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
【摘 要】高校利用網絡平臺完成思政教學任務,與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網絡模式更注重大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因此在編寫教材時需要將核心點投放在如何提升大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上。
【關鍵詞】易班?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針對各高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應總結經驗,抓住時機,找準解決辦法,使易班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發揮巨大作用。
一、以需求導向為初心,搶抓時機,將學生引進來
需求是內驅力的基礎,需求是直接推動個體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力,高校應緊緊抓住新生對大學迫切了解的需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抓住通知書發放時機,做好宣傳,引導學生注冊易班
剛領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準大學生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對學校的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在投放錄取通知書時發放易班宣傳冊,著力突出宣傳易班平臺提升專業知識的教育教學功能、便捷學生辦理在校事物的生活服務功能、豐富大學生活的文化娛樂功能,讓學生主動完成易班平臺注冊。
2.找準新生入學需求,做好活動宣傳,讓更多學生主動注冊易班
新生入校后的新需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知識、信息的求知需求,對購物、充卡、購票的生活需求,對情感交流、建立人際關系的社交需求。新生入學前要建立好網絡班級,利用線上班級建設帶動線下班級建設,吸引更多學生愿意在易班班級虛擬社區中共同成長。同時利用開學季、軍訓、入學教育等時間節點,線下線上并行開展活動。比如,線下開展“大學,你可以這樣過”“最美軍訓學員”“開學第一課”活動,線上利用易班優課(YOOC)打造“快人‘易步”在線學習課群,幫助學生全方位了解大學生活,開展新生入學心理、安全、國防教育等活動,讓學生自動完成易班注冊。
二、以內容建設為中心,打造精品,貼心服務,將學生留下來
新媒體發展的基石是內容,內容是平臺生存的關鍵,只有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才能留住學生,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口碑。易班平臺的內容建設應著力于學業學習、校內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等方面。
1.加強指導,開拓創新,學業提升形式多樣化
利用易班優課(YOOC)平臺,打造 “四六級學習”“期末考試”等在線學習課群。依托課群的“話題討論”專欄,開展線上同學交流會、主題班會等活動;依托課群的“課群課程”專欄,植入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學院文化教育等主題鮮明的在線課程;依托課群的“線上考試”專欄,組織線上考試,通過測試,進一步強化各類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
2.聚焦主題,教娛相融,加速傳播校園文化
要注重校園文化、辦學特色的融合。比如,在春節推出“‘杏好有你、‘易起迎新年”等系列活動,加深學子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3月舉辦“發現身邊的雷鋒”“種一棵小樹、綠一方凈土”主題活動,引導學生無私奉獻、愛護環境;6月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餡料”,通過易班平臺開展在線包粽子比賽,引導學生自行設計粽子送給要感謝的師長親友,把傳統意義的實物粽子變成精神粽子,通過文字和網絡送達心意,這種革新體驗完全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10月開展 “表白祖國”“為母校打call”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懷。
三、以思政教育為核心,不忘初心,強化理想,將教育融進去
思想政治教育要“融”進學生工作,必須在“思想”兩個字上下功夫。只有讓“思想”插上“網絡”的翅膀,將真情真意融入,才能入心入腦,在學生中產生共鳴。
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易班虛擬社區將教育理念融入網絡文化產品去實現教育的目的,達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般的育人功效。輔導員網文、主題圖文及視頻推送等文化產品能有效推進網絡思政教育。
以“易班網+”為載體,不斷豐富網絡黨建,以思想引領為核心,以易班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重心,以輔導員課程為中心,以易班網絡育人為抓手開展思政教育活動。
創新推動網絡育人。強化載體創新,利用官網、QQ、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媒體和易班平臺相結合,共同做好校園服務和特色活動宣傳推廣;利用易班開展“易搶票”“易服務”“易趣答題”“網薪兌換”等活動,提高學生對易班平臺的黏度;以品牌創建為驅動力,打造易班工作品牌矩陣,營造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
四、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凝聚共識,提升素養,將隊伍帶起來
由于管理人員職務變動、學生畢業等原因,各高校易班宣傳隊伍存在小、散、亂等問題,靠職務提升和打“感情牌”留人的職業晉升模式已經滯后,要想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有所創新,就必須適應新時代,建立起一套適合網絡發展的激勵獎勵機制。將個人理想與工作目標結合起來,煥發無限熱情,實現個人理想與工作的共同發展。
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通過對工作站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核,充分調動管理者、輔導員、在校大學生使用易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各工作站易班用戶的活躍度和易班平臺內容質量。擬定《學院易班工作站考核與激勵制度》,從工作站易班活躍度、內容建設、工作站培養管理、學院特色建設、育人成效工作六個維度制度化、科學化、綜合性全面地對工作站進行考核。考核堅持公平公正,過程與結果激勵相結合,以過程激勵為主、結果激勵為輔的原則。
易班作為網絡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是對課程思政的有力補充。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結合學校實際總結完善育人經驗,讓易班助力教育夢想的實現。
(作者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政府網,2017-02-27;
[2] 劉淑慧.“互聯網+課程思政”模式建構的理論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5-17;
[3] 彭艷,劉博,王寧.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基于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新西部,2019(0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