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鵬
“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知識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和個體差異為依據,將學生科學地分入到水平相差無幾的群體之中,并且將標準聚焦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之中,確保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群體都能夠在自身原有的知識基礎和水平上獲得最大化的發展與提升。
一、當前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 .“分層走班”層次劃分標準科學性不足
初中英語學科“分層走班”中多是按照成績進行劃分,有的在分層上標準比較簡單,比如高于80分的為層次A、60-80分的為層次B、低于60分的為層次C,這樣在同一個層次之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較之于那些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成績稍微存在差距的學生學習自信心必然會遭受打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課堂學習中難以實現自身注意力的充分聚焦,教師課前準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足。
2 .“分層走班”導致班級凝聚力不足
在初中班級英語學習中,學習的風氣和氛圍至關重要,如果班級中的凝聚力不足,學習過程中就難以形成互助互學、積極踴躍、奮發向上的氛圍,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難以得到保證,甚至導致部分學生厭學情緒較重。鑒于“分層走班”中不同的學科教學中,需要將學生分入到不同的班級之中,這就造成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并非單純地處在固定的班級之中,長期持續下來,就會缺乏榮譽感、喪失集體歸屬感,原有的臨時性班級凝聚力難以得到充分體現。
3 .“分層走班”造成小組合作實效性不強
課堂教學中很多的習題、句型、單詞和固定搭配多由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講解闡釋,而學生講課之前依賴于教師的輔導和指導。分層走班模式之下,午間自習的輔導和指導相對固定,英語學科的整體學習內容略顯不足,學生自學和教師指導輔導時間難以得到充分保證,影響和制約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開展。
二、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將著力點聚焦到學習態度上,強化層次劃分科學性提升
對于那些學習態度不夠積極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重點強化他們學習自信心的樹立和學習態度的改善,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應用中可以以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依據進行科學劃分,在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不同的側重,從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發展,教師要努力帶動和引領他們無限趨近于自身的英語學習最近發展區。
2 .將切入點聚焦到學習風氣上,強化學生正確學習觀樹立
教師要強化班級和學校學風建設,引領學生強化正確學習目標與良好學習風氣習慣的樹立。要注重從學習欲望上對學生進行喚醒和激發,力求讓每一個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之中,努力走向自身英語的最近發展區。
3 .將著眼點聚焦到團結協作上,強化學生合作學習實施
在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將同一個行政班級的學生分到同一個學習小組之中,強化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在搞好課堂英語教學的基礎上,經常性地組織班級范圍內同一學習小組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聽寫大賽等活動。
4 .將落腳點聚焦到英語能力上,強化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提升
在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強化學生聽說讀寫時間的增加,幫助和引導學生相互之間的英語交流探討,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激發的同時,實現他們英語實際應用水平、能力、素養的提升。
三、“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方面,要強化分層走班層次化教學設計精準性提升。在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育模式應用中,學案的編制與設計至關重要。著眼于分層走班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師要注重科學性、層次性學案的設計。要以不同層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教師進行差異化學案的編制與設計,將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實際作為出發點,讓學案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構成相符合,讓英語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遵循傳統的班級管理制度,在英語教學中將不同層次學生劃分到不同班級之中,以學生的知識構成為依據進行不同教學策略的設計,強化教學內容的重新組織,讓優秀學生實現知識面拓展,學困生在學習中能夠實現知識獲得與積累。在一段時間之后,根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能力、成績的發展變化進行分層走班班級的調整,以學生最新最近的情況為依據實施針對性教學。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