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要】目的:探討反饋式健康宣教對母嬰同室產婦護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這一期間收治的90例母嬰同室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機組隨機化法將產婦劃分成對照組(45例)與研究組(45例),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為產婦進行反饋式健康宣教,觀察并對比兩組產婦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產婦負性情緒少于對照組,產后恢復狀況和母乳喂養狀況均優于對照組,研究組產婦健康教育效果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母嬰同室的產婦應用反饋式健康宣教模式進行護理,能夠減少產婦負面情緒,提升產婦恢復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反饋式;健康宣教;母嬰同室;產婦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169-02
女性從懷孕至分娩,會在生理和心理產生巨大改變,尤其對于分娩中產婦而言,所遭受的痛楚更會對其身心造成影響,因此產婦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關心和照顧來緩解身心壓力和痛苦。產婦在分娩時身份發生變化,一時難以接受母親的身份,加之分娩后照顧新生兒的重擔壓在身上,會讓產婦產生不良心理。且產婦對嬰兒喂養、照顧等知識掌握不足,會產生挫敗感和不安感,在心理上更加煩躁、郁悶,影響產后身體恢復,因此要對產婦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幫助產婦掌握自我護理和護理新生兒的知識和能力[1]。相關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方式可以提升產婦的分娩質量,穩定產婦圍產期的身心狀態,在產后健康教育中,為嬰兒和產婦進行相關保健護理,能夠減少產婦產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利于母嬰預后。對母嬰同室的產婦而言,反饋式健康教育的使用,可以降低產婦產后不良情緒,反饋式健康教育宣教可以有效利用和產婦交流時間,并將結果進行反饋,能夠充足掌握產婦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幫助產婦提升健康知識認知度[2]。本文為母嬰同室產婦進行反饋式健康宣教,并對健康宣教結果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文報道。
1?條件和方式
1.1 基本條件
采用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這一期間收治的90例母嬰同室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機組隨機化法將產婦劃分成對照組(45例)與研究組(45例),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為產婦進行反饋式健康宣教。對照組中,年齡區間是26至40歲,年齡平均值是(28.15±2.47)歲;平均孕次(1.34±0.89)次,平均孕周(36.36±1.28)周,胎盤平均重(3.12±1.01)千克;初產婦、經產婦例數分別為23例和22例,順產和剖宮產例數分別為25例和20例。研究組中,年齡區間是27至39歲,年齡平均值是(27.14±1.55)歲;平均孕次(0.28±0.96)次,平均孕周(32.84±1.79)周,胎盤平均重(3.23±1.22)千克;初產婦、經產婦例數分別為24例和21例,順產和剖宮產例數分別為22例和23例。對比后可見,兩組產婦基礎資料并無顯著差別,研究可比(P>0.05)。
1.2 方式
對照組:為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基礎產后健康教育知識的講解,以口頭的方式向產婦介紹分娩知識,并利用溝通、活動的方式減緩產婦心理壓力,對新生兒基礎護理進行指導,并向產婦進行產后飲食和哺乳指導等等[3]。
研究組:為產婦進行反饋式健康宣教,具體內容為:①產前健康教育:大部分產婦都存在情緒焦慮的狀況,針對產婦不穩定心理,醫護人員要從產婦的生理和心理雙方面進行關注和疏導,通過對產婦的溝通和交流,使產婦體會到溫暖,并滿足產婦的合理需求。按照產婦的不同個性,使用不同的疏導方式,并在交流過程中,以真誠的態度和親切的話語進行溝通,讓產婦感受到安全感。分娩前告知產婦進行營養補充,將分娩知識和注意事項以及產程會發生的并發癥狀向其講明,并于術前簽訂相關同意書。②產后健康教育:產婦完成分娩后,護理人員向產婦宣教哺乳知識,包括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優越性,如母乳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氨基酸、乳糖、銅和脂肪等成分,不但可以防止腹瀉,還能加強嬰兒免疫力和抵抗力。且母乳喂養能夠加強產婦機體的反射功能,促進子宮收縮復原,抑制產后出血,利于產后恢復等等。并將會發生的不良反應,如乳房腫脹、疼痛等告知產婦,通過紙質或多媒體形式向產婦宣教母乳喂養方法。若產婦沒有母乳,則要向產婦講解奶粉喂養的注意事項,叮囑產婦科學喂養,防止嬰兒喂養產生不良現象。③出院后健康教育:向產婦宣教產后計劃生育知識以及節育措施,醫護人員為產婦進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叮囑產婦在家里適時開窗通風,讓產婦處于溫濕適宜的環境內,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叮囑產婦為新生兒進行皮膚和口腔護理,告知產婦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等。告知剖宮產產婦產婦相關康復知識,將緩解切口疼痛的方法告知剖宮產產婦,讓產婦充分認知自行排尿的必要性,并告知產婦自我觀察惡露狀況。護理人員在平時的檢查和巡視當中和產婦進行有效的交流,對產婦的各時間段情況進行掌握,并詳細記錄反饋信息,按照信息內容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對產婦的傾訴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并詳細、謹慎的回答產婦心中疑問,幫助產婦緩解不良情緒,消除負面心理。④新生兒護理:告知產婦如何更換尿布、衣物,避免對新生兒皮膚造成傷害,面對面指導產婦如何測量嬰兒體溫,如何對嬰兒進行正確淋浴方式,如何對嬰兒肚臍進行護理,指導產婦對嬰兒進行正確撫觸,并告知產婦密切關注新生兒黃疸狀況。指導產婦和新生兒進行適當交流,促進母嬰關系,加深母嬰感情[4]。⑤制訂反饋表,包括產婦產后護理、出院指導、下床活動、新生兒護理等選項,每個選項制定四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代表可以獨自完成得很好;第二個等級表示可以很好完成,但需要別人幫忙;第三個等級代表要和產婦家屬一起完成,產婦無法獨自完成,但依然掌握大量健康知識;第四個等級代表不能獨自完成,而且對健康知識并不了解。⑥健康教育反饋,護理人員每天回收反饋表,并按照反饋內容對產婦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判斷,對產婦掌握不足的知識點進行加強教育[5]。
