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依蘭縣委員會



依蘭,物阜天華,區位獨特。哈爾濱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上明確指出:“依蘭縣化工產業園區作為全市的唯一化工產業專業園區要進行重點打造。”依蘭縣站在承載發展全市化工產業的全局高度,做好園區發展的頂層設計與謀劃建設:以打造安全化、專業化、環保化、循環化、低耗化、集約化的綠色化工產業為目標,推動化工產業向著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方向發展。
創新品牌,提高工業園區知名度
多方爭取資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力求突破。今年園區在建和即將開工基礎設施項目3個,同時,化工園區將推進消防站、環衛站、路網和綜合服務體(停車、住宿、超市、道路救援、維修車輛、監測車輛和新能源充電等)建設;朝陽園區將編制總體規劃,建設廣源西路,配套建設給排水、供熱、供氣等;探索建設貨運鐵路專用線,與全國鐵路網連接。努力建設一個集安全化、環保化、循環化、低耗化、智慧化、集約化、國際化為一體的園區,配齊配優各種生產要素,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為園區建設發展添磚加瓦。
強化招商引資,在引進項目上力求突破。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擴大依蘭經濟開發區知名度,創立品牌,提高競爭力。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政府網站、招商推介會、經貿洽談會等宣傳媒介和載體活動,宣傳園區充足的電力、供水、供熱、污水處理、燃氣等生產要素優勢,聚攬吸引項目。緊盯長江經濟帶鹽城、南通、常州和天津等有梯度轉移化工項目地域,主動出擊,選取符合園區主導產業、技術含量高、建設速度快的企業逐戶拜訪,建立聯系,強勢宣傳,使哈爾濱化工產業園區成為他們轉移的首選地。在化工企業集聚區域和農產品加工發達地區聘請投資推介顧問,負責在當地宣傳推介園區并搜集產業信息,在提升開發區知名度的同時,及時掌握產業發展方向和趨勢。
強化服務,在加快項目落地上力求突破。抓作風建設,讓在辦企業安心。通過完善為企服務帶動作風提升,廣泛征求在辦企業意見和建議,了解企業訴求,在政策范圍內盡量滿足企業要求,同時繼續推行領辦代辦制度,在企業注冊、項目備案、證照辦理等環節,使出硬招實招為新落戶企業提供高效服務。抓要素保障,讓在建企業順心。針對在建項目安排專人進行全流程“管家式”跟蹤代辦服務,全力做好水、電、氣、路等各項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進企業早日投產達效。抓親情關懷,讓在產企業舒心。包保服務人員要始終保持“釘釘子”精神,與企業保持經常性溝通聯系,深入對接園區企業,了解發展需要,征求企業意見,及時提供優質周到服務,嚴格兌現承諾事項,想方設法為企業排憂解難,最大限度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歸屬感,從而堅定企業深耕創業的信心與決心,為園區凝聚發展向心力。
爭取政策支持,在探索“飛地經濟”上力求突破。目前,化工園區產業規劃、總體規劃、水資源論證、安評、環評等均已完成,生產要素配置速度加快,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可以承接化工項目入駐。根據哈爾濱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創新跨區域合作模式,建立招商引資合作、財稅收入分享等共建共享機制。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其他市縣區可以招引化工項目落戶化工園區,相關部門提供土地、服務和日常監管,與招引項目的市縣區實行利益共享機制,合理分配收益,激發他們參與共建全市化工園區發展積極性。
謀劃鐵路專用線,在破解制約瓶頸上力求突破。發展化工產業原料與產品運量大、要求嚴、費用高是制約項目落戶的關鍵因素,謀劃建設園區貨運鐵路專線勢在必行。為此,園區邀請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對依蘭縣貨物運輸融入全國鐵路網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
多措并舉,打好產業振興的“組合拳”
產業振興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依蘭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積極構建“3+2”產業布局,以工業經濟突破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培育一批財政貢獻大、吸納就業好、綜合實力強的工業立縣主導產業。
依托資源稟賦,深度謀劃工業項目。充分利用糧食、風力水力、煤炭等優勢資源,以“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為抓手,謀劃引進化工項目,推動煤炭精深加工;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謀劃引進糧食深加工項目,做強糧食加工和綠色食品加工業。搶抓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機遇,深度研究謀劃工業項目儲備,爭取更多符合依蘭縣產業方向的工業項目列入國家省市項目庫。委托專業機構,策劃包裝成長性好的產業項目。擴大與大學、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增強產業項目謀劃的成熟度。力爭將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松花江航電樞紐項目、協和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中煤礦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等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力爭早日實施。
聚焦重點產業,狠抓產業項目招商。圍繞全縣重點產業,引進一批現代化工企業入駐哈爾濱化工產業園區。以一產為基礎,推進融合發展,圍繞糧食精深加工和高端健康食品,大力引進綠色食品加工和玉米等糧食精深加工企業,力爭實現極具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入駐。抓住新能源產業政策放寬機遇,加快推進風電、瓦斯發電、秸稈發電、水聚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引進戰略投資,推動醫藥企業轉型升級。擴大對外合作,提升種植規模,加快形成北藥開發全產業鏈條。
優化服務保障,大力培植骨干企業。積極轉變工作作風,當好企業的服務員。加快存量改造升級,加速第三煤礦240萬噸豎井項目建成投產,恢復依蘭煤炭工業產能。不斷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扶持力度。推進雪花啤酒穩產增效;做大和心諾泰中藥巴布劑品牌,打造世界透皮吸收技術領軍企業;支持對外貿易,增強春宇萬壽菊葉黃素粉深加工產業帶動作用;整合品牌優勢,擴大紅菇娘飲品市場份額;盤活既有產能,推進稻米品牌提質擴量;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加快推進協和風電20萬千瓦風電場等風電項目建設。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積極解決現有重點企業存在的問題,全心全意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惠企政策,使企業盡快做大做強。
加快配套建設,全面增強園區承載力。著力打造“專業化、安全化、標準化”現代化工產業園區,凸顯全市唯一化工園區優勢。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工業給水凈水廠建設工程、工業用水取水頭建設工程、哈爾濱化工產業園區路網建設工程、園區排水管網建設工程、園區生活用水工程、園區供熱站及管網工程。
統籌工業經濟發展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對企業防疫工作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防疫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大排查、找漏洞、補短板工作,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加強消毒消殺工作,督促企業加強外來員工管理,確保企業生產和防疫安全兩不誤。
(本文圖片由中共依蘭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