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始終是世界問題的焦點,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本文從探究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表象原因和深層次原因入手,其次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制造業造成的兩方面影響。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表象原因;深層次原因;制造業;影響
一、中美貿易摩擦概念
北京時間2018年7月6日凌晨,特朗普宣布將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額外關稅,意味著“貿易戰”的開始。“中美貿易摩擦(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也被翻譯為“中美貿易爭端”和“中美貿易戰”,本論文研究的正是這次2018年以來的中美貿易摩擦情況。
二、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原因
(一)表象原因
從發起中美貿易戰的美方的立場來看,中美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是由于中國對美國出口貿易存在巨大的貿易順差,由此導致兩國間的貿易失衡,這是中美貿易戰發生的表象原因。
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家間的產業布局也存在差異,但正是由于這種產業布局的差異使得兩國間的產業結構存在互補的情況,所以兩國間的貿易總額每年都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二戰后,美國的國內產業布局發生調整,優先發展第三產業,國內經濟發展開始全盤依賴于國內金融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程度,這也就導致了美國本土的中低端產品生產企業沒有了生存發展的空間,導致國內的中低端產品完全依賴進口,而中國自改革開放后就開始依賴于人口紅利的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中小企業發展中低端產品,成為中低端生產企業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廉價的中低端產品此時就剛好符合了美國由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中低端產品在逐年提高,從而使得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在逐年提高,這恰恰是全球貿易價值鏈下中美兩國貿易優勢互補的結構性國際分工的體現。
(二)深層次原因
事實上,中美兩國間貿易摩擦頻發的深層次原因,是由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中美間政治經濟基礎的轉變所造成的。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騰飛、二戰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以及美國對華實施的長期戰略遏制政策正是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根本原因。在特朗普政府的執政時期,美國朝野政黨對特朗普政府達成的一致共識是,特朗普政府自上臺以后就開始堅持以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的路線來對華實施長期的經濟與政治制裁措施。201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90萬億元,排名世界第二,并且綜合國力也在不斷提升,可以看出當前中美兩國的關系已經邁入了“修昔底德陷阱”,意味著兩國在貿易上的摩擦只是當前復雜的局勢下對抗的開始。
三、中美貿易摩擦多中國制造業的影響
(一)市場需求減少
由圖1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可以看出,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這段時間里,中國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都維持在50%以上,但是到了2018年11月份時卻跌到了50%的閾值,較上一年同期降低了1.8個百分點,在2018年12月份更是跌破了50%的閾值,較上一年同期降低了2.2個百分點。從圖1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自2018年3月份開始就顯現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這是因為受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份公布的“301調查”報告的影響。學術界一般以50%作為采購經理指數的閾值,大于50%則表示該行業經濟的發展前景良好,小于50%則表示該行業經濟是在衰退的。由這段時間的制造業PMI指數可以看出,中國的制造業生產活動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國內外市場對中國制造業的需求量減少。
(二)生產成本提高
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中國制造業的生產成本大幅度的提高,主要體現在勞動力成本、匯率風險成本這兩方面上。
1.從表1可以看出,自2010年到2018年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的變化呈現出先增后降發倒U型趨勢。在中美貿易戰的元年2018年,中國制造業城鎮單位的就業人數降低了9.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會提高,中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呈現出明顯的衰退趨勢。與此同時,中國的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占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的比重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特別是2018年占比較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2.1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的制造業就業人口正在向其它行業轉移,中貿易摩擦加快了這種就業人口轉移的趨勢和力度,也進一步地提高了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
2.從圖2可以看出在2018年3月也就是中美貿易爭端發生之前,既3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的“301調查”報告之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都是持續降低的,僅僅在2017年到2018年期間有小幅度的波動,但是到了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急劇飆升,至2019年突破680,創下近十年的新高,匯率達到689.85,匯率波動的頻次越來越大,并且波動幅度也在提高。
由于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匯率浮動有較大的影響,導致了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結匯風險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急劇飆升使得中國制造業企業的進口成本提高,出口盈利減少,直接導致了中國制造業產品進口數量的減少。此外,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提高,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為了獲得最佳的受益減少匯率提高帶來的損失,他們會尋找最佳的外匯結算方式,這就直接導致了外匯資金的長期積壓,使得企業的流動資金減少,制造業企業的投資和再生產會延遲或者減少。
參考文獻
[1] 林毅夫.中國的新時代與中美貿易爭端[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2
[2] 吳光宇,李曌宇.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誘因與應對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8.03
[3] 周長嶺.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J].現代管理科學,2019.08
作者簡介:趙素素(1996—),女,白族,貴州省大方人,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0屆本科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