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嬌嬌
【摘要】隨著地方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宣傳工作成為了地方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地方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新聞報道是黨委政府信息傳播的重要窗口,也是基層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新聞報道促進地方的發展,而地方的發展又促進新聞報道方式的升級,兩者相輔相成。本文深入探究了新聞報道與地方發展之間的關系,分析新聞報道如何促進地方發展,并且為深化新聞報道服務地方發展的作用提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建議,旨在為地方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聞報道? 地方發展? 經濟發展? 宣傳
一、新聞報道與地方發展的關系
新聞報道與地方發展的關系十分緊密。新聞報道是地方黨委和政府信息傳播的重要窗口。也是基層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新聞報道具有嚴謹求實、高度負責的特征。具有很強的社會公信力和廣泛的影響力。是大眾所認可的一種權威的信息形式。新聞報道服務地方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聞報道為地方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報道平臺。展示了地方發展的成果。也是一個監督平臺,能夠讓公眾看到政府做的實事。讓公眾對地方發展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新聞報道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公眾對于政府政策的了解,將一些不為人知的變化公諸于眾。第二、地方的發展為新聞報道的傳播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平臺,地方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升,將會有更多的資源導向新聞報道。在融媒體時代采用多種形式、多種維度的報道能更加全面的覆蓋到各個人群中。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更大限度的發揮新聞報道的作用,更好的服務地方發展。新聞報道同時也是一個地方政府展示自我的機會,為外界提供一個了解自己地方發展的渠道。當外界了解到地方的變化之后,可能會帶來各種經濟效益,比如投資或者旅游等等。新聞報道通過對地方發展的描述來促進地方發展,而地方的發展又促進新聞報道方式的升級,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服務地方發展。
二、新聞報道如何促進地方發展
(一)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新聞報道能夠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媒體要對中央省市新聞動態非常的熟悉和了解。同時要負責傳達國家省市的重要文件并進行一系列的解讀,達到通俗易懂,還需要對地方區域的實情進行了解引導,準確找出政策文件與當地結合的發展狀況,為當地的發展提供一個比較良好的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種指導能夠更好的幫助地方群眾對國家政策、時事熱點、潮流趨勢等狀況的把握。在信息時代,信息的掌握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發展的程度。新聞報道作為國家政策、政府信息的傳達者必須要做到準確、及時地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的政策,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具有高度的信息敏銳度和捕捉新聞信息的能力。媒體在報道新聞的同時還承擔著對社會熱點問題正面宣傳引導的職責,新聞工作者要以積極理性的態度面對各種問題,客觀、公正、準確地將事實報道出來。媒體不應該被社會輿論所左右,而是應該對社會輿論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為地方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地方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繁雜,其中摻雜著大量的虛假信息,這對于信息安全傳播不利,因此地方媒體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的增強公信力,打造更加權威的媒體,為公眾提供一個權威的信息平臺,對于經濟工作的過程結果進行宣傳和監督,對錯誤的思想和觀點進行批判,以激勵先進,批評落后,引導地方發展工作,比如新聞對于市場行為的監督就是輿論監督在地方發展領域的具體表現。地方媒體的新聞輿論監督,實際上就是人民意志的監督。這種監督不僅僅助力地方發展的進程,而且會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深度報道,為地方發展樹立典型
地方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需要適當的挖掘典型和先進,樹立典范。榜樣的力量往往是無窮的,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先進和典型的引領。地方媒體在新聞宣傳工作中,應當加大對創業成功、產業化成功帶頭致富及脫貧攻堅領域涌現出的典型案例、先進人物的宣傳報道。幫助那些有創業想法,但是卻無門無路的人理清思路、樹立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地方媒體要加強深度報道,在宣傳價值和新聞價值協調發展的情況下,發揮新聞報道的引導力、公信力,為公眾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
(三)新聞報道,強化了政策引導功能
一個有經驗的地方媒體需要把握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基本政策。新聞宣傳對地方經濟起到的是服務和推動的作用。在宣傳報道的時候需要注意,地方建設的主體是地方經濟的建設,地方的宣傳需要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需要的是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信息。而且這種信息必須權威公正,符合當前社會情況,這就是新聞報道的政策引導作用。新聞工作者深入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規定及經濟發展的內容,這些內容經過新聞工作者的加工變得通俗易懂,讓群眾能夠簡單的理解并作用于實踐和生活,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學活用,從而增加自己收入。
