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整建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體系也在不斷改革,社會更加需要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也正在積極的迎合這一趨勢來對其課程進行改革,培養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相應人才。為了能夠更好滿足高職院校培養人才需求,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就應該積極進行改革,分析課程改革理念、構成和方法等等內容,讓其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推動高職院校教學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測量? 課程教改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而言,其專業性較高,而且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必修課程,也是對學生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其課程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測量圖紙,然后按照圖紙內容來進行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須要有測量作為基礎,特別是施工階段更加需要測量,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非常重要。在以往我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教學時,過于重視理論,并沒有考慮到實踐的影響,也不能夠為學生的未來就業提供相應幫助,導致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一、工作過程導向內容
工作過程就是滿足工作內容的需要,根據工作內容來學習相應知識,進而完成工作相應要求。這一理念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幫助企業培養更好人才,提高人才自身的實踐能力,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在工作過程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以實踐作為核心,這種教學模式最早出現于德國,在我國發展過程中還在進一步完善,但是已經對我國教育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傳統模式,能夠更好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滿足人才教育要求。
二、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更新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利用的教材較為陳舊,只是對測量中所用到的相應設備來進行測量。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各種新設備、新技術不斷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還利用陳舊教學內容就使得無法有效適應社會發展,為學生未來就業產生一定影響。
(二)教學儀器較為陳舊
高職院校所具有的相應設備較為落后,并沒有及時更換新的設備,而且所擁有的設備數量并不多。特別是在高職院校招生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很難有效的滿足其社會要求。學校并沒有積極的投入相應的經費,就無法購進當前先進的設備,也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缺少教學課時
根據相關要求來看,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這門課程而言,其課時應該在60課時左右,但是從實際情況上來看,其教學課程并沒有有效的達到相應要求。而且,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相應的測量方法也在有所更新,無法在這其中有效的完成教學,并不能夠保證其教學質量。
三、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
對于課程改革而言,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體系、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等方面的改革,這也是當前教學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教學過程中,要以工作過程來作為基礎開展教學,并且確保其教學內容要以施工實際需求相符,能夠很好的滿足建筑工程現場情況。其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此外,因為學生需要能夠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因此就應該以施工測量放線為其主要內容,分階段的來開展教學,每一個階段對每一位學生都有著相應幫助,而且其訓練內容都是以學生為基礎所針對性開展。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第一,要先能夠提升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并且提高實踐水平,通過模擬訓練的方方來檢驗學生的操作結果。第二,應該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來對其課程教學模式進行轉化,要保證其教學內容要能夠和工作內容相吻合。第三,還應該積極開展課外訓練方法,通過這一方法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第四,定期開展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讓學生能夠獲得實踐經驗。
四、構建課程內容和教學項目設計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工作,其內容主要可以分為七個方面,分別為接觸、場區控制、施工部分、定位、施工、變形和竣工這七個測量,對于這幾個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與此同時,根據學生自身的而實際情況,來分析其工作內容和流程,并為其制定準確方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施工項目中,應該選擇具有一定教學意義的項目,并還應該能夠很好的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教師要能夠發揮自身作用,來為其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保證整個測量工作的完整。
(一)根據工作過程來進行設計
在傳統理念下,其課程教學主要還是以理論為基礎,并沒有真正重視實踐。但是,在工作過程下的教學,就應該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工程測量需求。讓學生來親身體驗整個項目。因為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初級階段就應該選擇簡單項目,比如就以本校為基礎,來測量中心線高程、平面等等,將其分為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按照任務內容來進行操作,進而就能夠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學生在這其中不僅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也能夠完成相應任務,這樣的方法要比傳統的理論教學效果更好。
(二)工作過程對學習階段進行設計
想要掌握測量技能,只是通過幾次練習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能夠對其反復練習,并且每一次練習的內容各不相同,學生在完成以上內容后,就能夠很好的掌握相應的技術,從簡單到困難,逐次的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學生動手操作也更加符合當前的教學要求。
第一,理論教學。教師要能夠通過理論教學來讓學生能夠學會相應的理論知識,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能夠明確相應專業基礎知識和儀器,這樣才能夠在后期的實踐中有效應用,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第二,綜合訓練。在完成理論學習后,應該進行實踐。對其較為完整的建筑項目進行有效模擬,在這其中教師通過引導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從方案開始進行,然后對其實際工作內容進行具體分析,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在這其中教師要能夠準確把握每一個環節,并且對其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整合,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項目內容,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通過這一方法,也能夠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具備團隊意識。
第三,測量施工放線能力。通過以上兩個環節,學生已經能夠有效的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所以就應該進一步的強化,根據當前的建筑來學習新測量技術。主要是以室外的工地為主,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建筑工地的具體情況。學??梢苑e極安排學生進行實訓,運用當前的先進測量技術,進而來提升學生的施工放線能力。
五、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模式
通過這一方法學生的操作能力有效提升,但是還需要能夠完善學生的邏輯水平。所以,就應該通過相應方法,讓學生能夠將知識點應用具體項目中,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想要深入的了解其知識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相應案例的而具體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并且要以學生為基礎來開展教學。建立學習小組,教師來作為引導,然后讓學生完成相應內容,根據完成結果來對其進行評價。因為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其實踐性較強,所以就需要在這其中能夠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將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等都加入到教學中,更好的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完成教學任務。
六、實施效果
在工作過程下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其中不僅有模擬操作,還有學生的實際控制,以及在完成后的評價。通過多個環節就能夠有效的達到以往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實踐三個方面,安排學生能夠真正的到實際工作中進行實踐,就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樂于學習,為學生后續的就業提供相應幫助。
七、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的改革,并且以工作過程來作為基礎,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有效提升動手操作能力,滿足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健.工程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索[J].居舍,2020,(16):69-70.
[2]張春雷.工程測繪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意義[J].大眾標準化,2020,(10):25-26.
[3]張思煒.測繪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20,(14):68.
[4]曲國鵬,孫武.《悉尼協議》背景下課堂實踐教學探索——以高職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12):56-58.
[5]李娜.基于工作過程的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教改實踐探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8,(04):241-242.
[6]于明旭,林樂勝.項目化課程對建筑類高職學生核心能力的增進性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為例[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7,40(11):59-62.
[7]曲國鵬,林樂勝.基于工作過程的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課程教改實踐[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04):4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