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 吳斌 李文軍 江岳方 查振雷 姜彬 張立進


[摘要] 目的 分析對前列腺增生患者實施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效果以及對患者術后尿流動力學參數的影響。方法 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間入院接受治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簡單隨機選擇100例進行分組治療,依據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傳統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實施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尿流動力學參數進行比較。結果 比較兩組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術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38,P>0.05)。術后觀察組IPSS評分為(7.5±1.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21,P<0.05)。對比兩組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分別為(5.1±0.3)d、(7.2±0.6)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828、13.728,P<0.05)。觀察組術后最大尿流率為(18.5±3.1)mL/s、膀胱殘余尿量為(17.5±2.4)mL,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56、12.063,P<0.05)。結論 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可達到良好療效,利于患者康復,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流動力學參數,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
[關鍵詞]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尿流動力學參數;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10(b)-001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lasma electrosurgic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o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the influence on urodynamic parameters aft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7 and April 2019 were simplely randomly selected for group treatment,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sma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ostoperative ur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ing the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0.338,P>0.05). The IP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1.2) poi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8.821,P<0.05). Comparing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1±0.3)d and (7.2±0.6)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1.828, 13.728, P<0.05). 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5±3.1) mL/s, and the residual urine volume of the bladder was (17.5±2.4) 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8.256, 12.063, P<0.05). Conclusion Plasma electrotomy of the prostate can achieve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stat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lasma resection of prostate; Urodynamic parameters; Clinical efficacy
前列腺增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疾病的發病率與年齡成正相關,老年男性群體是該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下尿路梗阻表現,對患者生活質量會有明顯影響,手術是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療法[1-2]。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術式也有不斷增加,不同術式的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差異,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是近年來臨床應用較多的術式,該療法的止血效果優秀且手術效率相較于其他術式也有明顯提高,因此較受患者認可。為分析該術式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效果以及對患者術后尿流動力學參數的影響,該研究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間入院接受治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簡單隨機選擇100例進行分組治療,并對治療效果進行了以下分析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入院接受治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簡單隨機選擇100例進行分組治療,依據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50例。納入標準:①均經彩超、肛門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尿動力學等相關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②符合手術治療指征;③無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④對研究知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尿路狹窄;②患有神經源性膀胱;③存在前列腺既往史;④存在尿道手術史;⑤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⑦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對照組: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為(65.4±3.2)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為(4.7±1.2)年;前列腺大?。?0~72 g,平均前列腺大小為(54.3±4.7)g。觀察組: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為(65.5±3.4)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為(4.8±1.2)年;前列腺大?。?0~70 g,平均前列腺大小為(54.2±4.8)g。對比以上患者基礎數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上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經批準后開展。
1.2? 方法
觀察組:該組患者均實施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使用電切環由精阜部位橫向切開尿道黏膜,收縮電切環到鏡頭端,從精阜向膀胱頸口鈍性分離,找到增生腺體與前列腺外科包膜間隙后沿著間隙進行腺體分離,至膀胱頸口。膀胱頸4~8點位置附近前列腺不需要完全剝離,在12點位置做縱溝,將前列腺前方部位分為兩半并切碎,對膀胱周圍、精阜兩側以及前列腺遠端不平滑區域進行電切。將膀胱內剩余組織碎片沖出,對創面進行檢查并止血,留導尿管持續沖洗膀胱。
對照組:該組患者均實施傳統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進行治療,使用沖洗液對膀胱進行徹底沖洗,從尿道口插入膀胱電切鏡,并觀察精阜、膀胱頸,于5~7點位置電切,將前列腺中葉移除,之后在12點位置多兩側葉前列腺組織進行部分切割,對生育腺體進行修切,將剩余組織水平沖出,實施止血,常規留置導尿管。術后兩組均接受常規抗感染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①IPSS評分[3]:采用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法(IPSS)進行評價,總分為35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重。②膀胱殘余尿量。③最大尿流率。④住院時間。⑤留置尿管時間。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前后IPSS評分、膀胱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
