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全海
【摘要】伴隨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的生存壓力顯著增加。企業要想在完全開放的市場中嶄露頭角,需要盡可能的滿足客戶需求。近些年客戶對產品的要求提高,要求企業將自身產品向個性化、精細化方向發展。然而受現有組織結構限制,企業產品轉型進度遲緩。為此,本文將項目管理融入到生產型小微企業的組織改革中,以保證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小微企業;生產型;組織變革;項目管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使得經濟市場一直在動態變化,客戶需求也日益增長,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近些年市場逐步放開,壓縮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從當前情況來看,調整組織架構是提升經營效率的有效途徑,這就需要企業積極探索創新之路。項目管理一經問世就備受關注,并被廣泛應用在企業改革當中。相比于大型企業,小微企業的實力偏弱,需要及時變革組織結構,以增強自身實力,從而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
一、生產型小微企業實行項目管理的意義
將項目管理引進生產型小微企業,可最大程度優化組織結構。項目管理將項目看作一個單元,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從而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組織模式轉型。企業可根據項目特點組織相應人手、配備相應資源,待項目結束后可將組織解散,這些人員可調入其他項目中發揮作用。對于有能力的員工,可身兼多個項目。由此可見,項目管理可讓組織結構更加靈活,也更具柔軟性。項目管理還能幫助小微企業節約資源,同時降低部門間的工作沖突。借助橫向溝通,讓生產活動更加高效。另外,項目管理有利于推動管理升級、技術革新,當管理水平提升時,生產環節銜接更加緊密,運轉速度也會更快。技術的升級換代,可幫助小微企業提升生產力,同時保障企業管理模式的和平過渡。此外,在不同項目中,員工有展示才華的機會,有助于激發員工潛能。員工在項目中可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這些人之間會有共同語言,這樣當生產環節出現問題時也能更好的溝通。溝通到位,矛盾自然不會產生,那么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會更高。
二、生產型小微企業組織變革中項目管理的應用分析
(一)項目管理組織形式
以往小微企業中會存在多人管理的情況,經理具有穩定權利,負責生產環節的所有事情,而項目負責人具有臨時性的特點。經理是以部門目標為依據開展工作,而項目負責人以項目為依據開展工作。為了完成各自生產目標,兩者之間勢必會出現矛盾,而矛盾點正是資源。資源包括人力、物理、財力等。部門經理占據主場優勢,在搶奪資源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樣會導致項目資源不足,不僅項目任務無法完成,相關人員受到處罰,還會讓員工的視線放在部門目標上,而忽視項目目標。
項目管理的關鍵工作就是確保項目順利完成,這就需要小微企業將部門細化,分為靜態部門與動態部門。前者為項目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后者要時刻關注資源的使用,確保項目如期完成。在重新定位部門角色的同時,還需要轉變員工的思維習慣,讓他們清楚自身職責,可從容應對各項工作。只有思想意識到位,才能確保生產環節有序進行。部門經理的身份也要轉變,化身為資源經理,負責與資源相關的一切事宜。
為了推進項目管理的應用,小微企業可設立訂單調度室,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而資源部要積極配合項目組的生產活動。當項目組與資源部產生沖突時,可將問題反饋給調度室,由調度室給出資源分配方案,該方案是解決沖突的重要依據。生產型企業的生產訂單較多,無法為每個訂單配置經理,這就需要調度室做好監督工作,動態掌握每個訂單完成狀況。
生產型小微企業的項目組織形式需要結合企業實際狀況及項目情況來定,所成立的組織層級要少,這樣便于管理,同時注重強調組織的扁平化,確保協調順暢。為了讓小微企業保持較高的生產效率,可在企業內部成立管理部、協調部,以便生產資源調配最優化。小微企業可采取此種組織形式:設置一名總經理,全權負責生產活動。下設一名副經理,協助總經理管理生產活動。副經理需統管生產、采購、業務等生產部門的日常工作。各部門將資源問題反饋給訂單調度室,由調度室負責協調。
(二)項目管理組織元素
