酬數據統計中也能看出來,金融行業位居前列。當然,隨著金融市場的飛速發展,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也日趨強烈,這就需要其就業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實踐能力。本文以淺析金融類專業的就業方向與趨勢為題,分析在大的就業環境下,金融行業的就業方向現狀與趨勢并且提出一些應對的措施與意見。
【關鍵詞】金融專業? 就業方向與趨勢? 措施
一、金融專業的發展趨勢
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國外一些金融機構的涌入為國內的很多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商業銀行等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國內這些金融機構為應對新的挑戰,且逐步走向國際化;再加上近些年國家促進金融機構轉型,整頓金融市場,如影子銀行,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所發布的新聞來看委托貸款今年上半年減少了2300億,而去年和前年減得更多,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億;隨著國內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智能手機的大眾化,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支持,國內的金融科技也取得巨大發展,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的投資規模增長約159倍,其速度遠遠領先世界水平。特別是在移動支付和網絡借貸兩個領域,簡單的來講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微信支付、支付寶、螞蟻花唄等,這就對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產生很大的沖擊。綜上所述中國的金融行業總體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發展,這也同時加大了金融業對人才的需要,特別是一些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來繼續推動金融行業的發展。
二、金融專業的就業方向
金融畢業生畢業后的就業方向總的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選擇出國留學或是繼續深造;第二是是去投資或是商業銀行;第三是選擇一些非銀行的傳統金融機構,列如保險、基金、信托、財務公司等;最后則是選擇一些政府機構成為公務員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
(一)考取研究生并進一步提升自己
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的就業機會增多并不是對所有的畢業生而言的,金融作為一門熱門專業有很多人報考,但本科畢業生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金融專業崗位的細分,本科生會出現知識水平達不到的情況。所以未來的一個大趨勢就是通過更高的學歷來證明和提升自己,這就需要本科畢業生們更上一層樓,如讀博讀研。金融學考研有利于未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會選擇繼續深造。就讀于知名高校的金融學碩士,如國內的金融四校、上海財大、中央財大等,是在未來就業中非常具備競爭力的,假如再選擇一個影響力較大的導師,注重在校內專業課學習和實踐活動豐富自己,更是如虎添翼。
(二)從事與保險相關的行業
保險作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國內的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保險等。畢業生可以到中外商業保險公司從事像保險業務的經營銷售和管理。特別是精算師也是進入保險行業時的一個較為熱門的方向,這要求畢業生依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運用數學,法學以及金融學等有效的科學方法,針對各種經營活動中未來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與管理,也是現代金融實現穩健經營的基礎。而且精算師的工資是非常之高的,一般國內的精算師年薪在十萬到四十萬之間,假如是海外歸來或是歐美的一些精算師年薪甚至可達百萬,據統計精算師在很多發達國家不僅受人尊敬,而且在歷年職業薪酬榜上,其平均薪酬都位于前列。當然,等價的是成為一名精算師并不容易,取得其資格必須通過一些科目的嚴格考試,對經濟環境的變化具有超強的反應的能力,并且取得像中國精算師協會(CAA)、國際精算師協會(IAA)等精算組織的認可。
(三)從事商業銀行工作
包括工、建、農、中四大行和招商、中信、交行等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以及其在國內的分支機構都屬于商業銀行。銀行一般偏好于校招,也是畢業生最熱門的選擇之一,大部分應屆畢業生一般去了這些銀行之后,首先會從柜臺坐起,會主要負責現金的相關業務,當然也可能會有一些存款或是其他理財的任務等。
三、針對以上觀點提出的建議與措施
(一)高校需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采取是以通才培養為主流的培養方式,其主要缺點為造成畢業生專業知識不足,初始就業較為困難,這是由于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其專業課的門數和學時也會相應減少。其次很多高校的教育與社會生產相脫節。高校作為專業性人才培養的搖籃,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在學校的專業課學習與考察,也需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為學生設立相關的專業導論和心理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自主擇業創業就業觀,為以后工作鋪好堅實的道路。
(二)學生須自己付出努力并做好正確的職業規劃
要知道,大學教育是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標的專業培養。在校生首先應制定并且不斷修改學習計劃,即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將來想從事什么職業,為了目標就有很大的學習動力。在校生也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積累知識,為將來就業做準備。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結合課外資料,如互聯網、專業期刊等來了解我們經濟生活中所發生的的重大事件或案例,這樣有助于我們拓展思路與視野,同時要自主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分析與解決相關問題;再者大學之中有很多的學院,我們可以去像管理學,會計學等學院聽課,同時多參加各種學術講座來提高自己。將來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也是一種具體的實踐活動,所以我們也要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雖然書本的知識非常有限,但也是非常重要的,輕理論重應用是極其錯誤的。在我們臨近就業之時,要關注國家的相關政策,結合實際,從自身出發,實事求是來尋找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