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新
摘 要:化學是高中理科教學的重要知識學科,學生化學知識掌握的牢固與否對數學、物理等知識學科的學習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而其中首先需要關注的便是化學概念的引入。而故事導入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實現學生化學概念的充分認知,讓學生更好進入到化學知識中進行學習,達到高效教學之目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 化學概念 故事導入
1 化學概念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形式單一
在以往的化學概念的知識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經常出現“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在課桌上無精打采的聽”的現象,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也就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學概念知識的學習中來,從而無法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1.2 課堂趣味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教學方式的單一對教學氛圍的營造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導致化學課堂的趣味性不足,無法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對所學化學概念知識的快速正確理解,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學生難以充分融入到課堂之中感受化學知識的快樂,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
1.3 知識抽象乏味
化學知識概念較為抽象,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加工與整理,將這些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創造便利條件。而傳統教學方式極容易導致學生化學概念、原理理解不夠,極容易造成“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只有堅持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豐富有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概念予以充分理解。
2 故事導入化學概念課的路徑
2.1 引入故事,導入教學內容
為了增強化學概念課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豐富有趣的故事,通過故事引入教學內容,為后續的知識教學做好鋪墊,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為將引導學生化學概念認知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筆者在進行“原電池”教學過程中,在正式的課堂授課開始之前,向學生們講了一個趣味十足的小故事:有一位年輕漂亮的林女士,憑借著其優秀的工作能力和美麗優雅的氣質,在單位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贊賞和肯定。但是她的優雅和美麗并不是外人看來那么“完美”,她遭受了一次較為嚴重的車禍,雖然車禍沒有嚴重損害她的生命健康,但是在車禍的猛烈撞擊之下,她掉了兩顆門牙。于是她不得不對她的這兩顆門牙進行修整,并且她做了一個突發奇想的決定:在掉落的兩顆門牙處,分別裝上了黃金和不銹鋼材質兩種材質的假牙。但是,自從裝過假牙后,李女士的健康卻出現了異常,經常會出現失眠、心慌等癥狀,再多次就醫后依然為得到好轉。有一次,林女士偶遇上了自己的多年未見的朋友,該朋友是一名化學家,林女士將自己的苦惱與朋友傾訴后,她的化學家朋友很快解決了她的煩惱。同學們,你知道這位化學家朋友是怎么樣幫助林女士解決這一煩惱的嗎?學生們紛紛被我講的故事所吸引,很快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后續的“原電池”內容學習中來。
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化學概念的教學導入,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具體的應用中,教師還需要將故事講得生動有趣,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2.2 故事內涵,探索元素特性
在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運用的故事導入除了要在內容上有著較強的趣味性以外,還要注意對故事的內涵進行拓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概念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理解,為學習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保證。
例如,筆者進行“離子反應”教學過程中,對于剛接觸此類知識的高中生而言,往往難以掌握和理解。因此,經過我精心的思考和設計,向大家講了一個——原子王國的故事,該故事將原子比喻成一個王國,某一天某種病毒的出現對原子王國正常的秩序造成了嚴重的沖擊,王國里的專家分析道:只有原子王國的最外層電子處于最為穩定的狀態,病毒就無法帶來危害。但是如果原子王國中的電子氯公主受到病毒的傷害后,那么必然會讓原子王國陷入到無法挽救的局面。為了挽救原子王國,一名叫“鈉”的勇士說道:“我愿意將我的電子給公主氯,讓她免受病毒的侵害”。最后,在勇士鈉的幫助下,他們共同形成了強大的防御力量“氯化鈉”,最終成功的防御了病毒的侵襲,原子王國又恢復了往常的安寧。同學們,為什么氯化鈉的產生能夠有效的防御病毒呢?為了找出該問題的答案,我就帶領大家共同學習原子內部結構的重要知識《離子鍵》。我所講的這個故事,不僅具有將的趣味性,而且還將有關元素特性的知識融入到故事的內容中,使學生們對特定的化學元素的性質特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從而為學生快速正確的學習和掌握化學元素知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化學故事的講述,要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身,這樣才能不偏離教學目標,為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發揮應用的作用,并讓學生融入到故事之中一同尋找“解決辦法”。
2.3 借助故事,發現內在聯系
化學知識學習的關鍵在于掌握正確的原理和規律,只有牢固的掌握原理和規律,才能把握內在的知識聯系,從而讓學生獲得“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化學學習能力和效果的提升也就能夠順利的實現。
例如,筆者在進行“物質的分類”的教學中,向學生們講了如下故事:“有一位相貌英俊的男子與美麗善良的公主相愛了,但是由于該男子十分貧窮,國王并不同意這門婚事。但是,國王最終被該男子的誠意所打動,于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國王向該男子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男子能夠得出正確答案,就允許公主嫁給他。這個問題是:10kg的小米大概有多少粒?最后,男子得出了正確的答案,如愿以償的將公主娶走。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子是如何找出正確答案的嗎?”學生們紛紛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試著計算出答案。該問題的計算需要運用多個化學知識點,并運用到了化學中“物質的量”的概念,同學們只有掌握了此概念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點,才能回到故事中與男子一同進行問題解答,這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師所運用的故事導入必須要注重內在知識點的聯系,這樣才能讓故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效果,也才能讓學生跟著故事內容一同發現其中的內在聯系,感受化學知識樂趣。
3 結語
故事導入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將看似抽象乏味的化學概念知識更加生動想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促進學生去正確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夠靈活的應用于化學知識的思考與解答中來。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研究,精心做好故事的設計與講述,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為獲得優秀的教學效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達偉.故事導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7.
[2] 史寶儀.淺談高中化學的教與學[J].山海經:故事,2017,000(001):75.
[3] 王懿.淺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山海經:故事,2017(6).
[4] 陳祥新.初探高中化學的情景化教學[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00(00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