術前對比IPSS評分、膀胱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比則顯示觀察組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住院時間以及留置尿管時間
對比兩組留置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十分常見的疾病,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排尿等待以及尿頻等癥狀,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則可能會引發尿路感染、膀胱結石,甚至可能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影響[4-5]。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推薦進行手術治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術式,也是治療該疾病的“金標準”[6-9],其是通過電熱能對前列腺增生組織進行切割,但由于其產生溫度較高,因此可能會對前列腺周圍組織造成損傷,該療法術后也可能會引發較多并發癥,術后極易出現電切綜合征,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而為了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多會限制手術時間在1 h以內,這有可能會造成增生腺體切除不完整或損傷尿道括約肌等情況[10-12]。上世紀90年代末英國Gyrus公司應用等離子技術將原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局部300~400℃的表面溫度降低至40~70℃,同時該術式可精確切割增生組織,熱穿透較淺,大大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13-16]。該術式可對切割組織進行檢測,當電切環與前列腺包膜相接觸時,能量會自動減小。該術式結合了經尿道手術以及開放性前列腺手術的特點,不僅能徹底切除增生組織,降低殘留腺體再次增生的可能性,而且因為剝離時阻斷增生腺體供血血管,,故可降低切除時的出血量,對比較大的前列腺剝離更為容易,對外科包膜殘留結節、創面進行修正也可提高腔內手術效果[17-19]。剜除前列腺尖部屬于機械性鈍性操作,是從前列腺外科假包膜間隙進行,因此可在極大程度上避免損傷尿道外括約肌,有利于預防永久性尿失禁。張偉等人[20]的研究中對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患者組留置尿管時間為(3.0±0.5)d、術后膀胱殘余尿量為(17.6±3.5)mL、術后最大尿流率為(18.6±3.5)mL/s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其研究認為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對增生腺體的切除更徹底,對排尿改善效果更好。該研究所得結果與其研究結論有極大相似性:術后觀察組IPSS評分為(7.5±1.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兩組留置尿管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分別為(5.1±0.3)d、(7.2±0.6)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上述研究結果證明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應用對前列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而且可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速度。此外該次研究中觀察組術后最大尿流率為(18.5±3.1)mL/s、膀胱殘余尿量為(17.5±2.4)mL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該項研究結果證明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對尿流動力學參數改善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適合接受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例如前列腺輕度增生且以纖維組織增生為主的患者并不適合接受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因為該類患者增生腺體與外科包膜粘連明顯,分離難度較大。另外前列腺增生同時存在反復前列腺炎史、前列腺接受過注射、射頻治療的也不適合接受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對上述情況臨床應予以注意,以便保障診療效果以及診療安全。
綜上所述,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可達到良好療效,可大大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尿管留置時間,更利于患者康復,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流動力學參數,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黨治軍,方曉英,李訪斌,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2):22,24.
[2]? 黃思淮.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 23(16):2247-2248.
[3]? 何文友.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2):4710-4711.
[4]? 李書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6):47-48.
[5]? 盧毅,俞凌,孟宏舟,等.雙極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9, 24(5):905-907.
[6]? 范紅青,張茂玉,李欣欣,等.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及安全性[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 32(21):3494-3495.
[7]? 顏志鋒,張軍.雙極等離子電切術對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1):26-27.
[8]? 翁海兵,沈銀奎,錢聲華.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對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后效果的預測評估作用[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2019,8(3):183-186.
[9]? 黃旭東.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對尿路功能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9):4205-4206.
[10]? 程斌.評價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與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J].世界復合醫學,2019,5(9):69-71.
[11]? 張明良,余守金.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與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臨床療效[J].醫療裝備,2019,32(21):65-66.
[12]? 謝建逢.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與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對比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8):1054-1056.
[13]? 萬濱,張文圣,盧依剛,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和電切術對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30):66-68.
[14]? 麥佐鐮,蔡華仔,袁平慶,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3):52-54.
[15]? 曹慶生,吳珠青,程錦宇,等.經尿道等離子紐扣式電極前列腺剜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J].安徽醫學,2019, 40(7):796-798.
[16]? 張茂粦,汪敬偉,楊大瑩.前列腺電切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對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5):2663-2665.
[17]? 章尹崗,劉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性生活質量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9,28(7):27-30.
[18]? 吳福敏,江敏,吳海濤,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和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9,25(18):21-24.
[19]? 楊學剛,郭勇.經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5):76-78.
[20]? 張偉,陳其超,馮歡,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比較[J].東南國防醫藥,2019,21(6):649-651.
(收稿日期: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