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攝影/沈琳
“最近和一位呼吸與重癥監護專家重逢,我迫不及待地祝賀她因在武漢抗疫過程中的突出貢獻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她深吸了一口氣,對我說,直到今天,提到‘武漢仍會流淚。今年2月,這位主任帶領該院32名醫護人員組成援鄂重癥醫療隊奔赴武漢。一踏入武漢天河機場的抵達大廳,她的心好像忽然被揪住——偌大的機場亮著幾盞燈,所有傳送帶停擺,空空蕩蕩的大廳只有這支醫療隊員匆匆的腳步聲,當時誰也沒有說話,熟悉的、行人如織的機場怎么一瞬間就消失了?震驚、詫異、不安……這是正常人面對突變環境的正常反應,也是主任和她同事們的心情。但當他們套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當他們的眼神和患者求生的眼神接觸的剎那間,這種不安瞬間消失。主任說,她覺得有責任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面對重癥的新冠肺炎患者,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救護,一點點把‘希望轉化為延續健康生命的現實。”
這是“女性的力量——2020上海智慧女性讀書講壇”的現場。舞臺上一身藏青色職業裝的車艷以“希望”為題,正在和臺下的觀眾分享自己在抗疫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和體會。
車艷,輝瑞中國疫苗市場負責人。她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經歷了這次的重大疫情,讓她更充分認識到建立并不斷完善一個覆蓋全人群的公共衛生和健康預防體系的重要性,“這是一次當代人類為了贏回健康,時間最緊、規模最宏大的全球協同作戰。而成功研制出疫苗是徹底打敗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這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我希望向大家強調,疫苗本身并不能保護健康,接種疫苗才能保護健康。因此我們所做的健康傳播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醒公眾去主動接種疫苗。”
在醫藥領域摸爬滾打了近30年,車艷坦言,最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因為“疫苗是一個普惠的產品”。她希望,今后接種疫苗能成為一種健康習慣,“疫苗可以形成主動的保護,讓我們保持健康,每一個適齡的人群都應該接種疫苗”。
在制藥企業工作,車艷坦言,抗疫的過程讓她經歷了一次不小的改變。
在重大疫情下,保障藥品供應成為制藥企業抗疫的第一要務。大年初一,工廠的同事率先返回崗位。而車艷和市場部的同事們卻只能居家辦公。
“我們能做的只有查資料寫計劃嗎?”身為醫療行業的一分子,車艷想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跟大多數人一樣“上網”的過程中,車艷驚奇地發現一組數據:抗擊疫情最緊張的2月份,我國人均手機上網時間明顯延長,20~34歲的年輕人平均每天上網14小時,35歲以上人群每天的上網時間也超過9小時;瀏覽形式包括:短視頻、圖文、新聞等;熱搜榜首是 “新冠”“肺炎”“口罩”“居家隔離”等知識性的搜索,也有“焦慮”“孤獨”“死亡”等負面情緒的詞匯。
而正在這個時候,車艷接到一位疾控工作人員的電話。原來,整個春節期間疾控專家夜以繼日寫了大量的防疫抗疫指南,但發布上網后,市民卻說沒有看到。這位疾控工作人員想請有著豐富活動策劃經驗的車艷幫忙,看看能否更有效地傳播。
那些奔赴前線的抗疫者,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保護城市公共衛生,他們來自我們,是我們中的一員。
“當他把相關鏈接發給我后,我打開一看,基本就是一行行排列整齊的文字。我忽然想到那組數據。想要讓信息快速地傳遞,且要讓對方采取行動的話,往往顏色、圖片、視頻是更加有效的方式。”車艷告訴記者。
于是,車艷立馬答應幫忙,并召集部門同事開啟他們的抗疫之路。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常常到了深夜,他們仍在開著線上會議。但正因為有了這番努力,很快,這個城市的防疫抗疫指南變成了一冊冊繪本,以及海報,被發布到了人們更容易接觸到的地方。
“其實抗疫需要所有人的參與,而參與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基礎則是看見。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并認可醫護人員‘逆行抗疫的價值,以此提醒和激勵大家自覺做好防護,支持他們的工作。”車艷表示,在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集中精力緊張應對疫情的時候,社會大眾正從網上焦急地搜尋知識尋求健康指引。這時如果很好地引導,老百姓及時了解抗疫和健康保護的知識,不僅能讓他們配合抗疫,也能減輕焦慮,“既然疫情阻斷了面對面的交流機會,那我們就搭建健康科普知識的互聯網傳遞通道”。
這樣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各大媒體平臺的支持,更讓車艷感動的是,臨床和公共衛生的專家們在百忙之中積極參加到線上公益宣講活動中,他們中很多人奉獻了 “人生直播首秀”。但對車艷和團隊來說,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組織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又何嘗不是第一次。
2月20日,以“雙倍的愛”為大主題的第一場直播后,每個月車艷和團隊都會組織至少一次直播。內容有普適的大眾疾病防控知識,也有為醫護人員準備的心理疏導專場;有大咖講堂,也有多位跨學科專家們的聯席。
值得一提的是,三八婦女節期間,車艷團隊與全國婦聯,以及中國婦女報合作,發起了“雙倍的愛 點亮偉大“倡議,在網上號召全社會向女性醫護人員獻花。
“出乎我們的意料,4天的時間內就突破了1200萬的瀏覽量,無數的鮮花。”在車艷看來,這或許是全球疫情陰影中“最浪漫”的一件事。
今年7月份,全國疫情逐漸平穩,部分城市開始允許有小規模的會議,車艷帶著團隊又迅速采取行動,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用5場會議覆蓋7000多名基層人員。所謂“一個都不能少”,在專家們幫助下,他們還把健康科普的知識和疫苗先后送到了“世界屋脊”的西藏和四川最偏遠的山區得榮縣。
