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鋒 張崢嶸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當前,我們已經步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對社會各行各業都產生深遠影響,對政府治理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以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創新為分析對象,首先介紹了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概述,接著分析了大數據技術作為工具在政府治理創新中的作用,最后論述了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便加強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為民眾提供優良公共服務。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治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D63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7-9416(2020)10-0000-00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黨中央提出需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加快建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這是未來我國國家深化改革的發展目標。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與社會融合程度越來越深,大數據與各個產業之間的結合也越來越深。為了提高現代化國家治理能力,我們也需要將大數據技術運用于國家治理之中,以便提高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為廣大民眾造福。為此,政府部門需要積極挖掘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推動我國政府治理能力智能化和高效化,促進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1]。
1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的概述
1.1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門開展的各項社會治理活動,主要包含有社會治理、市場經濟治理,同時也包含有對政府自身治理。一般而言,政府部門常常會依靠自身有形的手加強對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同時政府部門也會加強自身內部管理,通過優化組織結構和改善管理方式等多種不同形式提高行政管理科學性和民主性,加強自身履職能力。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政府在社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斷轉變,政府必須適應社會客觀環境,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
1.2大數據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而至。大數據并不是簡單的數據疊加,而是一種更為高效的數據獲取以及分析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海量數據之中發現數據背后隱藏的規律,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一般而言,大數據具有海量化、多樣化、高速化和價值化四大技術屬性。海量化主要是指大數據的數據體量非常龐大,是以往數據體量無法比擬的。多樣化主要是指大數據之中包含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例如音頻、視頻、圖片、日志等等。高速化主要是指獲取數據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同時數據處理的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價值化主要是指大數據的表面上的數據價值看似不高,但是大數據背后所孕育的價值卻非常稀缺。在大數據環境下,政府部門需要樹立大數據治理思維,尋求大數據治理方法,提高大數據治理能力,更好的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2]。
2大數據技術作為工具在政府治理創新中的作用
2.1大數據技術的使用價值
第一,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決策科學化。隨著大數據技術運用,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大數據獲取人們的各項信息,例如人們地理位置、人們互聯網上所瀏覽的信息都會被大數據記錄下來。政府部門常常會挖掘這些數據背后的關聯性,有助于幫助政府了解社會需求,有助于政府部門精準進行社會服務投放,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提高決策科學化。為此,政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中數據挖掘技術,通過使用關聯分析以及聚類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挖掘。關聯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多個變量中的規律,分析其中的關聯性。一般而言,關聯可以分成簡單關聯、因果關聯等多種不同類型,關聯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數據庫背后所隱藏的關聯網。在使用大數據技術之時,政府可以使用可信度和支持度兩個閥值來觀測關聯性,同時還可以引入興趣度以及相關性參數,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規律[3]。
第二,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大數據價值最大化不僅僅體現在海量數據方面,更體現在對數據專業分析方面,大數據可以使得數據變得更加智能化,有助于推動政府治理創新,同時還可以顯著降低行政成本。例如,通過大數據可以使碎片化以及無序化數據建立起關聯,實時了解社會對公共產品的需求,了解社會大眾對于政策的呼聲。
第三,通過大數據技術還可以提升預測能力。大數據技術的一個核心價值就在于可以有效預測未來的發展。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實時了解政策,在落實中出現的各項問題建立起與民眾交流的信息互惠機制,實時捕捉民眾的各項信息數據,及時發現政策在落實中出現的問題,評估政策的執行效果,加強政策的可操作性。
2.2大數據技術促進政府治理創新
第一,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治理主體多元化。大數據技術是以互聯網和云計算作為基礎,政府、公民、企業都成為了龐大數據網點中的一個節點,數據信息在各個不同節點之間來回傳送,社會上的每一個主體都在傳播數據,同時也在積極接受數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政府自己參與主體變得更加多元,數據快速流通有助于公民和其他主體加強政府監督,最終會形成基于網絡的多元共治體系,最終改變傳統單方治理機制。
第二,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治理組織扁平化。傳統政府治理結構是一種金字塔型治理結構,基層社會信息常常是被基層工作人員所了解,頂層政府領導對基層信息了解需要通過內部傳達,一旦政府內部出現傳達不順暢的現象很容易出現信息傳遞失真或者是信息傳遞延遲情形。在大數據技術幫助之下,數據之間的交互回應得到了極大提升,社會各個主體之間的數據交換幾乎不再延遲,政府領導獲取信息也有以往單純基層工作人員提供變成多渠道獲取信息,信息數據來往趨于扁平化[4]。
第三,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治理機制的法治化。在大數據的平臺之下,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平臺上的資源發表自身的看法,顯著提升了社會公眾參與政治活動的合法性,同時也能夠有效的監督政府公權力的運作,加強信息公開,提高政府依法治國的效率。
第四,大數據技術推動了自己內容的預防化。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影響之下,大數據技術使得全體數據獲取成為可能,通過分析所有數據背后的關聯性可以發現社會事件未來發展的態勢,人們可以探究事件背后所隱含的規律,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各種危險事件的發生,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政府在維穩治理、疾病傳播、智能災害防害等方面做好防控和預防工作,成本更加低廉,措施更加有效。
第五,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推動治理載體的自動化。在治理的過程之中,政府部門可以收集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但是由于政府部門的職權不同,數據統計口徑也不相同,數據運用的效果會出現一定的影響。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政府部門通過利用大數據可以智能化地收集數據和儲存數據,同時還可以智能化的分析數據,有助于政府部門建立起智能化跨平臺的決策系統,不斷優化政府部門的治理流程,加強治理載體的自動化,提高治理的準確度。
