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江陽
【摘 要】在全媒體時代下,高等傳媒教育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所以高等院校必須充分了解當前傳媒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核心目標對高等傳媒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完善。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 ?高等傳媒教育? ?管理模式
隨著媒介融合進程的加快,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涌現,這就對當代傳媒人和傳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高等傳媒教育管理中卻存在諸多問題,高等院校必須立足于全媒體時代,對傳媒教育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和改進。
一、高等傳媒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專業定向單一。我國以往的傳媒教育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對人才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且新聞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主要是記者和編輯,更多是通訊社、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的人才培養,然而當前網絡的興起,給這種人才培養方式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雖然有的高校已設置了網絡媒體專業,但是傳統媒體教育的地位始終占據首要位置,這就導致高校傳媒教育難以有效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要。
2.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學生的實踐訓練。在高等傳媒教育教學課程體系中,始終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察,且教學方法比較呆板,忽視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甚至忽視對學生資訊反應能力、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預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欠缺完善的知識體系,無法較好地適應當下的社會環境。
3.課程體系交叉比較欠缺。因受到專業定位單一因素的影響,使得課程設置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在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上,新聞學、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等專業缺乏足夠的交叉,在文化產業專業的課程設置上,過于注重影視方向,而忽視與歷史民俗、文化遺產等相關專業的交叉。
4.欠缺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傳媒教育重視理論性內容的教學和經驗的培養,較少涉及學生素質的提升和應對新型媒體沖擊的能力的培養,且在課程設置上也只注重高校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生未來的發展。
5.非常缺乏雙師型與跨媒體師資。因受到教育改革與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的影響,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發生了極大程度的變化,大多數高校通過進一步提高師資整體學歷的方式,來提升教育質量,但是這類教師卻欠缺豐富的教育經驗,難以滿足全媒體時代下學生具體的學習需求。
6.缺乏復合型傳媒人才。全媒體時代要求傳媒工作者除了具備挖掘新聞的能力,還應具備策劃專題內容的能力、整合網絡新聞的能力,且能夠熟練掌握數字媒體工作技術,可以充分把握當下媒體發展態勢,然而在現階段高等傳媒教育中往往忽視這些技能的教育。
二、全媒體時代下高等傳媒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進方式
1.明確基本原則,實現傳承和創新的統一。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以往的高等傳媒教育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當下傳媒行業的發展要求,雖然該模式具備一定的發展優勢,但必須結合當下社會發展的態勢,明確傳媒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知識教育結構,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進一步豐富傳媒教育教學內容,實現課程設置的多元化,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2.強化專業融合與方向拓展。高等傳媒教育涉及多個專業,每個專業的培養要求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開展教育管理時,應結合各專業的特征來進行管理,如:對新聞學,應依據現階段新聞發展的特征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對編導專業,應更加注重媒體創意、寫作等方面的教學工作。
3.課程重新建構與循序漸進。在高等傳媒教育管理中,學校應有機結合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積極引入課上獨立探究與課下資料補充的模式,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調動其學習熱情;關于傳媒課程的建設,學校應對已有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建構,重視傳媒領域學科交叉的教育結構的重新建構,借助多層次、多方位的發展模式,將學科理論充分引入到傳媒課堂中,結合學生層級合理設置整體學科體系中實踐教學的比重,從而達到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培養。
4.突出特色發展。突出特色發展,對高等傳媒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加以完善,這就要求學校結合自身的優勢,將標準與個性、基礎與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創新基礎教育方式,實現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并實現人文教育與能力教育的相統一。
5.創設適于人才培養與成長的教育環境。為促進傳媒專業學生成長成才,高等院校必須有良好的校園文化,積極借鑒國外高等傳媒院校的教學理念,并結合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學分制改革,加強傳媒教育學科的選課制度,使其課程設置更具彈性。
6.加強與社會媒體單位的交流合作。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積極加強與社會媒體單位的交流合作,在課程設置上,可依據合作媒體單位的要求加以合理調整,并立足于人才培養標準,明確高校和單位所應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實現高校資源和媒體渠道等方面的共享,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優質學習資源和渠道。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我國高等傳媒教育正面臨諸多挑戰。為培育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傳媒人才,高等院校必須充分了解自身傳媒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有效提升高等傳媒教育管理水平,并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韓叢耀.多層次實戰型社會化培養復合型傳媒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02).
[2]李曉彥.“雙創”背景下高校影視傳媒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1):46-47.
[3]孫凱華.全媒體時代高校傳媒教育模式探究[J].新聞世界,2018(05):80-82.
[4]何海翔.全媒體時代高校傳媒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7(06):131-134+145.
[5]趙雯,王夢云.全媒體時代下高等傳媒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6(07):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