1.3 參考標準
對兩組產婦負性情緒、產后恢復情況、母乳喂養情況、產婦健康教育效果和產婦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并分析。負性情緒包括抑郁和焦慮兩方面,分別通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焦慮量表進行評價,分數越高代表負性情緒越嚴重;產后恢復情況包括疼痛程度、出奶量、精神狀態、睡眠四方面;母乳喂養情況包括較好、一般、較差三方面,母乳喂養率為較好率和一般率之和;產婦健康教育效果包括產婦護理認知水平、產婦自我護理操作能力、嬰兒護理認知水平、嬰兒護理操作能力四方面。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方面,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和基本滿意度之和。
1.4 統計學方式
通過SPSS軟件(18.0版本)做統計,包括計數和計量兩方面,分別用百分比和(x±s)顯現,并通過卡方和t檢驗,若P<0.05,表明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效果
2.1兩組產婦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健康教育效果優于對照組,兩者存在較大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負性情緒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負性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兩者存在較大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母乳喂養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2.5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3?討論
分娩是女性的生理過程,對產婦自身和整個家庭而言,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相關研究表明,產婦在分娩后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會在日后發展成抑郁心理,降低產婦生活質量,所以要及時為產婦進行相應護理干預。在產婦護理措施當中,母嬰同室獲得一致好評,母嬰同室可以增進母嬰交流,減少產婦不良情緒,大部分產婦均會要求母嬰同室。在母嬰同室中,產婦會更加注重對嬰兒的護理工作,更快適應母親角色。但是大多數母親對新生兒的知識了解不夠充分,在對自身的護理方面也不甚了解,因此要對母嬰同室產婦進行相應護理干預[6]。
母嬰同室是緩解產婦產后不良情緒的主要方式,母嬰同室后,產婦和護理人員共同對新生兒進行護理,產婦會在護理過程中發現問題,遇到困難,護理人員會及時給予健康宣教,利于加強產婦對護理知識的掌握。母嬰同室護理時,工作人員除了對產婦護理新生兒進行指導之外,還要指導產婦對自己的護理。傳統健康教育是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單純的填鴨式知識灌輸,產婦接受度較低,無法對不良情緒起到顯著緩解作用。最近幾年,醫學界在母嬰同室健康宣教方面進行了深度研究,目的是尋求更加有效的方式來滿足母嬰雙方的護理需求,在健康宣教的改革之下,反饋式健康宣教應運而生,和傳統健康教育相比,反饋式健康宣教十分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度,是傳統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進[7]。該種健康宣教模式更能增強護患交流效果,幫助護理人員對產婦的心理情緒進行深度了解,在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后,通過反饋表幫助產婦更加了解健康知識,滿足產婦需求,更加能夠體會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反饋式健康宣教模式下,在對產婦進行教育之后,通過反饋表的形式了解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找到產婦認知上的不足,可以在之后的教育中加強教育。且通過反饋教育效果,可以了解產婦恢復情況,利于在宣教過程中把握側重點,能夠強化和產婦的溝通效果,更深度的了解產婦心理情緒,充分展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和醫學的充分結合。反饋式健康宣教的優勢在于:該種教育模式可以讓產婦在學習護理知識以后,利用反饋表掌握自己對健康知識的程度,護理人員對反饋表進行分析總結后,對產婦進行再教育,針對知識掌握薄弱環節進行加強教育,不僅能夠讓產婦感受到對知識的渴望,加強學習主動性,也能幫助護理人員提升健康宣教效果[8]。
從本文研究可知,為母嬰同室產婦進行反饋式健康宣教,在產婦健康教育效果、產后恢復和母乳喂養情況、負性情緒和護理滿意度方面的數據均優于常規護理效果,足見反饋式健康宣教對母嬰同室產婦的優越性和重要性。
綜上,在反饋式健康宣教護理模式下,產婦健康教育效果有所提升,且母乳喂養狀況良好,產婦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多燕,孟疆.反饋式健康宣教在產婦產后護理中的運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22-23.
[2]?王曉紅.反饋式健康宣教對母嬰同室產婦負性情緒及認知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9):141-143.
[3]?沈春濤,張靈.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應用反饋式健康宣教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0):141+143.
[4]?陳艷芳.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0):190-191.
[5]?潘紅芳.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意義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20):204-205.
[6]?曾宇玉.反饋式健康宣教在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29):143-144.
[7]?劉玉紅,張良,張瑞青.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3):119.
[8]?李雨利,鄭艷.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