3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存在的問題
第一,政府部門缺乏大數據治國理念。在推動政府治理創新過程之中,政府依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部門對大數據治國的認知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每年所生產的數據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但是我國對于數據捕捉和挖掘意識卻并不到位,政府部門數字運用意識匱乏,并沒有認識到數據在治國方面的重要意義。我國政府部門可以觸及到社會各行各業,在數據收集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因此也掌握了極其龐大可利用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并沒有被政府部門視作戰略資源,并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充分挖掘和分析。與此同時,雖然大數據技術已經被寫入到了政府工作報告,但是大數據技術只是在頂層管理者中得到的重視,很多地方領導并沒有認識到大數據的真正作用,并沒有給予大數據足夠重視,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甚至沒有達到輔助的角色[5]。
第二,開放數據和保護公民隱私之間的矛盾。大數據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數據開放性。數據開放故能有助于促進社會發展,但是數據開放也可能會帶來各項數據安全問題。當前,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會通過手機、電腦等多種不同終端被記錄保存下來,而數據開放性又使得這些信息得以快速傳遞。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公民個人隱私更容易暴露,公民申訴數據終端卻全然不知,公民已經處于數據監獄之中。在幾年之前,斯諾登曝光了美國政府對全球的數據監聽計劃,這一計劃也充分暴露出了數據開放與公民隱私之間的矛盾,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值得我們關注。
第三,大數據人才匱乏。大數據涉及到多個不同學科,是一種復合型的學科內容,而且大數據用于社會治理也牽涉到多個不同部門,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為了將大數據運用于社會治理之中,加強治理創新,政府部門就需要大量既懂大數據技術同時又懂得公共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但是,我國在這方面人才儲備非常稀少,很多人才往往只是熟悉計算機技術并不了解政府部門運作機制。公務員只知曉公務員辦公流程,缺乏對大數據的深層認知,缺乏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最終導致我國大數據人才缺乏會影響到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能力創新,這也是當前政府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第四,信息孤島。信息孤島主要是指各個部門之間信息不會流動,也不會交換。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存在相互脫節的現象,導致行政成本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各個政府之間信息流動性依舊處于較低水平,雖然政府部門一直非常重視加快信息平臺開發,各個部門之間也在完善業務信息網絡,但是由于各個部門在業務領域建設標準、在建時間等方面存在千差萬別的區別,導致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程度非常低,導致信息孤島的現象出現,影響到了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創新[6]。
3.2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對策
第一,積極樹立數據思維,構建大數據戰略。為了推動政府管理創新,政府部門需要積極樹立起大數據思維,尤其是地方政府管理層需要認識到大數據對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強數據運用規劃,大數據在政府決策中地位,憑借大數據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推動政府治理能力創新。
第二,加強大數據立法,維護數據安全,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大數據時代是一個信息空前開放的時代,政府部門可以實時收集公民的各項信息,可能會導致公民個人隱私被侵犯,為此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大數據立法,彌補立法空白,保護公民隱私,保護數據安全。在立法的過程之中,政府部門必須明確大數據背景之下的個人隱私保護界限,同時也必須明確政府部門利用公民隱私的權限和先決條件,設置足夠保護公民隱私的條款,確保公民隱私不會被隨意泄露。
第三,培育大數據人才加強大數據的智力保障。為了深化政府治理創新,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人才的培育。為此政府部門可以與當前的高校合作,在高校設置專門的大數據專業,通過與高校合作,為政府部門培育一只優質的大學生隊伍。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可以在社會上進行廣泛招聘,吸納具有大數據技術和政府治理能力的優質人才,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政府治理之中,確保政府治理創新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撐。
第四,加強數據開放,消除信息孤島的現象。為了消除信息孤島的現象,政府部門可以統一制定政府信息標準,要求所有政府部門都根據統一的標準來制定自身的信息。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信息系統的完善,通過完善的信息系統來進一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促進信息開放,加強信息,在各個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加強大數據背景之下政府治理創新,政府部門需要樹立起數據思維,構建大數據戰略,同時還必須加強立法,填補立法空白,保護個人隱私,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人才培育,同時還需要消除信息孤島的現象,以便更好的推動政府治理創新發展,更好的為民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明,甄貞,李慧斌.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4):475.
[2]譚海波,孟慶國.政府3.0: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創新[J].學術研究,2018(12):57-61.
[3]鐘莉.大數據時代地方政府治理創新的機遇與挑戰:以廣州市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39-44.
[4]周璨.大數據背景下提升政府現代治理能力研究:以長沙市為例[J].管理觀察,2019(5):56-57.
[5]楊賀.大數據背景下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研究[J].黑河學刊,2019(2):22-23.
[6]張云,黃核成.大數據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理論,實踐與提升路徑[J].經濟研究參考,2019(8):86-93.
收稿日期:2020-08-23
作者簡介:楚國鋒(1984—),男,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數據治理。
Research on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CHU Guo-feng, ZHANG Zheng-rong
(Experimental Training Ba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10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big data. Big data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all walks of life in society, as well as on government governance.This article takes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First, it introduces an overview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then analyzes the rol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s a tool in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the era of big data.Innov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provide excellent public services to the public.
Keywords: big data;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