“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新冠疫情讓我們體會到了協同的力量,我們希望把這次危機變成一種各方協同去增進健康的趨勢,讓更多人參與到保護健康的行動中。”車艷說,尤其對企業來說,企業是有資源的,只有企業把資源投放到促進健康的事業中,資源才能轉化為價值,企業的生命必須和社會的需求平行。
截至目前,“雙倍的愛”活動網絡聚合頁的總瀏覽量已突破6億。這給車艷和她的團隊帶來不小的成就感,“當我們嘗試去做一些公益的健康宣教活動后,得到了這么多大眾的關注,就像是一種正向反饋,無疑給了我們信心,鼓勵我們更大膽地去做更多新的突破”。
車艷告訴記者,正是人生中一次次的“正向反饋”,讓她更加堅定地留守在了醫療行業。
車艷的母親是一位受到病人愛戴的神經內科醫生。她現在都清楚地記得,每當患者有需要時,母親都會第一時間出現,甚至有一次深夜母親因為要趕去醫院將年幼的她一人留在家中。但從小耳濡目染,車艷真正感受到了母親對于病人的那種高度同情和責任感,也立下了學醫的目標。
而因為特別喜歡化學和生物課程,讓車艷在大學填報專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化學課程特別多的藥學。“選擇藥學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講,就等于是離開了臨床。”但一想到將來自己研發的新藥可以成為醫生治療病患必不可少的武器,車艷覺得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1992年從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畢業后,車艷來到國內知名的制藥廠工作,真正從生產一線做起,了解藥片是如何做出來的。1998年,車艷遠赴澳大利亞,攻讀藥理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后,她在澳洲最大的血液制品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工作了4年。
與疾控合作進行新冠宣傳,指導公眾防疫抗疫。
組織專家直播,提升預防接種人員對應疫情的診療水平。
支持四川甘孜州得榮縣公共衛生事業。
“在那個還都是紙質文件的年代,這家公司就可以做到追溯20年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數據。你就能想象一摞一摞的文件堆滿房間的場景。”車艷說,這兩段工作經歷讓她深刻意識到技術和質量對制藥行業有多重要。
這些年來,車艷先后服務于多家跨國生物制藥企業,負責過生產、營銷、藥物警戒、戰略市場準入等多個職能部門。2017年,車艷加入輝瑞。
“我去過那么多地方,始終希望能跟創新的東西靠得更近,來到輝瑞就是因為它專門把創新藥品和疫苗單獨分割出來。”也因此,當有機會負責疫苗這塊業務時,車艷第一時間地把握住了。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人們對疫苗的渴望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在新冠疫苗的研制過程中,全球的科學家們、研究機構和企業正在共同協作全速推進。
車艷說,每種疫苗的誕生都要經過類似新冠疫苗研發一樣的復雜過程——認識病原體、設計疫苗結構和成分、體外試驗、人體試驗等,與之平行的是生產過程的研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如果說,藥品的作用是幫助已經生病的人重獲健康或控制病情的進展,以提高、改善或維持患者的生活質量,那按期接種疫苗就像定期體檢一樣重要,防治結合,才能實現雙重保護。此外,接種疫苗不僅保護了自己,還通過阻斷病毒或病菌的傳播,為家人、同事和朋友樹立了健康的屏障。
“眾所周知,預防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健康策略,而疫苗接種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在車艷看來,接種疫苗應該成為每個人的健康習慣。但事實卻是,面對如此經濟有效的措施,并不是每個人都選擇接種。
“是什么影響了人們的決定?”車艷想要找出答案。但在尚未找到之前,她說,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全力保證疫苗的質量,“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公共衛生產品。要讓一個健康的人去接種疫苗,首先必須要有信任。質量就承載著信任。任何一次疫苗事件后,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疫苗接種率的降低。這背后潛在的就是傳染性疾病暴發的風險。新疫苗廣泛用于健康人群接種之前,必須對其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等進行嚴苛的審評”。
事實上,輝瑞作為全球重要的疫苗生產企業,每年向世界各地提供數億劑次的疫苗,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于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
車艷表示,疫苗企業的責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不斷地推動新疫苗的研發、對現有疫苗的技術升級更新換代、確保疫苗質量、確保疫苗供應等,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與學術和社會機構的合作,向公眾傳播疫苗的作用原理、預防的疾病危害和正確的使用方法。只有更好地了解疫苗,大家才能夠放心地接種疫苗。
自從2016年兒童肺炎球菌疫苗在中國上市以來,輝瑞已與預防和臨床的專家們以及社會各界的伙伴們一起,組織了數千場次的兒童肺炎球菌相關疾病知識教育活動,甚至把這些疾病教育活動帶到了偏遠山區,讓大山里的孩子們一起來學習疾病預防知識,認識了解疫苗的作用,得到疫苗的保護。
車艷相信,由于疫苗所具備的普惠性,一旦喚醒了大眾的參與后,就能形成主動選擇的力量。而這正是她所期待的——大眾能夠真正去關注自己的健康,從而去尋求科學的知識,并采取行動真正保護自己,“不論是接種疫苗,還是鍛煉等健康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對健康的貢獻”。
車艷
輝瑞中國疫苗市場負責人。積極投身婦幼保健服務的車艷博士,有著27年醫藥企業工作經驗,服務于中國和澳大利亞領先的跨國生物制藥企業,負責過生產、營銷、藥物警戒、戰略、市場準入等多個職能部門。曾供職于波士頓咨詢公司、安永等全球領先戰略咨詢機構。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在澳大利亞取得博士學位,完成哈佛商學院領導力培訓。2010年成為第一位獲得全球醫療保健商業女性協會(HBA)新星獎的中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