三、如何深化新聞報道服務地方發展的效用
(一)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分析性
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分析性。首先要從多個方面,全方位的開展報道。在國家的重大政策信息上,新聞報道不僅要以國家法規、政府文件為切入點,而且要將其中的政策與本地的發展相聯系,找準切入點后進行深入的報道,這些報道作為信息服務地方發展,為地方發展提供決策和參考依據。地方經濟發展的宣傳報道要具有地方的特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揮黨政思想的引領優勢,加強地方政策及特色的深度分析,作出服務地方發展的新聞報道。在報道過程中,要做到解讀的趣味性和及時性,在進行國家政策和政府法規的解讀時,需要將各種事件用簡單有趣的語言聯系起來,幫助受眾更好的理解,以提升受眾對于新聞事件的關注度。
(二)強化新聞報道的政策引導作用
新聞報道不僅是一個上傳下達的過程。新聞報道對國家政策、政府法規報道必須有深度和廣度,報道要從國家政策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服務于地方發展,通過新聞報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必須要把握重點,找到人們最關心、最需求的新聞信息進行深度解讀。其次,在報道各種專業術語和專業數據時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解讀,讓原本專業難懂的名詞變得簡單易懂。讓所有的受眾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并都能夠聽懂看懂,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大眾。在進行新聞事件的宣傳報道時,還需要適當的引用一些權威和專業人士的話語,以他們的視角來客觀的評價各項政策法規,這樣新聞看起來更具備權威性,而且還可以從普通大眾的角度來解讀各種新聞報道的意義,幫助大眾更加了解國家政策方針,從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新聞報道服務地方發展需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意識,要求媒體人對地方發展的全局有一個多維度、清晰的解讀,而不是單方面的宣傳報道。搞新聞宣傳報道就要搞清楚當前地方發展的重點與難點、目標與任務、特色和優勢等,新聞報道是服務大眾的,大眾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新聞報道還要加強新聞事實的現場報道,做到全方位多層面的覆蓋,盡可能的宣傳國家政策與地方經濟發展機遇和特色產業等,讓民眾對于國家政策和地方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能夠根據自身情況抓住機遇和挑戰。
(三)新聞報道能夠加強新聞輿論監督
新聞報道宣傳服務的主力軍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進行新聞宣傳時,要考慮到廣大群眾的實際情況,從廣大群眾的視角來切入。國家政策解讀和各種經濟現象的報道,通過報道實現以小見大,將各種看起來比較專業難懂的政策知識與老百姓身邊的小事情聯系起來。這樣是新聞報道更加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新聞報道宣傳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不僅僅是對國家政策的宣傳,而且更多的應當是包括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通過宣傳報道地方的政策信息,以及黨委政府的日常工作,能夠幫助大眾對地方經濟發展有一個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這同時也是政府工作的展示并接受大眾監督。新聞宣傳報道可以更大程度上公開透明化政府的工作,將人民作為政府工作的督查者,使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報道對黨和政府的工作進行監督。信息更加公開化透明化,監督力度也不斷加大,這就要求政府工作在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新聞報道為大眾了解黨委政府工作開啟了一個窗口。
四、結語
新聞報道作為黨委政府的喉舌和窗口,作為輿論的引導者和解讀者。能夠推動大眾對國家經濟形勢不斷發展等方面的掌握和了解,從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新聞報道與地方發展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新聞報道促進地方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新聞深度報道為地方發展樹立典型,新聞報道讓受眾知曉地方黨委政府政策文件精神。強化新聞報道服務地方發展的效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分析性,為群眾解讀地方黨委政府政策提供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路;其次,要強化新聞報道的政策引導作用,通過新聞報道引導大眾的思維;最后,要加強新聞輿論監督,讓新聞報道成為政府工作的監督者,人民需求的表達者。
參考文獻:
[1]吳長青.關注·貼近·服務——淺談《焦作日報》民生新聞報道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地市報人,2014,(9):12-13.
[2]王桂清.經濟新聞報道如何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0,(03):10-12.
[3]張偉建.《金華晚報》:著力實體經濟,以深度報道服務地方發展[J].中國記者,2018, 000(006):103-105.
[4]陳娜.牢記使命 履行職責 服務地方——駐縣記者站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地市報人,2012,000(010):71-72.
[5]于少偉.新聞報道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途徑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8,00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