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雄
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一書,是日本東京大學佐藤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以“課程”與“教師”為主題的前兩部著作已經結集為《課程與教師》翻譯出版,《學習的快樂》最早出版于1999年,2004年11月由鐘啟泉翻譯,教育科學出版社第一次出版,2019年5月第15次印刷,是以“學習”為主題的專著,重點論述了“學習”作為一種對話性實踐,不僅引導我們從獨白的世界走向對話的世界,而且借助這種對話性的、合作性的實踐,為人們提供了構筑起“學習共同體”的可能性。作者大膽預言,基于“學習共同體”構想的學校改革作為一種“靜悄悄的革命”,將會形成21世紀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佐藤學教授說,“學習”,是一個遠比“教育”更為根源性、包容性的概念,與“哲學”同時誕生,是人類同自然取得和諧的技法,是確立人類尊嚴的儀態。在該書中,佐藤學教授從三個視點探討了“何謂學習”的論題。他的第三個視點暨“學習”概念,是在前兩個視點的基礎上抽出的,分別為“學習”是文化再生產的實踐,“學習”具有文化傳承中的儀態。
在該書的第四編“構筑學習的共同體”,佐藤學從先入為主的兒童危機入手,認為危機的實態在于逃避學習,揭示學力低下的真相在于愈演愈烈的“討厭學科”以及兒童中蔓延的虛無主義。為了實現課堂教學從“勉強”到“學習”的轉型,作者提請教師們實現下述三個具體課題,同“事物、人物、事件”的溝通與對話——“活動性學習”,同他人對話的“合作性學習”以及擺脫“習得并積累知識技能”的勉強,實現表達并共享知識技能的“學習”。
徜徉在佐藤學極富智慧的論述中,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所教的2017屆高三學生的情景。高考百日誓師大會剛剛過去,孩子們正在緊張備考。中秋假期,我正在瀏覽微信朋友圈,好友藍同學的朋友圈令我驚訝萬分:請為高顏值的威廉投上您寶貴的一票。該微文為廣州學生網發起的“【廣州各校最美教師】比學生長得還嫰!母校的風云老師你認識嗎?”評選活動。開篇寫道:“每個學校,總會有一兩個超高顏值的老師。或者外貌姣好,不輸校花校草……老師課堂吹過的水,讓人津津樂道;老師給過的關懷,讓我們終身銘記……廣州各校最美教師展,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自己的學校8 .增城區第一中學……稱呼:威廉/小呂/雄哥/呂爸爸。人物介紹:我大一中的風云人物。……總之,呂爸為我大一中盡心盡力!特別受學生歡迎。”
看著這些略顯稚嫩但是暖心的話語,我倍感溫暖。在2017屆高考備考最關鍵的時間節點,我竟然收到心無旁騖促提高的孩子們這么貴重的禮物!
高二年級,我所任教的18班(高三改為20班)是理科重點班,也是學校公認的超級牛班。49個孩子,數理化生四科,科科虎虎生威,唯獨英語嚴重跛腳,文理分科時,班級英語平均分與另外一個理科重點班相差5 .8分。我與孩子們一道,立足基礎,狠抓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花大力氣去抓學生的書寫、讀音,甚至形體訓練,因為我要培養孩子們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溫文爾雅的小淑女。為了提升學習品質,我在班級學習小組的基礎上,細化小組成員結構,培養學科尖子,賦予他們具體的目標和使命。一年時間不到,在高二期末進行的惠州市“一模”統考中,18班成功逆襲,英語平均分反超前面提到的理科重點班2 .1分;在廣州市調研測試和廣州一測中,班級英語平均分反超對方5 .6分和5 .3分;2017年高考,18班英語平均分定格在93 .8,反超對方5 .3分。英語科代表李麗玲同學,在廣州市高二英語讀寫現場競賽中榮獲二等獎,成為增城區三位獲得二等獎的學生之一,成為學年散學禮唯一被校長點名表揚的學生。因為品學兼優,她還獲得了2016年度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
人文主義教育觀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的根本宗旨。1996年《德洛兒報告》提出了學習的四大支柱概念,成為當時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概念之一。由于當前的社會挑戰,學習的四大支柱正面臨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學會做人”和“學會共處”這兩大支柱。而這最能反映出教育的社會化功能。在學習過程中強化倫理原則和價值觀,對于保護人文主義教育觀的這些支柱至關重要。
社會變革無處不在,其變化之大、變革之深刻,倒逼教育做出改變。在當前社會變革背景下,教育將超越識字和算術,聚焦學習環境和新的學習方法,以促進公平正義、社會平等和全球團結。教育必須重視文化素養,立足于尊重和尊嚴平等,有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