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10月21日)
■ 9月23日,黑山新一屆議會舉行議長選舉。來自民主黑山黨的阿萊克薩·貝契奇以45票贊成、1票反對、25票棄權的結果當選。
■ 9月26日,黎巴嫩候任總理穆斯塔法·阿迪卜宣布,由于無法與各政黨達成共識,放棄組建新一屆內閣。總統奧恩將再次與議會各派磋商,確定新總理人選。
■ 9月27日,日本公明黨召開兩年一度的黨大會,正式批準山口那津男連任公明黨黨首,任期兩年。2012年12月,公明黨應自民黨之邀結成自公聯合政權,成為執政黨。
■ 9月27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宣布解散本屆國民議會參議院、眾議院,并任命新一屆參議長和議員,前參議長費薩爾·法耶茲連任。10月3日,首相拉扎茲辭職。10月7日,貝希爾·哈蘇奈任新首相并牽頭組閣。10月12日,新內閣宣誓就職。除哈蘇奈任首相兼國防大臣外,新內閣有31名成員。
■ 9月29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特朗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舉行首場電視辯論。10月22日,舉行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場也是最后一場電視辯論。
■ 10月1日,比利時新一屆聯邦政府宣誓就職,結束了持續近500天的組閣僵局,新政府由比利時法語社會黨等7個政黨組成。看守內閣副首相兼財政大臣德克羅出任首相。
■ 10月3日,加拿大綠黨黨領袖選舉結果公布,法律界人士安娜米·保羅當選,成為加拿大首位聯邦政黨的黑人女性領導人。10月21日,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通過聯邦眾議院的信任投票,避免觸發秋季大選。
■ 10月4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議會選舉。因對初步結果不滿,未能進入議會的反對派舉行抗議集會,引發政局動蕩。吉爾吉斯斯坦總理、議長、總統先后宣布辭職。10月6日,議會選舉反對派領導人扎帕羅夫任代總理、議員阿卜杜勒達耶夫任新議長。總統熱恩別科夫辭職后,因議長拒絕代理總統,扎帕羅夫代理總統職權。10月21日,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將于2020年12月20日重新舉行議會選舉。
■ 10月6日,波蘭總統杜達完成新內閣成員任命。法律與公正黨主席卡欽斯基、協議黨主席戈溫被任命為副總理,原副總理格林斯基、薩辛留任。
■ 10月7日,希臘法院裁定涉嫌操縱一系列襲擊和謀殺的極右翼政黨金色黎明黨為犯罪組織。20世紀90年代初,金色黎明成為注冊政黨,在2012年和2015年的希臘議會選舉中均獲得議席。
■ 10月10日,朝鮮舉行閱兵式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
■ 10月11日,塔吉克斯坦舉行總統選舉。結果顯示,現總統拉赫蒙以超過90%的得票率贏得連任。
■ 10月11日,立陶宛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首輪投票,選舉產生了141個議席中的73席,其中70席來自政黨,另外3席來自全國71個選區中率先選出議員的3個選區。政黨方面,反對黨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人黨獲23席居首、現執政黨派之一的立陶宛綠黨和農民聯盟獲16席、勞動黨獲9席、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各獲8席、自由運動獲6席;選區方面,立陶宛波蘭人選舉運動-基督教家庭聯盟和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人黨分別獲得2席和1席。10月25日,第二輪投票開始,由剩余68個選區產生68名議員。
■ 10月14日,尼泊爾內閣完成改組,尼泊爾共產黨總書記比什努·普拉薩德·波德爾擔任財政部部長一職。
■ 10月17日,新西蘭舉行大選。總理阿德恩所在的工黨獲得半數左右選票,其盟友綠黨得票率超過7%,最大反對黨國家黨領袖柯林斯承認敗選。
■ 10月18日,幾內亞舉行總統選舉,包括現任總統、執政黨幾內亞人民聯盟候選人孔戴在內共有12名候選人參選。根據初步結果,孔戴以59.49%的得票率擊敗其主要競爭對手前總理、幾內亞民主力量聯盟主席迪亞洛,獲得連任。
■ 10月18日,玻利維亞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總統選舉結果已揭曉,左翼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前經濟部長路易斯·阿爾塞以55.1%的得票率在首輪投票中直接勝出。
(供稿:李海銘)
(責任編輯:鄧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