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偉
(四川省開江縣新寧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開江 636250)
隨著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種植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革新和推廣。出現一系列的新興產業,其中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就是有機水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水稻的質量問題。雖然有機水稻產業蓬勃發展,但是,對于病蟲害的防控工作依然是影響有機水稻產業生產的重要難題和挑戰。因此,基于有機水稻的病蟲害問題,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的農業防護措施和其他的防護措施來實現對于有機水稻的病蟲害的防護和控制。
水稻品種的選擇是影響有機水稻生產的數量與質量的決定因素,只有選擇產量高、抵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水稻品種,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有機水稻的產量。想要保證有機水稻的品種的質量,就必須選擇由專門的生產部門所培育和研制出來的有機水稻的種子,并且應用現代化機器設備選育水稻的品種,通過機械化選種,篩選出優良的水稻品種和不合格的劣質水稻品種。為了保證水稻種子的發芽率和水稻種子的質量,可以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把有機水稻的種子放到陽光下爆曬,進行高溫消毒殺菌[1]。與此同時,用鹽水把種子浸泡起來,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機水稻種子的質量,最后從整體上提高有機水稻的發芽率。
受病蟲害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是有機水稻的生長發育時期,因此,必須要適當的調整有機水稻的栽插時期,將有機水稻的生長發育期同蟻螟盛孵期合理的錯開,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或者避免害蟲對有機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三化螟和二化螟是水稻生長發育時期危害最大的害蟲,對于水稻的生長發育帶來極大的危害,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因此調整有機水稻的栽插時期,能夠有效地保證有機水稻優質高產。
有機水稻與其它水稻的不同之處就是綠色、有機、不使用化肥農藥。所以,對于有機水稻的培育要選擇無化學藥劑并且對于人們食用無害處的綠肥。綠肥作為一種天然肥料,不僅對于人體沒有壞處,而且能夠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助于保護稻田里面的微生物群落,從而促進有機水稻優質和高產。另外,綠肥還有幫助有機水稻預防病蟲害的巨大功能,有助于積極有效的防控病蟲害對于有機水稻的侵襲,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有機水稻遭受病蟲害的概率,大大減少了病蟲和害蟲的數量,為有機水稻提供了一個良性的生長環境。
對于有機水稻田的管控涉及到多個方面,比如,在有機水稻的生長初期,工作人員需要對有機水稻田進行開墾、翻耕等等,從而有效地消滅害蟲和雜草。
并且通過強化對稻田的管控,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病蟲害對于水稻田的侵襲[2]。
為了在有效的防控病蟲害的基礎上確保有機水稻的綠色健康,就要采取相應的物理防控手段。對于有機水稻的物理防控手段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是采用黑光燈、滅蟲燈、殺蛾燈等各種燈光滅蟲法,通過利用不同的光照來殺害不同的病蟲和害蟲。同時還可以將各種滅蟲燈懸掛在水稻田的附近池塘或者荒地以便及時有效的捕殺害蟲。
稻鴨共作的簡單來說就是充分把握生態環境中的時間和空間,利用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以稻養鴨,以鴨養稻。把水稻與鴨子的發展結合在一起,使它們之間相互依存,取長補短,從而實現農業發展的綜合效益。稻鴨共作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防控。而且鴨子在水稻田里活動,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稻田內部的通風光照情況,大大提高了水稻生長的環境質量,也提高了水稻的成活幾率。從整體上來看,相比較于沒有養鴨子的稻田來說,這種有機稻田里面的飛蟲和害蟲的數量非常少,并且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水稻的發病率,提高水稻的成活幾率和生長質量
對于有機水稻的病蟲害現象,可以采用“天敵防控害蟲”的方法來防控水稻田里面的病蟲害,簡單的來說,就是在食物鏈之中,強者會吞食弱者,強者又會被更強的生物吞食[3]。比如,在前文的講述之中,又很多危害水稻田的病蟲害蟲,而蜘蛛就是他們最大的天敵,這就是所說的“一物降一物”。
對于有機水稻的病蟲害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為了減少和控制病蟲害對于有機水稻的侵襲,必須綜合采用農業管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的手段,提高病蟲害的防控效果,實現有機水稻的優質高產,從而促進有機水稻產業的蓬勃發展。