為了確保項目管理可有效融入生產型小微企業,有必要成立訂單調度室,從而最大程度支持生產活動。訂單調度室包括四個小組:第一,項目組。項目組由協調人員和生產人員構成。協調人員要懂得項目運作模式,同時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在日常工作中,協調人員要協調各項目之間的問題,確保各項目如期完成。由于小微企業的訂單較多,往往一名協調人員要負責多個項目的協調工作。小微企業的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所有項目的要求,那么必然會出現搶奪資源的情況,這時協調人員的作用就可以充分發揮。協調人員要確定各生產任務的優先級,以此安排資源的使用。在項目進行中,協調人員要動態掌握生產情況,如遇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訂單調度室。第二,管理組。該小組負責企業生產風險的管理。管理人員要明確管理目標,并制定風險管理文件,以此為根據督促各項目組。在管理組的督導下,項目組會對生產風險進行預測、分析,以降低風險的影響。第三,考核組??己私M負責判斷項目盈虧狀況,對盈利項目組成員進行獎勵,對虧損項目成員進行懲罰??己巳藛T通過搜集整合生產數據,對各項數據進行細心分析,從而得出考核結果。第四,培訓組。培訓人員要收集員工需求,再結合企業實際狀況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培訓強化每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從而保障各項生產工作順利開展。與此同時,通過對生產人員進行多技能培訓,以便他們可以適應不同崗位的需要,這樣做就會讓小微企業在選擇項目成員時有更多的選擇。
生產型小微企業要想良性發展,離不開資源的支持,因此需要企業設立資源提供室。在項目管理推進中,部門角色已發生轉變,不僅需要完成部門目標,還需要為各項目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確保項目如期完工。該科室將協調人員的反饋作為資源提供的依據。資源提供室可同時為不同項目提供資源,確保各項目共同開展。資源提供室不僅需要做好資源調配工作,還需要關注項目成員的技能培訓。生產型小微企業的項目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需要準確掌握企業的實際狀況,認真分析訂單需求與特點,以此優化組織結構,以提升生產管理效率。
(三)組織變革目標的實現
組織變革目標的實現是有一定難度的,企業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才能順利的完成既定目標。問題1:判斷項目中所需資源次序的主體是誰?問題2:當多個項目都出現資源緊缺時,如何判斷優先級?問題3:由誰負責提供正確訂單?這些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訂單調度室。該科室要充分發揮作用,實現對各項目的實時監控。業務科在接到客戶訂單時要制定項目任務,將任務反饋給調度室,由調度室綜合衡量,從而確定項目資源需求量。調度室再根據資源需求分布確定優先級。由此可見,調度室是小微企業生產活動的管理部門。調度室的設立還可最大程度緩解部門間的緊張情緒,杜絕因資源短缺從而引發的沖突。
在解決以上問題的基礎上,小微企業還要思考一個問題,即員工職能的轉換。以前企業以崗位為單元,員工早已習慣這種運作模式。由部門經理制定生產方案,員工只需要聽命行事即可。經理通過設置生產時間、提出生產要求,以此來推進生產活動。隨著新時代的來臨,這種模式依然不適合。小型企業要想獲取更多的利益,需要動態使用企業員工,那么就需要員工改變原有思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小型企業需完備三個條件,方可實現角色轉換。其一,將部門轉化成資源庫,這樣做可幫助企業解決資源使用率不高以及資源沖突等問題。其二,適時調整薪酬待遇。每個員工的工作內容發生轉變,身上的擔子也會有所不同,小微企業要實行按勞分配,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以此激發員工潛能。對于扮演多種角色的員工,企業要給與高額薪酬,這樣員工才會甘心付出。其三,企業將項目細化,生成若干單元,比如文檔、流程等,員工可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宜的單元,這樣能讓人員發揮自身長處。
三、總結
創新是時代的主體,生產型小微企業的實力有限,更需要不斷對企業運行模式進行創新。組織結構調整可顯著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也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小微企業要綜合分析自身實際狀況,調整生產組織形式。通過部門職能轉換,新增調度室、資源室來緩解資源搶奪局面。在組織變革過程中,要細致分為難點,積極尋求解決之法,逐步推進既定目標的實現。長此以往,小微企業的實力得到提升,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發展為大中型企業。
參考文獻:
[1]侯帥.淺談項目管理在組織變革中的應用[J].商訊,2019(16):121-122.
[2]賈鈺,吳忠勇.關于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的選擇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24):122.
[3]郭強,施政文,路毅.生產制造型企業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的選擇[J].內燃機與配件,2017(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