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醫院主任醫師 丁關慶 圖片提供/站酷海洛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人們從各大媒體聽到最多的是體溫、咳嗽、血氧飽和度……尤其是血氧飽和度,一旦降低意味著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那么,動脈血氧飽和度是一項什么指標,為何如此重要呢?
血氧飽和度是一項人體重要的生命指標,是反映人體呼吸循環功能、衡量人體血液攜氧能力的指標,它可以在臨床缺氧癥狀不明顯的情況下早期發現低氧血癥及其程度,從而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血氧飽和度是指血液中血紅蛋白與氧結合的氧含量和血紅蛋白完全與氧結合的氧容量的百分比,若為動脈血則稱為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若為靜脈血則稱為靜脈血氧飽和度,通常檢測的是動脈血氧飽和度。
測定動脈血氧飽和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抽取動脈血,利用血氣分析儀測得動脈血氧分壓(PaO2),再通過血紅蛋白-氧離解曲線得到SaO2,其缺點是觀察病情變化需要反復抽血。另一種方法是采用脈搏血氧飽和度監護儀測定,它小巧靈便、無須抽取血液、精確度高,廣泛應用于臨床。
健康人動脈血氧飽和度參考值一般為98%,介于94%~100%屬于正常。當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時,人就會出現缺氧癥狀。

如動脈血氧飽和度<94%,提示供氧不足,患者可出現輕微缺氧癥狀,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反應減慢、四肢無力等;當動脈血氧飽和度<90%(相當于動脈氧分壓<60mmHg)時,提示呼吸衰竭,患者有呼吸淺而快、心搏快而無力、胸悶、氣短等表現;動脈血氧飽和度等于80%(相當于動脈血氧分壓45mmHg)則為嚴重缺氧;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到70%即為生命警戒線;<60%時可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模糊、唇紺、指甲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采用血氧飽和度監護儀可以早期發現缺氧,根據缺氧的程度,采用不同的供氧手段及時給氧,可改善缺氧癥狀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
目前血氧監護儀已在醫院和家庭廣泛應用,常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1手術重大手術,包括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血氧監測,可盡早發現血氧飽和度下降,有效預防或減少圍術期的意外事件。
2麻醉麻醉中和麻醉后觀察室(PACU)監測,以及時發現麻醉失誤、機械故障以及麻醉后意外。
3重癥監護室(ICU)重癥患者的監護有利于SIRS(機體感染后產生的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形成瀑布效應,可使炎癥反應擴大,甚至失去控制,最終導致以細胞自身破壞為特征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多臟器功能衰竭(MODS)的早期發現。例如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如何發現輕癥可能轉為重癥、重癥可能轉為危重癥,嚴密監測動脈血氧飽和度動態改變是重要手段之一。
4危重患者危重患者救護搶救和轉運過程中的監護。
5特殊職業監護戶外運動員、登山愛好者、高空飛行者、消防搶救員等的監護。
6家庭和養老院氧療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當動脈血氧飽和度≤88%(相當于動脈氧分壓≤55mmHg),或血氧飽和度<89%,并有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所致水腫或紅細胞增多癥患者,適合家庭氧療,使動脈血氧飽和度升至≥90%。②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絞痛、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患者的家庭氧療。③有些患者平時無或僅有輕度低氧血癥,在活動、緊張或勞累時加重,短時間給氧可減輕氣短。以上患者最好在檢測動脈血氧飽和度的基礎上進行氧療。
7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打鼾患者采用動脈血氧飽和度監測來確定有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以避免因其引發的低氧血癥致夜間心律不齊、頑固性心絞痛或夜間高血壓而發生意外。
脈搏血氧飽和度監護儀測定SaO2方法比較簡單,患者取合適的體位,將傳感器夾或套在患者原先選好的清潔手指(腳趾)上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①MRI 或CT檢查時應停止使用血氧飽和度儀;②不可在易燃麻醉氣體的環境中使用;③密切觀察夾持部位皮膚有無顏色改變和皮膚損傷,長期使用應至少每隔4 小時變更測試點;④光亮指甲或涂指甲油的指甲會影響讀數;⑤避免在檢測儀附近使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